漢語查 成語 形容美好的記憶的成語

形容美好的記憶的成語


1牽腸掛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釋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起手時,牽腸掛肚;過後去,喪魄銷魂。」

2曆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

解釋 曆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現在眼前。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臨在北窗之下,見州裏人家,曆曆在目。」

3戀戀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解釋 戀戀:留戀;舍:放下、離開。形容很留戀;不舍得離開。也作「戀戀難舍」。

出處 宋 王明清《揮塵後錄》第六卷:「促膝劇談,戀戀不忍舍。」

4不堪回首 [ bù kān huí shǒu ]

解釋 不堪:不忍;回首:回頭;引申為回顧、回憶。不能忍受回顧的痛苦。多指因回憶過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顧。

出處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5流連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釋 流連:留戀;舍不得離開。返:回;歸。指沉迷於遊樂而忘歸。後常形容對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戀。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

6時過境遷 [ shí guò jìng qiān ]

解釋 遷:變化。時間一過去;境況就會發生變化。

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7記憶猶新 [ jì yì yóu xīn ]

解釋 猶:還;仍然。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好像剛剛發生一樣。形容印象極其深刻。

出處 宋 劉克莊《後村全集跋章南舉千槁》:「多識其士,友去之數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8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9刻骨銘心 [ kè gǔ míng xīn ]

解釋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處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10曇花一現 [ tán huā yī xiàn ]

解釋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曇花:一種花期極短的花;多在夜間開放;花美又香。

出處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11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釋 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於男女戀情。

出處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12觸景生情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釋 觸:接觸;情:感情。接觸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緒波動。也作「見景生情」。

出處 清 趙翼《毆北詩話 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13回味無窮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釋 回味:吃過好的食物以後的餘味;指從回憶中體會到的意味;窮:窮盡。比喻事後越想;越覺得意味深長。也比喻讀過含意深長的文藝作品後;體會到無限的意趣。

出處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欖》詩:「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14情隨事遷 [ qíng suí shì qiān ]

解釋 情:心情、感情;遷:變化。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變化。

出處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15事過境遷 [ shì guò jìng qiān ]

解釋 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境:情況;遷:變動。

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16過眼雲煙 [ guò yǎn yún yān ]

解釋 從眼前飄過的雲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後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處 宋 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複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複惜也。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複念也。」

17舊事重提 [ jiù shì zhòng tí ]

解釋 把已經擱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出處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舊事重提,顯然在他這種人並不甚麼習慣,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話改到目前一切來了。」

18沒齒難忘 [ mò chǐ nán wàng ]

解釋 終身不能忘記。

出處 明 無名氏《四賢記 出家》:「修行報德,慨從我誌,沒齒難忘。」

19物是人非 [ wù shì rén fēi ]

解釋 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

20過眼煙雲 [ guò yǎn yān yún ]

解釋 如同煙雲在眼前飄過。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處 宋 蘇軾《寶繪堂記》:「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去而不複念也。」

21事往日遷 [ shì wǎng rì qiān ]

解釋 謂事情和時光都已過去。

出處 唐·李白《雪讒詩贈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遷。」

22流年似水 [ liú nián sì shuǐ ]

解釋 流年:光陰。形容時間一去不複返。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出:「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3思緒萬千 [ sī xù wàn qiān ]

解釋 思緒:思想的頭緒。萬千:極多。指思想的頭緒相當多,思慮複雜多端。

24憶苦思甜 [ yì kǔ sī tián ]

解釋 回憶在舊社會被壓迫、被剝削的痛苦;想新社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提高思想覺悟。

出處 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憶苦思甜當然要搞,但隻搞憶苦思甜就不夠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戰士的政治覺悟。」

25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解釋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別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誌不清;糊裏糊塗。

出處 元 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沒人將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閑鬥草,直到個昏天黑地。」

26言猶在耳 [ yán yóu zài ěr ]

解釋 話音還在耳邊回響。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今君雖終,言猶在耳。」

27置之腦後 [ zhì zhī nǎo hòu ]

解釋 放在一邊不再想起。

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黃二人自問無愧,遂亦置之腦後。」

28無動於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解釋 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漠然置之。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於衷者。」

29似水流年 [ sì shuǐ liú nián ]

解釋 流年:光陰。光陰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複返。比喻光陰過得很快。

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30置之度外 [ zhì zhī dù wài ]

解釋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31溫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釋 複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體會和發現新的東西。形容回顧過去;認識現實。溫:溫習;故:舊的。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2置之不理 [ zhì zhī bù lǐ ]

解釋 置:放。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處 清 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

33一清二楚 [ yī qīng èr chǔ ]

解釋 十分明白、清楚。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34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解釋 浮光:水麵上的反光。掠影: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

出處 唐 禇亮《臨高台》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35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解釋 清晰明白有條理。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勝衣,故憨憨的隻管貪看。」

36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解釋 睹:看見。看到離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東西;就聯想或懷念起這個人。常用於對死者的追思。

出處 唐 斐鉶《傳奇 顏濬》:「貴妃贈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37置若罔聞 [ zhì ruò wǎng wén ]

解釋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隻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38耿耿於懷 [ gěng gěng yú huái ]

解釋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裏;不能忘懷。形容有無法排遣的心事。

出處 宋 文天祥《賀前人正》:「心繞賀星,遙指於軫中,拳拳公壽,雪立於門外,耿耿於懷。」

39人去樓空 [ rén qù lóu kōng ]

解釋 人走了;樓空著。表示舊地重遊時對親友的懷念。

出處 唐 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40飲水思源 [ yǐn shuǐ sī yuán ]

解釋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出處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41情景交融 [ qíng jǐng jiāo róng ]

解釋 內心的感情和客觀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藝作品中對景物的描寫與抒發作者的感情緊密聯係在一起。

出處 宋 張炎《詞源》:「離情當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煉,得言外意。」

42漆黑一團 [ qī hēi yī tuán ]

解釋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國文者,有話難開口,弄得漆黑一團。」

43夢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解釋 寐:睡著。睡覺做夢時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出處 《詩經 周南 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44銘心鏤骨 [ míng xīn lòu gǔ ]

解釋 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出處 唐 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銘心鏤骨,無報上天。」

45晝思夜想 [ zhòu sī yè xiǎng ]

解釋 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極深。晝:白天。

出處 馮誌《敵後武工隊》第22章:「你聽見這個保準不再晝思夜想了!」

46銘心刻骨 [ míng xīn kè gǔ ]

解釋 銘、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跡。刻寫在心上骨上。

出處 明 李開先《林衝寶劍記》:「恩同海嶽,銘心刻骨難忘。」

47觸景傷情 [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

解釋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傷感之情。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司戶自此赴任襄陽,一路上鳥啼花落,觸景傷情,隻是想著盼奴。」

48加官進爵 [ jiā guān jìn jué ]

解釋 舊時指官職提升。

出處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49曆曆可數 [ lì lì kě shǔ ]

解釋 曆曆:清楚、分明的樣子;清清楚楚;可以數得出來。

出處 《舊五代史 明宗紀十》:「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曆曆可數。」

50哀思如潮 [ āi sī rú cháo ]

解釋 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湧一般。形容極度悲痛。

出處 京劇《平原作戰》第五場:「哀思如潮熱淚灑,平川有邊仇無涯。」

51撫景傷情 [ fǔ jǐng shāng qíng ]

解釋 接觸到麵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傷痛。

出處 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三折:「登高望遠,人人懷故國之悲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

52身外之物 [ shēn wài zhī wù ]

解釋 個人身體以外的東西;指名譽、地位、權力、金錢等。

出處 唐 吳兢《貞觀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

53見景生情 [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釋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種聯想或感慨,也指隨機應變。

出處 元 宮天挺《七裏灘》第四折:「俺那裏水似藍山如黛,不由我見景生情,睹物傷懷。」

54崢嶸歲月 [ zhēng róng suì yuè ]

解釋 崢嶸:山勢高峻的樣子;引申為不平常;特別。形容不平凡的歲月。

出處 宋 廖行之《沁園春 和蘇宣教韻》詞:「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

55紅豆相思 [ hóng dòu xiāng sī ]

解釋 紅豆:又叫相思子;古人用以象征愛情。比喻男女相愛但又無法會麵而引起的思念。

出處 唐 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56新愁舊恨 [ xīn chóu jiù hèn ]

解釋 謂對現狀和往事都感到煩惱和怨恨。極言愁恨之深。

出處 唐·韓偓《三月》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57廢寢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釋 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誌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58即景生情 [ jí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釋 指由眼前景象觸發某種情緒、感想。

出處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碧沚詩》:「此詩流麗暢逸,而第七句關鎖處,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59感物傷懷 [ gǎn wù shāng huái ]

解釋 感:感動;傷懷:傷心。因見到某種事物而感動傷心。

60觸景傷心 [ chù jǐng shāng xīn ]

解釋 見「觸景傷情」。

出處 《吳歌甲集·茅舍蕭蕭傍竹籬》:「茅舍蕭蕭傍竹籬,西風慘淡雨霏霏,其時黃菊花初放,觸景傷心最慘淒。」

61念念不舍 [ niàn niàn bù shě ]

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出處 梁啟超《節本明儒學案·忠憲高景逸先生攀龍》:「立坐食息,念念不舍。」

62觸景生懷 [ chù jǐng shēng huái ]

解釋 觸:接觸。看到眼前的景物而產生某種感情。

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三折:「與人為主氣中和,觸景生懷變態多。」

63情逐事遷 [ qíng zhú shì qiān ]

解釋 見「情隨事遷」。

出處 宋·孫惟信《風流子》詞:「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歡與花殘。」

64夢寐不忘 [ mèng mèi bù wàng ]

解釋 夢寐:在睡夢中。在夢中也念念不忘。

出處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第17節:「吾知我必有複與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輩所夢寐不忘,一日大事之日,吾以是自信,吾以是自慰。」

65事過景遷 [ shì guò jǐng qiān ]

解釋 同「事過境遷」。

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放下即實地」》:「到了事實完全弄清楚的時候,有些問題又事過景遷了,心裏感到十分懊惱。」

66人非物是 [ rén fēi wù shì ]

解釋 謂人事變遷,景物依舊。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寄情》:「蓬萊院月悴花憔,昭陽殿人非物是。」

67念茲在茲 [ niàn zī zài zī ]

解釋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出處 《尚書 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68觸物傷情 [ chù wù shāng qíng ]

解釋 觸:觸動,感動。看到某一景物內心感到悲傷。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惟有黛玉看見他家鄉之物,反自觸物傷情。」

69錦瑟華年 [ jǐn sè huá nián ]

解釋 比喻青春時代。

出處 唐 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70心心念念 [ xīn xīn niàn niàn ]

解釋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頭。心裏老是想著。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種東西。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心心念念做將去。」

71銘刻心骨 [ míng kè xīn gǔ ]

解釋 比喻感念極深,永遠不忘。

出處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72今昔之感 [ jīn xī zhī gǎn ]

解釋 從今天的現實回憶過去的事。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4回:「諸舊好俱在,譚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淒悵莫狀。」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