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驚詫無言帶舌字的成語

形容驚詫無言帶舌字的成語


1張口結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釋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於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公子被他問得張口結舌,麵紅過耳。」

2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釋 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愣。眼睛大睜;眼珠發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愣的樣子。

出處 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3瞠目結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4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解釋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辭。也作「笨口拙舌」。

出處 楊朔《石油城》:「劉公之低著頭,用大手搓著大腿,挺為難地說:‘我這個人,笨嘴拙舌的,談什麼呢?’」

5鉗口結舌 [ qián kǒu jié shé ]

解釋 鉗口:嘴巴張不開;結舌:舌頭轉不動。形容緊閉嘴巴;不敢說話。

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6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釋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7瞪眼咋舌 [ dèng yǎn zé shé ]

解釋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出處 康濯《臘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們幹那新鮮事兒的氣魄很快就鎮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8目瞪舌撟 [ mù dèng shé jiǎo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譚嗣同《思緯氤氳台短書一報元征》:「向之主戰者,乃始目瞪舌撟,神喪膽落,不敢出一語。」

9枉口拔舌 [ wǎng kǒu bá shé ]

解釋 比喻信口胡說。多指造謠生事,惡意中傷。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5回:「是那個嚼舌根的?沒空生有,枉口拔舌,調唆你來欺負老娘!」

10舌橋不下 [ shé qiáo bù xià ]

解釋 形容驚訝的神態。

11大驚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釋 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奇怪。

出處 宋 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12提心吊膽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釋 吊:懸著;不塌實。心和膽好像懸起來;不塌實。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13能說會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14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解釋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出處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15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釋 咄咄:表示驚訝的聲音。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6啞口無言 [ yǎ kǒu wú yán ]

解釋 像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

17驚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釋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不知如何是好。形容驚恐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 《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18搖唇鼓舌 [ yáo chún gǔ shé ]

解釋 鼓舌:嚼舌頭;指詭辨。搖動嘴唇;鼓動舌頭。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遊說。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蹠》:「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19油嘴滑舌 [ yóu zhuǐ huá shé ]

解釋 形容人說話油滑輕浮;耍嘴皮子。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內,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騙得爹娘允了,方好進去。」

20理屈詞窮 [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釋 理:道理;理由;屈:短;盡;窮:窮盡。理由站不住腳;無話可說。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禦人耳。」

21駭人聽聞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釋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22乖唇蜜舌 [ guāi chún mì shé ]

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於說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

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夥子人,不惟把他可惡,且都說起他的好處。」

23大吃一驚 [ dà chī yī jīng ]

解釋 形容非常吃驚。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則一張那員外大吃一驚,回身便走,來到後邊,望後倒了。」

24大驚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釋 色:神色。大為吃驚;臉色失常。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麵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25驚恐萬狀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釋 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出處 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26搬唇弄舌 [ bān chún nòng shé ]

解釋 ①挑撥是非。②賣弄口才。

出處 ①明 徐某《殺狗記 看書苦諫》:「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輕信。」②許地山《海角底孤星》:「你們念書人底能幹隻會在女人麵前搬唇弄舌罷。」

27笨嘴笨舌 [ bèn zuǐ bèn shé ]

解釋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馮永祥平時以能說會道出名於工商界的,現在卻變得好像是一個笨嘴笨舌的人了。」

28結結巴巴 [ jiē jiē bā bā ]

解釋 說話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十三:「結結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說了一遍,雖然費力,可是說的不算不完全。」

29緘口結舌 [ jiān kǒu jié shé ]

解釋 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出處 明 張煌言《上延平王書》:「而所為若是,則其將何所依倚,故不敢緘口結舌,坐觀勝敗。」

30貧嘴薄舌 [ pín zuǐ bó shé ]

解釋 貧:嘮叨令人厭煩;貧嘴:絮絮叨叨;使人厭煩;薄舌;不忠厚;老實。形容人愛說話;言語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厭。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叵耐鄰裏有一班蕩子弟,平日見王媼是個俏麗孤孀,閑常時倚門靠壁,不三不四,輕嘴薄舌的狂言挑撥。」

31貧嘴賤舌 [ pín zuǐ jiàn shé ]

解釋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黛玉道:‘什麼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32閉口結舌 [ bì kǒu jié shé ]

解釋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出處 《快心編初集》第一回:「眾人問知是郝家難為他,便閉口結舌不來兜搭。」

33鸚鵡學舌 [ yīng wǔ xué shé ]

解釋 像鸚鵡一樣學人說話。常比喻跟著人家的話說;或指搬嘴學舌。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鸚鵡隻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34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釋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裏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35拙嘴笨舌 [ zhuō zuǐ bèn shé ]

解釋 嘴舌笨拙。形容不善於講話。拙:笨;不靈。

出處 清 隨緣下士《林蘭香》:「我亦並非處處都去留心,隻是嘴拙舌鈍,不敢輕易開口。」

36貧嘴惡舌 [ pín zuǐ è shé ]

解釋 同「貧嘴賤舌」。

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他天生來的不願多說話,所以也不願學著城裏人的貧嘴惡舌。」

37銅唇鐵舌 [ tóng chún tiě shé ]

解釋 比喻雄辯的口才。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3回:「不得賢弟自來力救,便有銅唇鐵舌,也和他分辯不得。」

38人多嘴雜 [ rén duō zuǐ zá ]

解釋 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39口幹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解釋 非常幹渴。多形容天熱或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幹;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40口輕舌薄 [ kǒu qīng shé bó ]

解釋 形容說話刻薄尖酸。

出處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紀無厚道,口輕舌薄誚誰人?」

41鹹嘴淡舌 [ xián zuǐ dàn shé ]

解釋 比喻無事生非或沒話找話說。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這一點子小崽子,也挑幺挑六,鹹嘴淡舌,咬群的騾子似的。」

42尖嘴薄舌 [ jiān zuǐ bó shé ]

解釋 形容說話尖酸刻薄。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你既要騙我酒吃,又鬥我圍棋,偏有這些尖嘴薄舌的話說!」

43徒費唇舌 [ tú fèi chún shé ]

解釋 徒:白白地。指白講了一大套話,結果仍然無濟於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費唇舌,你這鄉談暫且留著,等小弟日後學會再說罷。」

44驚世駭俗 [ jīng shì hài sú ]

解釋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

出處 明 劉基《賈性之市德齋記》:「是皆為驚世駭俗,而有害於道。」

45搬唇遞舌 [ bān chún dì shé ]

解釋 挑拔是非。

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這個兩頭白麵,搬唇遞舌的歹弟子孩兒。」

46枉費唇舌 [ wǎng fèi chún shé ]

解釋 白費言辭,不起作用。

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九回:「這官去後,伯伯仍前舊性不改,卻不枉費唇舌?」

47甜嘴蜜舌 [ tián zuǐ mì shé ]

解釋 象蜜糖一樣甜的話。比喻為了騙人而說得動聽的話。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48舌劍唇槍 [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

解釋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爭辯激烈,言詞鋒利,針鋒相對,各不相讓。

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間,別無甚麼買賣,全憑著舌劍唇槍,說嘴兒哄人的錢使。」

49舌尖口快 [ shé jiān kǒu kuài ]

解釋 尖:尖銳,鋒利。快:銳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說話爽快。也指說話尖刻,不肯讓人。

出處 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麼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50調嘴弄舌 [ tiáo zuǐ nòng shé ]

解釋 調嘴:耍嘴皮。指背地裏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51輕口薄舌 [ qīng kǒu bó shé ]

解釋 見「輕嘴薄舌」。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這酸子輕口薄舌,專會做詞。」

52輕嘴薄舌 [ qīng zuǐ bó shé ]

解釋 形容說話輕佻刻薄。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閑時常倚門靠壁,不三不四,輕嘴薄舌的狂言挑撥。」

53長舌之婦 [ cháng shé zhī fù ]

解釋 常用來指多嘴多舌、喜歡說長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處 《詩經·大雅·瞻卬》:「婦有長舌,唯厲之階。」

54閉口捕舌 [ bì kǒu bǔ shé ]

解釋 猶言甕中捉鱉。比喻敵方已被控製,無法逃脫。

出處 《晉書 張玄靚傳》:「旋謂基曰:‘綝擊其東,我等絕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閉口捕舌也。’」

55鼓唇弄舌 [ gǔ chún nòng shé ]

解釋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遊說。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今已陷之於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於眾諸侯之前耶?」

56有嘴沒舌 [ yǒu zuǐ méi shé ]

解釋 形容不善言辭。

57辯口利舌 [ biàn kǒu lì shé ]

解釋 指能言善辯,伶牙利嘴。

出處 漢 王充《論衡 物勢》:「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出為勝。」

58閉口藏舌 [ bì kǒu cáng shé ]

解釋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出處 五代 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59一口三舌 [ yī kǒu sān shé ]

解釋 比喻嘮叨、話多。

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無益。」

60三寸之舌 [ sān cùn zhī shé ]

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61乖嘴蜜舌 [ guāi zuǐ mì shé ]

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於說討好人的甜言蜜語。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夥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惡。」

62咂嘴弄舌 [ zā zuǐ nòng shé ]

解釋 形容貪饞的樣子。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

63戟指嚼舌 [ jǐ zhǐ jiáo shé ]

解釋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頭。形容憤怒之極

出處 魯迅《華蓋集 「碰壁」之餘》:「或則戟指嚼舌,噴血而亡。」

64赤口毒舌 [ chì kǒu dú shé ]

解釋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出處 唐 盧仝《月蝕》詩:「月蝕鳥宮十三度,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頭上吃卻月,不啄殺。」

65酒入舌出 [ jiǔ rù shé chū ]

解釋 形容人喝酒以後喜歡嘮叨。

出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十卷:「臣聞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棄身,不寧棄酒乎?」

66口幹舌焦 [ kǒu gàn shé jiāo ]

解釋 見「口燥唇幹」。

出處 清·劉璋《斬鬼傳》第四回:「兩個人想來想去,總沒個好法於。看看想到半夜,餓的齷齪口幹舌焦,隻的問仔細鬼道:‘老弟,我們饑了。我有帶來的一包狗糞,請你如何?’」

67噤口卷舌 [ jìn kǒu juàn shé ]

解釋 謂緘默不言。

出處 宋·蘇洵《諫論下》:「遷其賞於不諫,遷其刑於諫,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亂亡隨之也。」

68杜口結舌 [ dù kǒu jié shé ]

解釋 猶言杜口吞聲。

出處 漢·焦贛《易林·比之鹹》:「杜口結舌,心中拂鬱,去災患生,莫所告冤。」

69滿舌生花 [ mǎn shé shēng huā ]

解釋 比喻能說會道。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發想,變男為女作妾,以聽其言語,真詞令妙品,滿舌生花者。」

70焦唇敝舌 [ jiāo chún bì shé ]

解釋 謂費盡口舌。

出處 明·呂坤《呻吟語》第二卷:「不然,終日三五聚談,焦唇敝舌,成得甚事?」

71糖舌蜜口 [ táng shé mì kǒu ]

解釋 甜言蜜語,說討人喜歡的動聽的話。

出處 《群英類選·〈海神記·王訴神〉》:「起初時為閑遊,到後來被啜哄,糖舌蜜口隨他弄。」

72膏唇販舌 [ gāo chún fàn shé ]

解釋 猶言膏唇拭舌。販舌,謂賣弄口舌。

出處 南朝·陳·徐陵《與楊仆射書》:「其外膏唇販舌,分路揚鑣,無罪無辜,如兄如弟。」

73舌戰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釋 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74裁心鏤舌 [ cái xīn lòu shé ]

解釋 形容用盡心思,費盡口舌。

出處 唐 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鏤舌,比辭而道,安可見乎?」

75調嘴學舌 [ tiáo zuǐ xué shé ]

解釋 調嘴:耍嘴皮。指背地裏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76調嘴調舌 [ tiáo zuǐ diào shé ]

解釋 見「調嘴弄舌」。

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四八回:「打的經濟鯽魚般跳。罵道:‘怪短命!誰和你那等調嘴調舌的!」

77貧嘴滑舌 [ pín zuǐ huá shé ]

解釋 同「貧嘴賤舌」。

出處 劉紹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許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婦兒貧嘴滑舌。」

78釘嘴鐵舌 [ dīng zuǐ tiě shé ]

解釋 形容嘴硬,不認錯,不服輸。

出處 元 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達。釘嘴鐵舌,銅頭鐵額,火眼金睛,都來問禪。」

79鼓舌搖唇 [ gǔ shé yáo chún ]

解釋 同「鼓唇搖舌」。

出處 元·高文秀《誶範叔》第二折:「幾時行通利方,憑著咱鼓舌搖唇,立取他封侯拜將。」

80齒亡舌存 [ chǐ wáng shé cún ]

解釋 亡:脫落,不存在。牙齒都掉了,舌頭還存在。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出處 漢·劉向《說苑·敬慎》:「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

81齒落舌鈍 [ chǐ luò shé dùn ]

解釋 年老掉齒,說話不清楚。

出處 《紅樓夢》第二回:「那老僧既聾且昏,又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82七舌八嘴 [ qī shé bā zuǐ ]

解釋 同「七嘴八舌」。

出處 丁玲《奔》:「茶館裏又圍了許多人,都把他們當做談話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沒有一句話可以暫時使他們寬心一下。」

83咂嘴咂舌 [ zā zuǐ zā shé ]

解釋 見「咂嘴弄舌」。

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二:「菜上來了,老頭兒咂嘴咂舌地誇獎這菜的滋味。」

84青口白舌 [ qīng kǒu bái shé ]

解釋 指說話不知輕重,觸犯忌諱。

出處 洪深《五奎橋》第一幕:「這樣的好風水,保橋還來不及呢!豈可青口白舌,輕易說拆去麼?」

85一簧兩舌 [ yī huáng liǎng shé ]

解釋 比喻胡言亂語。

出處 漢 焦贛《易林》:「一簧兩舌,妄言諂語。」

86兩麵二舌 [ liǎng miàn èr shé ]

解釋 比喻在兩方麵挑拔。

出處 宋 司馬光《涑水家儀》:「凡女仆兩麵二舌、虛飾迭讒者逐之。」

87失驚打怪 [ shī jīng dǎ guài ]

解釋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指大驚小怪。

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誌已 善謔詩詞》:「後人多少繼遺蹤,到我便失驚打怪。」

88弄口鳴舌 [ nòng kǒu míng shé ]

解釋 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出處 南朝梁·任昉《奏彈範縝》:「弄口鳴舌,隻足飾非。」

89驚愕失色 [ jīng è shī sè ]

解釋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麵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卷》:「契丹以馬軍萬人拒之於前,將士皆驚愕失色。」

90掉舌鼓唇 [ diào shé gǔ chún ]

解釋 炫耀口才,誇誇其談。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醜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91搖嘴掉舌 [ yáo zuǐ diào shé ]

解釋 猶搖唇鼓舌。

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得鶯鶯後便退幹戈,不得後目前生禍。不共你搖嘴掉舌,不共你鬥爭鬥合。」

92枉口誑舌 [ wǎng kǒu kuáng shé ]

解釋 見「枉口拔舌」。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97回:「那張氏穿針兒枉口誑舌,陷害無辜。」

93目瞪舌強 [ mù dèng shé qiá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宋·陳亮《眾祭潘用和文》:「俄而於朋輩之中奪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強,不知所以為策。」

94瞪目結舌 [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出處 清 黃軒祖《遊梁瑣記 顧嘉蘅》:「群知為廣文子,異而詢之,瞪目結舌不能對。」

95膏唇拭舌 [ gāo chún shì shé ]

解釋 潤滑嘴唇,拭淨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96舌敝耳聾 [ shé bì ěr lóng ]

解釋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舌敝耳聾,不見成功。」

97虛嘴掠舌 [ xū zuǐ lüè shé ]

解釋 比喻花言巧語。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誰聽你那虛嘴掠舌的?我到明日死了,你也舍不得我吧?」

98調舌弄唇 [ tiáo shé nòng chún ]

解釋 猶言調唇弄舌。

出處 明·徐元《八義記·孤兒出宮》:「須不會調舌弄唇。對天修合方真藥聖,揭榜入宮庭。」

99赤舌燒城 [ chì shé shāo chéng ]

解釋 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出處 漢 揚雄《太玄 幹》:「赤舌燒城,吐水於瓶。」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