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江河氣勢磅礴的成語

形容江河氣勢磅礴的成語


1風平浪靜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釋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裏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複沉靜。

出處 宋 楊萬裏《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麵渾如鏡麵新。」

2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釋 川:河流;流:流動;息:停止。①比喻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行永無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車馬、船隻等往來不絕。

出處 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3波濤洶湧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解釋 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5卷:「蓋因波濤洶湧,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

4翻江攪海 [ fān jiāng jiǎo hǎi ]

解釋 形容水勢浩大。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也形容吵鬧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三回:「龍能噴雲曖霧,播土揚沙。有巴山捎嶺的手段,有翻江攪海的神通。」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四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5波光粼粼 [ bō guāng lín lín ]

解釋 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淨。波光明淨。

出處 阿來《塵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來,照著波光粼粼的小河。」

6過河拆橋 [ guò hé chāi qiáo ]

解釋 自己過了河;就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腳踢開。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7一望無際 [ yí wàng wú jì ]

解釋 一眼看不到邊(際:邊)。形容極其遼闊。

出處 宋 秦觀《蝶戀花》:「舟泊潯陽城下住,杳靄昏鴉,點點雲邊樹。九派江分從此去,煙濃一望空無際。」

8滄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釋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出處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9波瀾壯闊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釋 瀾:大波浪;壯闊:又雄壯又寬廣。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有力;規模宏大。

出處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10百川歸海 [ bǎi chuān guī hǎi ]

解釋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彙集到一處。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百家殊業而皆務於治。」

11隨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釋 隨:跟著;逐:追趕;追隨。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是隨著別人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12萬馬奔騰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釋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麵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出處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13八仙過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解釋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後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處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14回頭是岸 [ huí tóu shì àn ]

解釋 回頭:回過頭來;指改邪歸正。佛家語;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脫苦海的彼岸。後借來比喻犯錯的人;隻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處 元 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嗬吃些個,有嗬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15驚濤駭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釋 驚:驚異;濤:大波浪;駭:驚嚇。令人驚懼的大波浪。比喻險惡的環境、遭遇或艱難的考驗。

出處 唐 田穎《玉山常文集 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嚐不惕然。」

16氣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釋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17滄海橫流 [ cāng hǎi héng liú ]

解釋 滄海:大海;橫流:水溢出河道四處奔流。海水泛濫;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蕩不安;也作「橫流滄海」。

出處 《晉書 王尼傳》:「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18浩浩蕩蕩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釋 指水勢洶湧廣闊浩大。後形容規模宏大;氣勢雄壯。

出處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19源遠流長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釋 源:源頭;流:水的流程。河的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曆史悠久。

出處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誌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

20滄海一粟 [ cāng hǎi yī sù ]

解釋 滄海:大海;粟:穀子。大海中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21海市蜃樓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解釋 蜃:蛤蜊。古代傳說蜃能吐氣成樓台的形狀。實際上是大氣由於光線折射把遠外的樓台等城市景物顯現在空中或地麵上。這種幻景多出現在夏天的海邊或沙漠地帶。現比喻虛無縹緲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

22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解釋 半壁:半邊;江山:國土。指外敵大半入侵或內戰割據所造成的國土分裂狀態。

出處 清 蔣士銓《冬青樹 提綱》:「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23和衷共濟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解釋 衷:內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

出處 《尚書 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 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24堆山積海 [ duī shān jī hǎi ]

解釋 形容東西極多。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別講銀子成了糞土,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

25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26氣勢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釋 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

出處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後錄 正氣歌》第14卷:「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27浩如煙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解釋 浩:廣大;眾多;煙海:茫茫大海。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海。形容書籍、資料、文獻等非常豐富。

出處 宋 司馬光《進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枝計毫厘。」

28海底撈針 [ hǎi dǐ lāo zhēn ]

解釋 在大海裏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一麵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

29海闊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釋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出處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30煙波浩渺 [ yān bō hào miǎo ]

解釋 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浩渺:廣闊無邊。水波渺茫;一望無邊。形容水域寬廣。也作「煙波浩淼」。

出處 唐 崔致遠《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關。」

31一瀉千裏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釋 江河奔流直下;迅達千裏。比喻文筆或曲調氣勢奔放、流暢。今又喻急劇持續地下降。

出處 宋 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大江在河,一瀉千裏。」

32本性難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釋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

33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解釋 把大江大海都翻轉過來;形容水勢很大;現在多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亂不堪破壞極甚的情況。

出處 唐 李筌《太自陰經》:「東溫而層冰澌散,西烈則百卉摧殘,鼓怒而走石飛沙,翻江倒海。」

34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解釋 比喻極其艱險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處 漢 高安世譯《佛說鬼問目連經》:「我一生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

35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解釋 河山:國土。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出處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舉其防家賊、媚異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36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釋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處 宋 吳自牧《夢梁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鍾為人物,所以清奇傑特,為天下冠。」

37不留餘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釋 說話、辦事走極端;沒有可以回旋的餘地。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38氣壯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釋 氣:氣概;壯:雄壯;宏偉。形容氣勢之大;比山河還要雄壯。

出處 唐 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39福如東海 [ fú rú dōng hǎi ]

解釋 福氣象東海之水浩瀚無邊;舊時祝頌用語。

出處 明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佳期。從今後,兒孫昌盛,個個赴丹墀。」

40大勢所趨 [ dà shì suǒ qū ]

解釋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處 宋 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41水波不興 [ shuǐ bō bù xīng ]

解釋 沒有漣漪和波紋。形容十分平靜。

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42洶湧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解釋 形容聲勢浩大。洶湧:波濤猛烈地向上湧;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湧澎湃。」

43海底撈月 [ hǎi dǐ lāo yuè ]

解釋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44海角天涯 [ hǎi jiǎo tiān yá ]

解釋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出處 唐 白居易《潯陽春 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45過江之鯽 [ guò jiāng zhī jì ]

解釋 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

出處 柳亞子《南社會於虎丘之張東陽祠詩以紀之》:「莫笑過江典午鯽,豈無橫槊建安才。」

46鏡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解釋 鏡子裏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虛幻的景象。也用於比喻詩中不能從字麵來理解的所謂空靈的意境。

出處 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47闖蕩江湖 [ chuǎng dàng jiāng hú ]

解釋 指奔走四方,在外謀生。

出處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60回:「老英雄馬元章在外麵闖蕩江湖數十年,永遠不跟綠林人搭過伴。」

48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嶽;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處 宋 楊萬裏《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49河清海晏 [ hé qīng hǎi yàn ]

解釋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處 唐 顧況《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海晏窮寥廓。」

50海晏河清 [ hǎi yàn hé qīng ]

解釋 黃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靜。比喻太平盛世。河:黃河;晏:平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一言啟口,振動乾坤,山河大地,海宴河清。」

51侯門似海 [ hóu mén sì hǎi ]

解釋 王公貴族的門庭像大海那樣深遂。舊時豪門貴族、官府的門禁森嚴,一般人不能輕易進入。也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後因地位懸殊而疏遠。

出處 唐·崔郊《贈去婢》:「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中;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52倒海翻江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解釋 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浩大。

出處 宋 陸遊《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屋。」

53海內無雙 [ hǎi nèi wú shuāng ]

解釋 海內:四海之內,舊指中國,現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內獨一無二。

出處 漢·東方朔《答客難一首》:「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

54海內鼎沸 [ hǎi nèi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出處 《後漢書 袁術傳》:「今海內鼎沸,劉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何如?」

55過河卒子 [ guò hé zú zǐ ]

解釋 象棋規則中卒子隻能向前,不能後退,過了河之後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隻能前進,不能後退。

出處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隻有拚命向前’的時候呀!」

56東海撈針 [ dōng hǎi lāo zhēn ]

解釋 從大海底下撈取一根針,形容非常難達到目的。

出處 元 柯丹丘《荊釵記 誤訃》:「兒,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東海撈針。」

57大江東去 [ dà jiāng dōng qù ]

解釋 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後借用為詞牌名。多表示陳跡消逝,曆史向前發展。

出處 宋·蘇軾《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8宦海風波 [ huàn hǎi fēng bō ]

解釋 宦海:舊指官場。舊指官場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濤和大風,變化莫測;亦指官場中出現的風險和波折。

出處 宋·陸遊《休日感化》:「宦海風波實飽經,入將人世寄郵亭。」

59恩山義海 [ ēn shān yì hǎi ]

解釋 恩愛像高山一樣重,情義像大海一樣深。形容恩惠深,情義重。

出處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義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黃金北鬥高,這一分,何由買?」

60放魚入海 [ fàng yú rù hǎi ]

解釋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出處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

61楚界漢河 [ chǔ jiè hàn hé ]

解釋 楚、漢相爭中雙方控製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6回:「霎時間煙焰衝霄……仿佛槍林彈雨,依稀楚界漢河。」

62河落海幹 [ hé luò hǎi gān ]

解釋 比喻一點不剩。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你們就弄了這些吃的,我樂得吃個河落海幹睡覺。」

63海不揚波 [ hǎi bù yáng bō ]

解釋 比喻太平無事。

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

64海嘯山崩 [ hǎi xiào shān bēng ]

解釋 大海洶湧呼嘯,高山崩裂倒塌。形容來勢凶猛急速。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個個揚威,分明似海嘯山崩,天摧地塌。」

65海水桑田 [ hǎi shuǐ sāng tián ]

解釋 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出處 唐·韋應物《漢武帝雜歌》之一:「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

66海水難量 [ hǎi shuǐ nán liáng ]

解釋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據某人的現狀就低估他的未來。

出處 《淮南子 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鬥斛也。」

67稟性難移 [ bǐng xìng nán yí ]

解釋 本性難以改變。

出處 元 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楔子:「想他第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離鳳閣近漁磯。

68還我河山 [ huán wǒ hé shān ]

解釋 表示決心從侵略者手中奪回本屬於自己的國土。

出處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五卷:「徽宗嚐夢吳越錢王引徽宗禦衣雲:‘我好來朝,便終於還我河山。’」

69恒河沙數 [ héng hé shā shù ]

解釋 恒河:南亞的大河。象恒河裏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出處 《金剛經 無為福勝分》:「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70海水群飛 [ hǎi shuǐ qún fēi ]

解釋 比喻國家不安寧。

出處 漢·揚雄《太玄經·劇》:「海水群飛,終不可語也。」

71大江南北 [ dà jiāng nán běi ]

解釋 指靠臨長江中下遊兩岸的廣大地區。

出處 明·郭勳《英烈傳》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盜賊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複或失,不得安寧。」

72大浪淘沙 [ dà làng táo shā ]

解釋 淘:用水衝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淨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爭中經受考驗、篩選。

出處 粟裕《激流歸大海》:「這支隊伍經過嚴峻的鍛煉和考驗,質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來的精華。」

73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釋 水光與天色相渾。形容水天相接的遼闊景象。

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74汪洋大海 [ wāng yáng dà hǎi ]

解釋 廣闊無邊;水波連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範圍廣闊;聲勢浩大。汪洋:水勢深而廣闊。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轟天炮響,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鑼鳴,兩仞山前丟霹靂。」

75河魚腹疾 [ hé yú fù jí ]

解釋 指腹瀉。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76海北天南 [ hǎi běi tiān nán ]

解釋 形容萬裏之遙,相距極遠。亦形容地區各異。

出處 唐·劉禹錫《送別四十六首·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77碧海青天 [ bì hǎi qīng tiān ]

解釋 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淒涼。後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出處 唐 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78東洋大海 [ dōng yáng dà hǎi ]

解釋 東洋:東邊的大海。泛指無邊無際的大海。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顛倒,意亂心迷,將前妻昔日恩義,撇向東洋大海。」

79倒峽瀉河 [ dǎo xiá xiè hé ]

解釋 比喻文筆酣暢,氣勢磅礴。

出處 《平山冷燕》第九回:「隻那一枝筆,拈在手中,便如龍飛鳳舞,落在紙上,便如倒峽瀉河,真有掃千軍萬馬之勢。」

80地負海涵 [ dì fù hǎi hán ]

解釋 謂大地負載萬物,海洋容納百川。形容包羅萬象,含蘊豐富。語本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語本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

出處 語出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

81帶礪河山 [ dài lì hé shān ]

解釋 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如衣帶,泰山像磨刀石。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舊時表示所封爵位傳之久遠。含有江山永固之義。亦作「帶河厲山」,「帶礪山河」。

出處 元·劉致《水仙操·為平章南穀公壽福樓賦》:「朱簾畫棟倚穹蒼,帶礪河山接四王。」

82擔雪填河 [ dān xuě tián hé ]

解釋 見「擔雪塞井」。

出處 《全元散曲·普天樂·嘲風情》:「姐姐每鑽冰取火,婆婆每指山賣磨,哥哥每擔雪填河。」

83放龍入海 [ fàng lóng rù hǎi ]

解釋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後欲治之,其可得乎?」

84滄海一鱗 [ cāng hǎi yī lín ]

解釋 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出處 《冷眼觀》第七回:「因要替一個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闊公子,把自己從前十載青燈,半生黃卷,都隨著烏鞭黑帽,猶如滄海一鱗,巫山片雲,頃刻間風弛電掣,卷入無何有之鄉。」

85海沸山搖 [ hǎi fèi shān yáo ]

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出處 明 無名氏《那吒三變》第三折:「小聖嘯起大風,刮的來天昏地暗,海沸山搖。」

86海沸江翻 [ hǎi fèi jiāng fān ]

解釋 大海沸騰,江河翻滾。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

出處 明 無名氏《那吒三變》第四折:「怒時節海沸江翻,惱時節天昏地慘。」

87海沸河翻 [ hǎi fèi hé fān ]

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合圍》:「抵多少雷轟電轉,可正是海沸河翻。」

88海沸波翻 [ hǎi fèi bō fān ]

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七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馬嘶喊山崩地裂。」

89海納百川 [ hǎi nà bǎi chuān ]

解釋 納:容納,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讚》:「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90海闊天高 [ hǎi kuò tiān gāo ]

解釋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出處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91滴水成河 [ dī shuǐ chéng hé ]

解釋 比喻積少成多。

出處 周立波《山鄉世變》上一:「幾年過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裏以有幾塊花邊了。」

92風起浪湧 [ fēng qǐ làng yǒng ]

解釋 湧:向上升起,冒出。大風刮起,波浪洶湧。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出處 《晉書·謝安傳》:「嚐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湧,諸人並懼,安吟嘯自若。」

93東海揚塵 [ dōng hǎi yáng chén ]

解釋 大海變陸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複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複揚塵也。’」

94侯門如海 [ hóu mén rú hǎi ]

解釋 侯門:舊指顯貴人家;海:形容深。侯門象大海那樣深邃。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後因地位懸殊而疏遠隔絕。

出處 唐 崔郊《贈女婢》詩:「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95海屋添籌 [ hǎi wū tiān chóu ]

解釋 海屋:寓言中堆存記錄滄桑變化籌碼的房間;籌:籌碼。舊時用於祝人長壽。

出處 宋 蘇軾《東坡誌林》卷二:「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96海沸山崩 [ hǎi fèi shān bēng ]

解釋 海水沸騰,山石崩塌。比喻變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搖」。

出處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嗬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97海沸山裂 [ hǎi fèi shān liè ]

解釋 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出處 明 張鳳翼《紅拂記 髯客海歸》:「坐談間早辨龍蛇,把袖裏乾坤做夢裏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發,空跌雙靴。」

98倒山傾海 [ dǎo shān qīng hǎi ]

解釋 形容聲勢很大,力量無比。

出處 《後漢書·董卓傳》:「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昆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於焉而極。」

99回山倒海 [ huí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形容力量和氣勢極強大,能壓倒一切。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高閭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