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目瞪口呆的成語

形容目瞪口呆的成語


1瞠目結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2額手稱慶 [ é shǒu chēng qìng ]

解釋 額:頭;稱:說;表示;額手:以手加額;手拍額頭。是把手放在額頭上表示慶幸。形容人們在憂困中獲得喜迅時高興和喜悅的神態。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文公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

3目瞪口張 [ mù dèng kǒu zhā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時甩開手,曾文彩目瞪口張地望著他。」

4目瞪口結 [ mù dèng kǒu jié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王以仁《流浪》:「當他們要我在那張表上填寫著我的職業和來杭的目的時,我真是目瞪口結的呆住了。」

5愁眉蹙額 [ chóu méi cù é ]

解釋 因發愁而緊皺眉頭。

出處 茅盾《血戰後一周年》:「內地的小商人為了上海‘錢莊不通’而愁眉蹙額。」

6額手相慶 [ é shǒu xiāng qìng ]

解釋 見「額手稱慶」。

出處 清·王韜《淞濱瑣話·盧雙月》:「泥金高揭,鄰裏喧嘩,擠庭下幾滿。喜極入告,額手相慶。」

7額手稱頌 [ é shǒu chēng sòng ]

解釋 同「額手稱慶」。

出處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須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陸續了出來,訴說所以,沒一個不咋舌驚歎,如醉如夢,額手稱頌,欣喜欲狂。」

8額蹙心痛 [ é cù xīn tòng ]

解釋 極度憂愁傷心貌。

出處 明天放道人《〈四聲猿〉序》:「《漁陽》意氣,泉路難灰,世人假慈悲學大菩薩,而勤王斷國之徒,多在塗脂調粉之輩,此文長所為額蹙心痛者乎。」

9目瞪舌撟 [ mù dèng shé jiǎo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譚嗣同《思緯氤氳台短書一報元征》:「向之主戰者,乃始目瞪舌撟,神喪膽落,不敢出一語。」

10瞪目結舌 [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出處 清 黃軒祖《遊梁瑣記 顧嘉蘅》:「群知為廣文子,異而詢之,瞪目結舌不能對。」

11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釋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裏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12呆頭呆腦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釋 呆:癡呆、遲鈍。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

出處 元 馬致遠《嶽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

13呆若木雞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釋 愣著不動;像隻木頭雞。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14唇亡齒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解釋 亡:沒有。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兩者關係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關。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15伶牙俐齒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釋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於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講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16理屈詞窮 [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釋 理:道理;理由;屈:短;盡;窮:窮盡。理由站不住腳;無話可說。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禦人耳。」

17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釋 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愣。眼睛大睜;眼珠發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愣的樣子。

出處 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18尖嘴猴腮 [ jiān zuǐ hóu sāi ]

解釋 腮:麵頰。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麵頰。形容人長相醜陋。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19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釋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隻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20耳聰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釋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出處 漢 焦贛《易林 臨之需》:「重瞳四乳,耳聰目明,普為仁表,聖作元輔。」

21驚惶失措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解釋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出處 唐 李百藥《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22虎口拔牙 [ hǔ kǒu bá yá ]

解釋 在老虎嘴裏拔牙。比喻冒著極大危險去做某一事情。

出處 元 弦濟《一山國師語錄》:「蒼龍頭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23不知所以 [ bù zhī suǒ yǐ ]

解釋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為什麼會是這樣。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出處 唐 張彥遠《法書要錄 購蘭亭序》:「遽見追呼,不知所以。」

24俐齒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釋 能說會道。

出處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說短論長,那般的俐齒伶牙。」

25利齒能牙 [ lì chǐ néng yá ]

解釋 口齒伶俐,能說會道。

出處 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妮子使著嗬,早妝聾做啞。潑賤才,堪人罵,再休來利齒能牙。」

26反臉無情 [ fǎn liǎn wú qíng ]

解釋 形容翻臉不認人,不講情誼。

出處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但自日俄戰爭結束後,它就反臉無情,和清朝反動政府勾結起來。」

27沒頭沒臉 [ méi tóu méi liǎn ]

解釋 指不顧臉麵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5回:「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一齊動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裏麵亂打。」

28滿臉春風 [ mǎn liǎn chūn fēng ]

解釋 形容心情喜悅,滿臉笑容。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早見那位欽差頂冠束帶滿臉春風的迎出艙來。」

29灰頭土臉 [ huī tóu tǔ liǎn ]

解釋 謂麵容汙穢。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監,自己討了保,灰頭土臉,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30焦眉苦臉 [ jiāo méi kǔ liǎn ]

解釋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出處 沙汀《困獸記》:「‘為了這一點事,你還不知道,我說了好幾籮筐話啊!’田疇焦眉苦臉的說了。」

31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解釋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辭。也作「笨口拙舌」。

出處 楊朔《石油城》:「劉公之低著頭,用大手搓著大腿,挺為難地說:‘我這個人,笨嘴拙舌的,談什麼呢?’」

32笨嘴笨舌 [ bèn zuǐ bèn shé ]

解釋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馮永祥平時以能說會道出名於工商界的,現在卻變得好像是一個笨嘴笨舌的人了。」

33聱牙詰屈 [ áo yá jié qū ]

解釋 聱牙:不順口;詰屈:曲折。形容文辭艱澀難讀。

出處 清 周亮工《書影》第二卷:「為詩好為聱牙詰屈之語,多不自解。」

34臉黃肌瘦 [ liǎn huáng jī shòu ]

解釋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出處 王西彥《隔膜》:「在這鄉下孩子的觀念裏,難民應該都是一些臉黃肌瘦、衣著襤褸的人。」

35阿鼻地獄 [ ā bí dì yù ]

解釋 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出處 語出《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獄。」

36聱牙戟口 [ áo yá jǐ kǒu ]

解釋 聱牙:不順口。形容文詞艱澀,拗口難讀。

出處 《明史 文苑傳三 李攀龍》:「所擬樂府,或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

37變臉變色 [ biàn liǎn biàn sè ]

解釋 因內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麵色。

出處 《小說選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聽,就變臉變色地發起脾氣來。」

38開山鼻祖 [ kāi shān bí zǔ ]

解釋 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出處 孫犁《關於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

39攢眉蹙額 [ cuán mei cù é ]

解釋 攢眉:皺眉。蹙額:皺額頭。眉頭額頭緊皺。形容愁悶的表情。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隻見那女郎側身西坐,攢眉蹙額,有不勝怨恨的意思。」

40爛額焦頭 [ làn é jiāo tóu ]

解釋 形容十分狼狽窘迫的樣子。

出處 宋 李綱《謝移灃州居住表》:「進不量其淺薄,退遂致於爛額焦頭。」

41目定口呆 [ mù dìng kǒu dāi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說唐》第二一回:「驚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42目瞪口僵 [ mù dèng kǒu jiā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鬱達夫《遲桂花》:「我那忠厚老實的娘……一聽了媒人的這一番說話,目瞪口僵,立刻就滾下了幾顆眼淚來。」

43臉紅耳熱 [ liǎn hóng ěr rè ]

解釋 見「臉紅耳赤」。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1回:「聽得老太太說完了,越覺得臉紅耳熱,連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這都是媳婦一時偏執,惹出老太太氣來。’」

44驢唇馬嘴 [ lǘ chún mǎ zuǐ ]

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後語,前後矛盾。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偃禪師》:「若是一般掠虛漢,食人涎唾,記得一堆一擔骨幢,到處逞驢唇馬嘴。」

45龍門點額 [ lóng mén diǎn é ]

解釋 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場落第。

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爾雅》曰:‘鱣,有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

46六臂三頭 [ liù bì sān tóu ]

解釋 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廣大。

出處 明 孟稱舜《死裏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頭待怎麼,料應飛不出這天羅嘑。」

47尖嘴薄舌 [ jiān zuǐ bó shé ]

解釋 形容說話尖酸刻薄。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你既要騙我酒吃,又鬥我圍棋,偏有這些尖嘴薄舌的話說!」

48強嘴硬牙 [ qiáng zuǐ yìng yá ]

解釋 謂能說善辯。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花永喜娘們,膽大心尖,強嘴硬牙,老花說不過她,幹仗總是吃敗仗。」

49急赤白臉 [ jí chì bái liǎn ]

解釋 心裏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60章:「韓小樂見焦淑紅急赤白臉,好像要吵架的樣子。」

50撥嘴撩牙 [ bō zuǐ liáo yá ]

解釋 撩:引逗,挑弄。指挑撥是非,胡言亂語。

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圍釋》:「中間放著個蓼兒窪,明助著番家打漢家。通事中間,撥嘴撩牙。」

51鼻息如雷 [ bí xī rú léi ]

解釋 鼻息:鼾聲。打呼嚕的聲音就象打雷一樣響。形容熟睡時鼾聲大作。

出處 宋 沈括《夢溪筆談 人事》:「上使人微覘準所為,而準方酣寢於中書,鼻息如雷。」

52利齒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釋 伶:通「靈」,靈活,乖巧。能說會道。

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說短論長,那般的利齒伶牙。」

53戴頭識臉 [ dài tóu shí liǎn ]

解釋 比喻有麵子有身分。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囉唕!」

54抵掌而談 [ dǐ zhǎng ér tán ]

解釋 指談得很融洽。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

55爛如指掌 [ làn rú zhǐ zhǎng ]

解釋 猶言了如指掌。形容對情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三卷:「其父成璧,亦異人,少為群盜,未嚐讀書識之無,乃古今之世代治亂,是非成敗,爛如指掌。」

56疾首蹙額 [ jí shǒu cù é ]

解釋 疾首:頭痛;蹙額:皺眉。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57目怔口呆 [ mù zhēng kǒu dāi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茅盾《驚蟄》:「當下那霹靂似的一聲,真把所有在場的貴客都嚇得目怔口呆。」

58聱牙詰曲 [ áo yá jié qū ]

解釋 聱牙:不順口;詰曲: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出處 清 鄭相如《漢林四傳 開明君傳》:「有薦伏生工《尚書》,上詔中大夫晁錯至其家,從七歲好口授書文,聱牙詰曲。」

59詰屈謷牙 [ jié qū dà yá ]

解釋 同「詰曲聱牙」。

出處 清·陳田《明詩紀事戊答>序》:「其間獨照之匠,若荊川、遵岩、震川變秦漢為歐曾,易詰屈謷牙為字順文從,允矣。」

60詰詘聱牙 [ jié qū áo yá ]

解釋 同「詰曲聱牙」。

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且又日鼓舞之以報章,間協助之以書籍,中之文詞,雖詰詘聱牙,難於盡曉,顧究亦輸入文明之利器也。」

61乖嘴蜜舌 [ guāi zuǐ mì shé ]

解釋 形容口齒伶俐,慣於說討好人的甜言蜜語。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著沒疼熱的東西交結童奶奶這夥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惡。」

62擦拳磨掌 [ cā quán mó zhǎng ]

解釋 形容準備動武,準備動手幹或焦灼不安的樣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一個個擦拳磨掌,吊膽提心的。」

63金口玉牙 [ jīn kǒu yù yá ]

解釋 金;玉:比喻珍貴。在戲曲和舊小說中;常說皇帝是金口玉牙;說什麼就是什麼;不能隨意更改。現比喻說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

出處 晉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64鼻孔撩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解釋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處 宋陸遊《入蜀記》卷五:「荊州絕無禪林,惟二聖而已。然蜀僧出關,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謂有得,不複參叩。故語雲:‘下江者疾走如煙,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勞他二佛打供,了不見一僧坐禪。’」

65鼻端出火 [ bí duān chū huǒ ]

解釋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出處 見「鼻頭出火」。

66鼻端生火 [ bí duān shēng huǒ ]

解釋 以之形容馬行疾速。

出處 語出《南史 曹景宗傳》:「我昔在鄉裏,騎快馬如龍……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

67交臂失之 [ jiāo bì shī zhī ]

解釋 交臂:胳膊碰胳膊。胳膊相碰;擦身而過。指當麵錯過或失掉好機會。

出處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68口呆目瞪 [ kǒu dāi mù dèng ]

解釋 嘴說不出話,眼發直。形容很吃驚的樣子。

出處 明·許仲林《封神演義》第九十七回:「那軍士見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憐惜,再加他嬌滴滴,叫了幾聲將軍長,將軍短。便把這些軍士,叫得骨軟筋酥,口呆目瞪,軟癡癡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塊,莫能動履。」

69戴發含牙 [ dài fā hán yá ]

解釋 見「戴發含齒」。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罵賊》:「雷海清嗬!若不把一肩擔,可不枉了戴發含牙人是俺。但得綱常無缺,須眉無愧,便九死也心甘。」

70課嘴撩牙 [ kè zuǐ liáo yá ]

解釋 搬唇弄舌。課,用同「嗑」。

出處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連枝秀》:「錦心繡腹,宣揚《老子》經文,發科打諢,不離機鋒;課嘴撩牙,長存道眼。」

71釘嘴鐵舌 [ dīng zuǐ tiě shé ]

解釋 形容嘴硬,不認錯,不服輸。

出處 元 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達。釘嘴鐵舌,銅頭鐵額,火眼金睛,都來問禪。」

72嗑牙料嘴 [ kē yá liào zuǐ ]

解釋 多嘴多舌。

出處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我這裏道姓呼名,他那裏嗑牙料嘴。」

73擦掌磨拳 [ cā zhǎng mó quán ]

解釋 形容準備動武,準備動手幹或焦灼不安的樣子。

出處 《西遊記》第二二回:「那大聖護了唐僧……見八戒與那怪交戰,就恨得咬牙切齒,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

74明如指掌 [ míng rú zhǐ zhǎng ]

解釋 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象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出處 清·馮鎮巒《讀雜說》:「予於《聊齋》,鉤清段明,明如指掌。」

75目瞪口歪 [ mù dèng kǒu wāi ]

解釋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賈政此時氣得目瞪口歪,一麵送那官員,一麵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頭有話問你!’」

76箭穿雁嘴 [ jiàn chuān yàn zuǐ ]

解釋 比喻不開口說話。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顫心寒,不敢出戰。問了數聲,如箭穿雁嘴,鉤搭魚腮,默默無言,無人敢應。」

77舉手加額 [ jǔ shǒu jiā é ]

解釋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出處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書》:「百姓聞賢使君之來,舉手加額,以為天眼開矣。」

78掉臂不顧 [ diào bì bù gù ]

解釋 掉:擺動。擺動著手臂,頭也不回。形容毫無眷顧。

出處 《史記·孟嚐君列傳》:「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

79爛若披掌 [ làn ruò pī zhǎng ]

解釋 形容對情況非常熟悉。

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客止》:「與人言古今成敗,爛若披掌,聽者忘倦。」

80目瞪舌強 [ mù dèng shé qiá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宋·陳亮《眾祭潘用和文》:「俄而於朋輩之中奪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強,不知所以為策。」

81鼻堊揮斤 [ bí è huī jīn ]

解釋 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比喻指正錯誤。

出處 典出《莊子 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

82鼻孔遼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解釋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處 見「鼻孔撩天」。

83鼻青額腫 [ bí qīng é zhǒng ]

解釋 鼻子發青,額頭腫起。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隻有十多歲的娃娃們不知利害,不肯就範,但願經過幾回鼻青額腫的教訓後,才不再作超越父母社會級別的輕舉妄為。」

84齒牙為猾 [ chǐ yá wéi huá ]

解釋 謂讒言造成災禍。

出處 《國語·晉語一》:「獻公卜伐驪戎,史蘇占之,曰:‘勝而不吉。’公曰:‘何謂也?’對曰:‘遇兆,挾以銜骨,齒牙為猾。」

85齒牙之猾 [ chǐ yá zhī huá ]

解釋 見「齒牙為猾」。

出處 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討副使試大理司直兼貴州刺史鄧君墓誌銘》:「然以憂栗間於多虞,卒成耳環目之塞,道致齒牙之猾。」

86齒牙餘論 [ chǐ yá yú lùn ]

解釋 微末的讚揚言辭。比喻不費力的獎勵的話。

出處 《南史·謝眺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餘論。」

87寒心酸鼻 [ hán xīn suān bí ]

解釋 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裏害怕而又悲痛。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88打牙配嘴 [ dǎ yá pèi zuǐ ]

解釋 指相互戲虐,閑扯說笑。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三回:「(這婦人)常和從人打牙配嘴,全無忌憚。」

89鬥牙拌齒 [ dòu yá bàn chǐ ]

解釋 猶言鬥口齒。以戲言相挑逗。鬥,通「逗」。

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一回:「眾人雖俱是珍哥的舊日相知,隻因從良以後便也不好十分鬥牙拌齒,說了幾句正經話,吃了幾杯壯行酒。」

90柳腰蓮臉 [ liǔ yāo lián liǎn ]

解釋 腰如柳,臉似蓮。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出處 唐 韓偓《頻訪盧秀才》詩:「藥訣棋經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

91根牙盤錯 [ gēn yá pán cuò ]

解釋 猶言盤根錯節。

92根牙磐錯 [ gēn yá pán cuò ]

解釋 猶言盤根錯節。比喻事情紛難複雜。

93點頭咂嘴 [ diǎn tóu zā zuǐ ]

解釋 表示同意、讚賞。

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張老婆兒一旁看了,也不住的點頭咂嘴。」

94目瞪口哆 [ mù dèng kǒu duō ]

解釋 瞪:眼睛發愣;哆:張口的樣子。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吃驚的樣子。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丁誌·荊山客邸》:「翻揭席薦,無所見而出,麵色如墨,目瞪口哆,不能複言。」

95磕牙料嘴 [ kē yá liào zuǐ ]

解釋 多嘴多舌。

出處 元 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咱與你甚班輩,自來不相會,走將來嗑牙料嘴。」

96耳滿鼻滿 [ ěr mǎn bí mǎn ]

解釋 滿耳朵滿鼻子都是。形容聽得爛熟。

出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你在南京時,人說你周舍名字,說的我耳滿鼻滿的,則是不曾見你。」

97聱牙佶屈 [ áo yá jí qū ]

解釋 聱牙:不順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周浩殷盤,佶屈聱牙。

98股掌之上 [ gǔ zhǎng zhī shàng ]

解釋 在大腿和手掌上麵。比喻在操縱、控製的範圍之內。

出處 《國語·吳語》:「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誌。」

99臉無人色 [ liǎn wú rén sè ]

解釋 形容極端恐懼。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