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天地很大的成語

形容天地很大的成語


1頂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釋 頭頂雲天;腳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概豪邁。也形容敢作敢為;光明磊落。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育王裕禪師法嗣 道場法全禪師》:「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肩橫榔栗,到處行腳。」

2一望無際 [ yí wàng wú jì ]

解釋 一眼看不到邊(際:邊)。形容極其遼闊。

出處 宋 秦觀《蝶戀花》:「舟泊潯陽城下住,杳靄昏鴉,點點雲邊樹。九派江分從此去,煙濃一望空無際。」

3奮不顧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幹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4驚天動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釋 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天;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出處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5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解釋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別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誌不清;糊裏糊塗。

出處 元 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沒人將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閑鬥草,直到個昏天黑地。」

6目中無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釋 眼裏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處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人,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7鋪天蓋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釋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誌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8改天換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釋 徹底改變原來的麵貌。指改造社會,改造自然。

出處 朱敏《深情憶念周伯伯》:「站在我麵前的正是兩位扭轉乾坤,改天換地,領導我黨我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曆史巨人。」

9歡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釋 形容非常高興、快樂。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則見他歡天喜地,謹依來命。」

10理所當然 [ lǐ suǒ dāng rán ]

解釋 當然:應當如此。從道理上講應當這樣。

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

11神通廣大 [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解釋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廣大無邊。現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

出處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師曰:‘你神通廣大,去必無妨。’」

12開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解釋 辟:開辟。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才開始了人類曆史。用來指開創人類的曆史或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

出處 《隋書 音樂誌中》:「開天辟地,峻嶽夷海。」

13呼天搶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解釋 呼:呼叫;搶地:觸地;撞地。指向天呼號;用頭碰地。形容極端悲痛。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蕭雲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

14山崩地裂 [ shān bēng dì liè ]

解釋 山崩塌;地開裂。多為地震所引起。原用來指災難性的巨大事變。後比喻聲勢之大;變化劇然。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帝紀》:「山崩地裂,水泉湧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

15感天動地 [ gǎn tiān dòng dì ]

解釋 使蒼天和大地為之感動。形容誠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無情天地受感動。形容冤屈極大。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義柔禪師》:「諸佛出世,說法度人,感天動地;和尚出世,有何詳瑞?」

16海闊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釋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出處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17經天緯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釋 經、緯:南北縱線為經;東西橫線為緯;引申為治理、規劃。比喻經營規劃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極大。

出處 《國語 周語》:「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擬連珠》:「蓋聞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18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釋 覆;翻過來。使天地換了位置。形容變化巨大;徹底。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5回:「那時,一屋子人,拉這個,扯那個,正鬧得翻天覆地。」

19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解釋 河山:國土。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出處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舉其防家賊、媚異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20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解釋 惶恐:驚慌、害怕。驚慌、害怕得不得安寧。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21上竄下跳 [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

解釋 比喻壞人上下奔走,四處活動。

出處 蔣子龍《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上竄下跳,根據需要打出各種不同的旗號,把廠長的事情辦成。」

22大逆不道 [ dà nì bù dào ]

解釋 逆:背叛;不道:違背當時的道德標準。舊指不符合封建統治者的道德標準和宗法觀念的極端叛逆行為;給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現也用來指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為。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

23漆黑一團 [ qī hēi yī tuán ]

解釋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國文者,有話難開口,弄得漆黑一團。」

24地久天長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釋 像天和地那樣永遠存在。常言時間很長;永遠不變。(多指雙方關係)。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25日月經天 [ rì yuè jīng tiān ]

解釋 太陽月亮每天都經過天空。比喻曆久不衰;永恒不變;也比喻事情明顯;有目共睹。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26滿山遍野 [ mǎn shān biàn yě ]

解釋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範圍廣。

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27漫天蓋地 [ màn tiān gài dì ]

解釋 遍布天地之間。

出處 清·蒲鬆齡《東郭外傳》:「齊人漫天蓋地說大話,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風魔。」

28荊天棘地 [ jīng tiān jí dì ]

解釋 荊、棘:帶刺的灌木。天地間到處是荊棘。比喻處境艱險;障礙重重。

出處 清 壯者《掃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荊天刺地,生氣索然。」

29漫天遍地 [ màn shān biàn dì ]

解釋 滿山遍野,形容眾多而密集。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我上高阜處觀望遼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

30福地洞天 [ fú dì dòng tiān ]

解釋 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後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出處 元 高明《琵琶記 牛小姐規勸侍婢》:「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31春回大地 [ chūn huí dà dì ]

解釋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出處 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歲杪雨雪連日悶題二首》:「樹頭雪過梅猶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32酒地花天 [ jiǔ dì huā tiān ]

解釋 形容吃喝嫖賭、荒淫腐化的生活。

出處 清·張春帆《宦海》第11回:「當著那一麵柳州失守、王觀察捐軀致命之時,正是這一邊風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際。」

33罵天咒地 [ mà tiān zhòu dì ]

解釋 不指明對象地詛咒漫罵

出處 賈平凹《妊娠》第二章:「後村裏紛紛傳說誰家老祖宗的墓被盜了,罵天咒地。」

34呼天喚地 [ hū tiān huàn dì ]

解釋 哭天叫地,形容極為痛苦。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來說,湯富海在屋子裏呼天喚地叫痛。」

35哀天叫地 [ āi tiān jiào dì ]

解釋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平兒、豐兒等哭的哀天叫地,賈政心中也有些煩難,顧了這裏,丟不下那裏。」

36哀感天地 [ āi gǎn tiān dì ]

解釋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一 二祖阿難尊者》:「王聞失聲號慟,哀感天地。」

37嚎天動地 [ háo tiān dòng dì ]

解釋 大聲哭叫。形容極端悲痛。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鳳姐兒滾到尤氏懷裏,嚎天動地,大放悲聲。」

38地角天涯 [ dì jiǎo tiān yá ]

解釋 比喻偏遠的地方或相隔很遠。

出處 南朝 陳 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燕南趙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39天崩地坼 [ tiān bēng dì chè ]

解釋 崩:倒塌;坼:裂開。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出處 《戰國策 趙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40天愁地慘 [ tiān chóu dì cǎn ]

解釋 天地都感到愁苦、淒慘。形容極其悲慘(多用作渲染氣氛)。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

41愴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解釋 愴:悲傷,淒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又延兩日,夫妻相繼而亡,二子愴地呼天,號啕痛哭,恨不得以身代替。」

42欺天誑地 [ qī tiān kuāng dì ]

解釋 欺騙天地神明。形容極其欺詐之能事。

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這等窮兒乍富,瞞心昧己,欺天誑地,隻要損別人,安自己。」

43覆地翻天 [ fù dì fān tiān ]

解釋 指發生極大的事。也比喻亡國。

出處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喲,叫一聲覆地翻天。」

44入地無門 [ rù dì wú mén ]

解釋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法眼宗·西餘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45搶地呼天 [ qiāng dì hū tiān ]

解釋 搶地:觸地。大聲叫天,用頭撞地。形容極度悲傷。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老板奶奶見媳婦已死,搶地呼天,哭個不了。」

46漫天匝地 [ màn tiān zā dì ]

解釋 鋪天蓋地。

出處 宋·範成大《雪複大作六言》:「遙想漫天匝地,近聽穿幔鳴窗。」

47上天入地 [ shàng tiān rù dì ]

解釋 ①升上天空,鑽入地下。形容神通廣大。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出處 唐·李複言《續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地,乘雲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48公平合理 [ gōng píng hé lǐ ]

解釋 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出處 毛澤東《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隻要美國政府願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則朝鮮的停戰談判是可能成功的。」

49哭天喊地 [ kū tiān hǎn dì ]

解釋 提高嗓門又哭又叫。

出處 淩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來,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紀卻一聲不哼。」

50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釋 指經曆的時間極久。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詩吟的神嚎鬼哭,文驚的地老天荒。」

51撼天震地 [ hàn tiān zhèn dì ]

解釋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出處 《三國誌 魏誌 文帝紀》裴鬆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於時天震地駭。《水經注 河水》:「濤湧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52呼天叩地 [ hū tiān kòu dì ]

解釋 見「呼天搶地」。

出處 《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今張浩忽背前約,使妾呼天叩地,無所告投。」

53呼天號地 [ hū tiān hào dì ]

解釋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極為冤屈、怨恨或痛苦。

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嘉定寶璽》:「我祖我父,一心王寶……不死於虜,則死於盜賊;若子若孫,呼天號地,此恨難磨。」

54呼天籲地 [ hū tiān yù dì ]

解釋 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馬介甫》:「[異史氏曰]惡乎哉!呼天籲地,忽爾披發向銀床。」

55回天轉地 [ huí tiān zhuǎn dì ]

解釋 猶言旋轉乾坤。比喻改變君王的情緒或態度。

出處 唐·劉肅《大唐新語·剛正》:「挾山超海之力,望此猶輕;回天轉地之威,方斯更烈。」

56地上天宮 [ dì shàng tiān gōng ]

解釋 比喻富庶華美的地方。

出處 宋 袁褧《楓窗小牘》上卷:「汴中呼餘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宮。」

57地網天羅 [ dì wǎng tiān luó ]

解釋 天羅:張在空中捕鳥的網。天空地麵,遍張羅網。指上下四方設置的包圍圈。比喻對敵人、逃犯等的嚴密包圍。

出處 《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離陰府恓惶難,又值天羅地風災。」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休要走了兩洞妖魔。」

58地覆天翻 [ dì fù tiān fān ]

解釋 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凶。

出處 唐 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鬥。

59寂天寞地 [ jì tiān mò dì ]

解釋 比喻人沒有能力或沒有什麼作為。

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下卷:「未扣時原是驚天動地,既扣時也隻是寂天寞地。」

60愴天呼地 [ chuàng tiān hū dì ]

解釋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同「愴地呼天」。

出處 清 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進城,以致墮敵人之計中,喪師敗績,害他不得為忠臣義士,真可歎真痛恨,愴天呼地而不已也!」

61撲天蓋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釋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出處 西戎《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麼也看不見了。」

62撐天拄地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解釋 猶言頂天立地。

出處 《朱子全書》卷九:「聖人隻是常欲扶持這個道理,教他撐天拄地。」

63撼地搖天 [ hàn dì yáo tiān ]

解釋 撼:搖動。使天地都抖動起來。形容力氣、本領和氣魄極大。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為撼地搖天手,來鬥巴山跳澗蟲。」

64昏天暗地 [ hūn tiān àn dì ]

解釋 見「昏天黑地」。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帥再變五色雲霧,昏天暗地。」

65昧地瞞天 [ mèi dì mán tiān ]

解釋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

出處 明 無名氏《活拿蕭天佑》頭折:「你這般昧地瞞天,諂佞奸僻。」

66昧地謾天 [ mèi dì mán tiān ]

解釋 比喻昧著良心隱瞞真實情況,用謊言欺騙他人。亦作「昧地瞞天」。

出處 金侯善淵《酹江月》詞:「昧地謾天,多能已會,以巧翻為拙。」

67瞞天昧地 [ mán tiān mèi dì ]

解釋 指瞞上欺下,沒有一句真話

出處 元 無名氏《鬧銅台》第一折:「我那日離山營,到銅城見倉官壞法胡行徑,專瞞天昧地不公平。」

68瞞天瞞地 [ mán tiān mán dì ]

解釋 指瞞上欺下。

出處 元 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你便休得要瞞天瞞地,你則會帳房裏閑坐的,咱可便委其實。」

69窮天極地 [ qióng tiān jí dì ]

解釋 比喻極邊遠之處。

出處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元之盛時,外夷朝貢者千餘國,可謂窮天極地,罔不賓服。」

70翻天作地 [ fān tiān zuò dì ]

解釋 猶言翻天覆地。形容鬧得很凶。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71謾天謾地 [ màn tiān màn dì ]

解釋 猶言謾天昧地。

出處 元·劉一清《錢塘遺事·雪詞》:「賈相國當國,陳藏一作《雪詞》譏之,詞曰:‘沒巴沒鼻,霎時間,做出謾天謾地。’」

72轟天烈地 [ hōng tiān liè dì ]

解釋 轟動天地。形容聲響猛烈或聲名巨大。

出處 清·謳歌變俗人《經國美談·奉使宴賓》:「好似千斤炮藥,等著導火線,就要發作,是轟天烈地了。」

73壺中天地 [ hú zhōng tiān dì ]

解釋 指道家的生活。

出處 元 劉秉忠《永遇樂》詞:「壺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還明日。」

74嚎天喊地 [ háo tiān hǎn dì ]

解釋 見「嚎天動地」。

出處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裏邊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75埋天怨地 [ mán tiān yuàn dì ]

解釋 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對什麼都抱怨。

出處 元 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每日在吾廟裏,埋天怨地。」

76欺天罔地 [ qī tiān wǎng dì ]

解釋 欺騙天地。極言人之背理昧心。

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這等窮兒乍富,瞞心昧己,欺天誑地,隻要損別人,安自己。」

77漫地漫天 [ màn dì màn tiān ]

解釋 漫:滿。充滿天地之間。形容數量極多,到處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出處 元·穀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撲頭撲麵,雪擁就浪千堆。」

78漫天掩地 [ màn tiān yǎn dì ]

解釋 鋪天蓋地。

出處 瞿秋白《餓鄉紀程》:「蒼茫的暮靄,漸漸地漫天掩地的下罩,東方故國送別的情意,湧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79縮地補天 [ suō dì bǔ tiān ]

解釋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出處 《舊唐書 音樂誌一》:「高祖縮地補天,重張區宇;反魂肉骨,再造生靈。」

80胡天胡地 [ hú tiān hú dì ]

解釋 見「胡天胡帝」。

出處 阿英《西門買書記》:「也有一兩家兼售古書了,但他們不識貨,開價往往是胡天胡地。」

81黑天墨地 [ hēi tiān mò dì ]

解釋 見「黑天摸地」。

出處 《西湖二集·天台匠誤招樂趣》:「張漆匠黑天墨地,心下慌張道:‘不知是恁緣故,叫我到此?’」

82參天兩地 [ cān tiān liǎng dì ]

解釋 ①為《易》卦立數之義。②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

出處 《周易·說卦》:「參天兩地而倚數。」

83參天貳地 [ cān tiān èr dì ]

解釋 見「參天兩地」。

出處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雲爾哉!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並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84號天扣地 [ hào tiān kòu dì ]

解釋 扣:同「叩」,敲擊,撞擊。向著天大聲哭叫,將自己的頭撞向地麵。形容十分悲痛。

出處 《晉書·孝武帝紀》:「朕以不造,奄丁閔凶,號天扣地,靡知所訴。」

85天覆地載 [ tiān fù dì zǎi ]

解釋 覆:蓋;載:承受。象天覆蓋萬物,地承受一切一樣。比喻範圍極廣大。也比喻恩澤深厚。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

86局天蹐地 [ jú tiān jí dì ]

解釋 局:彎腰;蹐:前腳接後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87椎天搶地 [ zhuī tiān qiǎng dì ]

解釋 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出處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二折:「好教我負屈銜冤無申訴,隻有個椎天搶地號咷哭。」

88觸地號天 [ chù dì hào tiān ]

解釋 呼天搶地。形容悲痛之極。

出處 明·張敬修等《文忠公行實》:「既出,遂觸地號天,幾不可生。」

89謾天昧地 [ mán tiān mèi dì ]

解釋 指無限製地隱瞞一切真實情況騙人。

出處 金 馬鈺《滿庭芳 歎世》詞:「鎮日謾天昧地,不顧神明。」

90頂天踵地 [ dǐng tiān zhǒng dì ]

解釋 猶言頂天立地。

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沒用處》:「夫人頂天踵地,惟呼最靈。」

91罵天扯地 [ mà tiān chě dì ]

解釋 見「罵天咒地」。

出處 梁斌《播火記》:「李德才跟著老山頭走回西鎖井,一進馮家大院,聽得馮大奶奶在內宅罵天扯地,正在吵鬧。」

92九天九地 [ jiǔ tiān jiǔ dì ]

解釋 原指天上的最高層和地的最深處。後比喻兩者相差極遠。

出處 《孫子 形篇》:「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乎九天之上。」

93充天塞地 [ chōng tiān sāi dì ]

解釋 指整個宇宙。

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你看這個天地中間,甚麼是天地的心?’對曰:‘嚐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麼教做心?’對曰:‘隻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隻有這個靈明。」

94刁天決地 [ diāo tiān jué dì ]

解釋 形容大吵大鬧。

95地坼天崩 [ dì chè tiān bēng ]

解釋 坼:開裂;崩:倒塌。地裂開,天崩塌。原指地震,後多比喻重大變故。

出處 《戰國策·趙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後漢書·翟酺傳》:「自去年以來,災遣頻數,地坼天崩,高岸為穀。」

96地平天成 [ dì píng tiān chéng ]

解釋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後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處 《尚書 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

97地棘天荊 [ dì jí tiān jīng ]

解釋 謂到處布滿荊棘。比喻環境惡劣。

出處 朱謙良《感懷和病俠》:「地棘天荊誰管得,此身權寄水雲邨。」

98地老天昏 [ dì lǎo tiān hūn ]

解釋 形容變化劇烈。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憶女》:「地老天昏,沒處把老娘安頓,思量起舉目無親,招魂有盡。」

99局地扣天 [ jú dì kòu tiān ]

解釋 見「局天扣地」。

出處 宋·李清照《投翰林學士纂熧禮啟》:「局地扣天,敢效談娘之善訴;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