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紛紛效仿的成語

形容紛紛效仿的成語


1東施效顰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解釋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裏醜女(後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醜(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亦步亦趨 [ yì bù yì qū ]

解釋 亦:也;步:行走;趨:快走。原指學生緊緊追隨老師;後來形容處處模仿或一味地追隨他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3邯鄲學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釋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步伐;相傳戰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姿勢特別優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國壽陵地方有幾個年輕人結伴到趙國去學習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果不但沒有把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學到手;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隻好爬著回去。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丟掉了。

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4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解釋 形容描寫或摹仿得非常逼真、傳神。惟:語氣助詞。

出處 宋 嶽珂《英光堂帖讚》:「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體,峭以健。馬牛其風,神合誌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5步人後塵 [ bù rén hòu chén ]

解釋 步:踏;踩;後塵:走路時後麵揚起的塵土。踩著人家腳印走。比喻追隨;沿襲別人。

出處 清 梁章钜《歸田瑣記 北東園日記詩》:「某當竭盡綿力,以步諸君子後塵,斷不肯置身事外也。」

6畫虎類犬 [ huà hǔ lèi quǎn ]

解釋 畫虎畫得像隻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7畫虎成狗 [ huà hǔ chéng gǒu ]

解釋 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出處 《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8葫蘆依樣 [ hú lú yī yàng ]

解釋 依樣畫葫蘆。比喻隻是模仿,缺乏創造。

出處 清 周亮工《書影》第三卷:「工者不免優孟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9照貓畫虎 [ zhào māo huà hǔ ]

解釋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1回:「這大相公聰明得很,他是照貓畫虎,一見即會套的人。」

10刻鵠類鶩 [ kè hú lèi wù ]

解釋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11描頭畫角 [ miáo tóu huà jiǎo ]

解釋 比喻刻意模仿,毫無新意。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阮亭之意,必欲其描頭畫角若明七子,而後謂之窺盛唐乎?」

12亦趨亦步 [ yì qū yì bù ]

解釋 見「亦步亦趨」。

出處 《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13鸚鵡學語 [ yīng wǔ xué yǔ ]

解釋 鸚鵡:一種能學人發音的鳥。鸚鵡模仿人學習講話。比喻沒有主見,人雲亦雲。亦作「鸚鵡學舌」。

14範水模山 [ fàn shuǐ mó shān ]

解釋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處 清 江順詒《詞學集成》第六卷:「抗心邁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虛華,範水模山,自詫淡遠。」

15莫辨楮葉 [ mò biàn chǔ yè ]

解釋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葉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亂真。

出處 《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

16依樣畫葫蘆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

解釋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製,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17不倫不類 [ bù lún bù lèi ]

解釋 倫:類。既不像這一類;也不像那一類。形容不正派或不規範。也指將互不相關的事物拿來作比擬。

出處 明 吳炳《療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倫不類,阱中人不伶不俐。」

18人雲亦雲 [ rén yún yì yún ]

解釋 雲:說。人家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指沒有主見。

出處 金 蔡鬆年《槽聲同彥高賦》詩:「槽床過竹春泉句,他日人雲吾亦雲。」

19按圖索驥 [ àn tú suǒ jì ]

解釋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20上行下效 [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

解釋 行:做;效:仿效。上麵的人怎麼做;下麵的人就跟著怎麼幹。

出處 東漢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21削足適履 [ xuē zú shì lǚ ]

解釋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適:適應;履:鞋。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22照本宣科 [ zhào běn xuān kē ]

解釋 照:按照;本:書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誦讀經文。照著本子念條文。比喻不能隨意發揮;死板地照現成文章或書本宣讀。

出處 元 關漢卿《西蜀夢》:「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23以訛傳訛 [ yǐ é chuán é ]

解釋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況且他原是到過這個地方的,這兩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人。」

24以假亂真 [ yǐ jiǎ luàn zhēn ]

解釋 以:用;亂真:使真的東西混亂;與假的摻雜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東西來冒充或混雜真的東西。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餘分閏位,謂以偽亂真耳。」

25如法炮製 [ rú fǎ páo zhì ]

解釋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製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出處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製。」

26鄭人買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解釋 履:鞋。形容有的人脫離實際;隻按教條辦事。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27囫圇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釋 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

出處 宋 圓悟禪師《碧岩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圇吞個棗。」

28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解釋 生:生硬。指不從實際出發;生硬地機械地搬用別人的方法。

出處 《山村新人》:「我們反對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作風。」

29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解釋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出處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30趨之若鶩 [ qū zhī ruò wù ]

解釋 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急著趕去。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31學步邯鄲 [ xué bù hán dān ]

解釋 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機械地模仿,不但學不互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32畫虎類狗 [ huà hǔ lèi gǒu ]

解釋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33邯鄲匍匐 [ hán dān pú fú ]

解釋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後因以「邯鄲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來的長處。

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34彼唱此和 [ bǐ chàng cǐ hè ]

解釋 比喻一方倡導,另一方效仿。

出處 《明史 劉世龍傳》:「仕者日壞於上,學者日壞於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風。」

35效顰學步 [ xiào pín xué bù ]

解釋 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出處 明李贄《答耿司寇書》:「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鐵,而肯效顰學步從人腳跟走乎!」

36婢作夫人 [ bì zuò fū rén ]

解釋 婢:侍女;夫人:主婦。舊時指在文藝方麵雖刻意模仿別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規模總趕不上。

出處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羊欣)書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

37取法乎上 [ qǔ fǎ hū shàng ]

解釋 法:標準,規範。取上等的為標準,也隻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出處 老舍《我怎樣寫火葬》:「假若文藝作品的目的隻是為給人娛樂,那麼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作品便根本不應存在。我們似應當‘取法乎上’吧?」

38刻足適屨 [ kè zú shì jù ]

解釋 屨:麻製的單底鞋。按照鞋的大小來削自己的腳。比喻主次顛倒。

出處 宋·陸遊《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適屨。」

39刖趾適履 [ yuè zhǐ shì lǚ ]

解釋 鞋小腳大,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實際,勉強遷就,生搬硬套。

出處 三國 魏 魚豢《魏略》:「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40心慕手追 [ xīn mù shǒu zhuī ]

解釋 慕:羨慕;追:追求。心頭羨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41好問則裕 [ hào wèn zé yù ]

解釋 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

出處 《尚書 湯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42比葫蘆畫瓢 [ bǐ hú lú huà piáo ]

解釋 比喻照樣子模仿。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