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自什麼自什麼的成語

形容自什麼自什麼的成語


1自言自語 [ zì yán zì yǔ ]

解釋 言、語:說。自己跟自己說話。

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裏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

2自暴自棄 [ zì bào zì qì ]

解釋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棄自己。形容不知自愛;甘於落後。暴;糟蹋;棄:鄙棄。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釋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淩三寶,自作自受。」

4自輕自賤 [ zì qīng zì jiàn ]

解釋 輕、賤:輕視。卑視自己;不知自重。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5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釋 隻為自己打算;隻顧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處 宋 程頤《二程語錄》:「然要卒歸乎自私自利之規模。」

6自怨自艾 [ zì yuàn zì yì ]

解釋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

7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8自生自滅 [ zì shēng zì miè ]

解釋 自然地生長;自然地消滅。形容任其自然;無人過問。

出處 唐 白居易《山中五絕句嶺上雲》詩:「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9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釋 認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自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10自給自足 [ zì jǐ zì zú ]

解釋 依靠自己生產;滿足自己需要。給:供給;足:滿足。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黃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11自吹自捧 [ zì chuī zì pěng ]

解釋 自我吹噓,自己捧場。

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化名新法》:「‘除了萬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個文人也不要化為‘社’,倘使隻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點卑劣了’。」

12自做自當 [ zì zuò zì dāng ]

解釋 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受累。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8卷:「任珪道:‘不必縛我,我自做自當,並不連累你們。’」

13自業自得 [ zì yè zì dé ]

解釋 業:造作;得:獲得,取得。佛家語,指自作自受。

出處 《正法念經》:「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14自始自終 [ zì shǐ zì zhōng ]

解釋 從開始到末了。表示一貫到底。

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十:「先皇帝與汴軍校戰,自始至終,馬數才萬。今有鐵馬三萬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卒練士將帥之不至也。」

15自繇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約束,安閑隨意的樣子。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索性把身邊所有,盡數分與三家,等三家輪供養了我,我落得自繇自在 。」

16自驚自怪 [ zì jīng zì guài ]

解釋 自己覺得又害怕又驚異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這小蹄子已經自驚自怪的了。’」

17自僝自僽 [ zì chán zì zhòu ]

解釋 僝、僽:煩惱,埋怨。自尋煩惱,自相埋怨。

出處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到如今夫妻情,父子恩,都作了一筆勾,落得個自僝自僽。」

18平步青雲 [ píng bù qīng yún ]

解釋 平:平穩;穩當;步:行步;走上;登上;青雲: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輕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舊時用以形容科舉及第;或陡然富貴。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張邦昌納為婿。當徽宗時自謂平步青雲。」

19自顧不暇 [ zì gù bù xiá ]

解釋 自己顧自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出處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

20自得其樂 [ zì dé qí lè ]

解釋 自己從中得到樂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如曾點浴沂風雪,自得其樂。」

21自以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釋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22自不量力 [ zì bù liàng lì ]

解釋 自己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

23自食其果 [ zì shí qí guǒ ]

解釋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出處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24自覺自願 [ zì jué zì yuàn ]

解釋 自己覺悟而願意。

出處 周而複《白求恩大夫》:「更可寶貴的是在階級覺悟的基礎上,純粹出於自覺自願,沒有一絲一毫的強迫性質。」

25心滿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釋 稱心如意;非常滿足。

出處 宋 劉克莊《答歐陽秘書書》:「精義多先儒所未講,陳言無一字之相襲,雖累數千言,而義理一脈,首尾貫屬,讀之使人心滿意足。」

26自食其力 [ zì shí qí lì ]

解釋 依靠自己的勞動來謀生。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誌》:「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27自然而然 [ zì rán ér rán ]

解釋 自由發展;必然這樣。指非經人力幹預而自然如此。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樣子。

出處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28自尋煩惱 [ zì xún fán nǎo ]

解釋 自己找來不必要的煩惱

出處 巴金《家》六:「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自尋煩惱,浪費精力呢?」

29自吹自擂 [ zì chuī zì léi ]

解釋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擂:打鼓。

出處 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決不可把自己關在小房子裏,自吹自擂,稱王稱霸。」

30自上而下 [ zì shàng ér xià ]

解釋 從上到下。

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

31自相驚擾 [ zì xiāng jīng rǎo ]

解釋 自己人互相驚嚇不安。

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32自賣自誇 [ zì mài zì kuā ]

解釋 誇:誇讚。自己賣的東西自己誇好。比喻為自己吹噓。

出處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國民黨人又嚷‘羅邱視線移到東方了,先歐後亞計劃改變了’……還要自賣自誇地樂一陣。」

33萬不得已 [ wàn bù dé yǐ ]

解釋 無可奈何;不得不這樣做。萬:絕對;萬萬。

出處 明 焦竑《玉堂叢語》:「汝父欲保全身家,萬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禍耳。」

34自出機杼 [ zì chū jī zhù ]

解釋 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35自甘墮落 [ zì gān duò luò ]

解釋 自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展。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須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墮落。」

36自行其是 [ zì xíng qí shì ]

解釋 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出處 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1954年)》:「他們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級的統一領導。」

37喃喃自語 [ nán nán zì yǔ ]

解釋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小聲地自己跟自己說話。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84回:「知圓聽到這裏,不覺嘻嘻一笑,喃喃自語道:‘救兵救兵,隻落得狗咬洞賓。’」

38自以為然 [ zì yǐ wéi rán ]

解釋 然:這樣。自己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的態度。

39有憑有據 [ yǒu píng yǒu jù ]

解釋 既有憑證,又有依據。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陳禦史巧勘金釵鈿》:「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40悔恨交加 [ huǐ hèn jiāo jiā ]

解釋 形容非常懊悔。恨:遺憾;交加:一起出現。

41自我作古 [ zì wǒ zuò gǔ ]

解釋 由自己創始;不效法前人(作古:創始;創新)。指有所創新。

出處 《唐大詔令集 貞觀五年封建功臣詔》:「自我作古,未必專依前典。」

42一場春夢 [ yī chǎng chūn mèng ]

解釋 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出處 唐 盧延讓《哭李郢端公》:「詩侶酒徒銷散盡,一場春夢越王城。」

43自以為計 [ zì yǐ wéi jì ]

解釋 自己以為計謀得逞。

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44自我吹噓 [ zì wǒ chuí xū ]

解釋 比喻自我吹噓、誇張。

出處 孫犁《芸齋瑣談》:「別人的客氣話,一變而成了自我吹噓。」

45自說自話 [ zì shuō zì huà ]

解釋 獨自決定,自己說了算。自言自語。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中冊:「陳世龍心滿意足,‘自說自話’地放下諾言:‘我五天以後來接你。’」

46自作門戶 [ zì zuò mén hù ]

解釋 指自己創立派別或結成宗派。同「自立門戶」。

出處 《舊唐書 韋雲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為朋黨。」

47自產自銷 [ zì chǎn zì xiāo ]

解釋 自己生產自己銷售。

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九章:「創店之初,他仍然自己琢玉,自產自銷。」

48自棄自暴 [ zì qì zì bào ]

解釋 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同「自暴自棄」。

出處 《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凡為血氣所移者,皆是自棄自暴之人耳。」

49自生自死 [ zì shēng zì sǐ ]

解釋 自然地發生,生長,又自然地消滅。形容自然發展,無人過問。

出處 宋·呂皓《上孝宗皇帝書》:「宜宥而不獲宥,宜誅而不及誅,是雖匹夫之幸不幸,猶螻蟻之自生自死於天地之間,固無損於造化之功也。」

50自受自作 [ zì shòu zì zuò ]

解釋 受:承受。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受累。

出處 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二折:「豈不聞天網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

51自出新意 [ zì chū xīn yì ]

解釋 出自自己心意。指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旨趣。

出處 明·宋濂《答章秀才論詩書》:「孟東野陰祖沈、謝,而流於蹇澀。盧仝則又自出新意,而涉於怪詭。」

52自鄶而下 [ zì kuài ér xià ]

解釋 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出處 郭沫若《雄雞集 關於大規模搜集民歌問題》:「太史公的觀點是反統治者的,所以《史記》所提供的史料,比《漢書》可貴,後來的史官更是自鄶而下了。」

53自作解人 [ zì zuò jiě rén ]

解釋 指不明真意而亂發議論的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54自成一格 [ zì chéng yī gé ]

解釋 指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 白香山詩》:「香山於古詩律詩中,又多創體,自成一格。」

55自今已往 [ zì jīn yǐ wǎng ]

解釋 從今以後。

出處 《蓮池傷足自規》:「自今已往,得一時筋骨輕安,行坐隨意,即當思及六道眾生苦惱,一心正念。自今已往,雖有人惡罵加我者,非言謗我者,乃至批我頰者,唾我麵者,悉順受之,一心正念。」

56自今已後 [ zì jīn yǐ hòu ]

解釋 從今以後。

出處 《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驪》:「自今已後,不與縣官戰鬥而自以親附送生口者,皆與贖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

57自相水火 [ zì xiāng shuǐ huǒ ]

解釋 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容。

出處 《東周列國誌》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58自暇自逸 [ zì xiá zì yì ]

解釋 暇:空閑,閑暇;逸:安樂,安閑。自己找空閑安逸。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而乃自暇自逸,惟宮台是飾,必有危亡之禍矣。」

59自靖自獻 [ zì jìng zì xiàn ]

解釋 自靖:各自圖謀實行其誌。指自謀獻身於國事。

出處 《尚書·微子》:「自靖,人自獻於先王。」孔穎達疏:「各自謀行其誌,人人自獻達於先王以不失道。」

60自以為得計 [ zì yǐ wéi dé jì ]

解釋 得計:計謀得逞。自以為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