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風浪的成語

形容風浪的成語


1興風作浪 [ xīng fēng zuò làng ]

解釋 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作:興起。

出處 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

2波瀾壯闊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釋 瀾:大波浪;壯闊:又雄壯又寬廣。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有力;規模宏大。

出處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3乘風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釋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誌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裏浪」、「長風破浪」。

出處 《宋書 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誌。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4驚濤駭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釋 驚:驚異;濤:大波浪;駭:驚嚇。令人驚懼的大波浪。比喻險惡的環境、遭遇或艱難的考驗。

出處 唐 田穎《玉山常文集 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嚐不惕然。」

5風平浪靜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釋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裏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複沉靜。

出處 宋 楊萬裏《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麵渾如鏡麵新。」

6大風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解釋 指巨大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複雜、激烈、艱苦的鬥爭。

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風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

7鋪張浪費 [ pū zhāng làng fèi ]

解釋 鋪張:講排場。過分地講究排場;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8無風起浪 [ wú fēng qǐ làng ]

解釋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製造事端的意思。

出處 唐 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

9暴風驟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10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解釋 把大江大海都翻轉過來;形容水勢很大;現在多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亂不堪破壞極甚的情況。

出處 唐 李筌《太自陰經》:「東溫而層冰澌散,西烈則百卉摧殘,鼓怒而走石飛沙,翻江倒海。」

11放浪形骸 [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解釋 放浪:放縱;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體、形跡。指行為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曠達豪爽。

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2狂風惡浪 [ kuáng fēng è làng ]

解釋 惡浪:凶猛的浪頭。比喻形勢或處境非常險惡、危急。也比喻敵人險惡的破壞活動。

出處 薑樹茂《漁島怒潮》第一章:「對敵鬥爭,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風惡浪,你怕它,不行。」

13長風破浪 [ chá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釋 比喻誌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出處 《宋書 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誌,愨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14萍蹤浪跡 [ píng zōng làng jì ]

解釋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相公這樣人家,萍蹤浪跡,你那裏去尋他?」

15波濤洶湧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解釋 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5卷:「蓋因波濤洶湧,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

16洶湧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解釋 形容聲勢浩大。洶湧:波濤猛烈地向上湧;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湧澎湃。」

17風吹浪打 [ fēng chuī làng dǎ ]

解釋 狂風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惡劣的環境;險要的遭遇或嚴峻的考驗磨難。

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埋玉》:「可憐一對鴛鴦,風吹浪打,直恁的遭強霸。」

18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嶽;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處 宋 楊萬裏《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19移山倒海 [ yí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倒翻大海。比喻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慣能撒豆成兵。」

20浪跡天下 [ làng jì tiān xià ]

解釋 浪跡:到處流浪。到處流浪,足跡遍天下。

出處 宋 李楙《野客叢書 李白事說者不一》:「為同列者所謗,詔令歸山,遂浪跡天下。」

21風口浪尖 [ fēng kǒu làng jiān ]

解釋 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鬥爭前哨。

出處 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現在到了風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時候了,為了黨,為了人民,為了抗日,一定要幹出個英雄樣來!」

22劈風斬浪 [ pī fēng zhǎn làng ]

解釋 衝破風浪。

出處 《人民日報》1976.6.25:「在西沙保衛戰中,一批剛剛穿上海軍服的青年戰士,駕著戰艦,劈風斬浪,無所畏懼地同敵艦格鬥,為保衛祖國的寶島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23風急浪高 [ fēng jí làng gāo ]

解釋 形容風浪很大。

出處 《文彙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湧,風急浪高。」

24狂風巨浪 [ kuáng fēng jù làng ]

解釋 猛烈的風,巨大的浪。指來勢迅猛或同時有強勁衝擊力的變化。

出處 薑樹茂《漁島怒潮》第17章:「打魚的人要經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

25推濤作浪 [ tuī tāo zuò làng ]

解釋 作:興起。推動波濤,掀起浪頭。比喻助長壞人壞事,煽動情緒,製造事端。

出處 毛澤東《文彙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呼風喚雨,推濤作浪,或策劃於密室,或點火於基層。」

26大浪淘沙 [ dà làng táo shā ]

解釋 淘:用水衝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淨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爭中經受考驗、篩選。

出處 粟裕《激流歸大海》:「這支隊伍經過嚴峻的鍛煉和考驗,質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來的精華。」

27浪跡萍蹤 [ làng jì píng zōng ]

解釋 形容蹤跡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樣。

出處 吳梅《風洞山 埋忠》:「我草澤偷生苦淹留,卻教我浪跡萍蹤向何處投。」

28驚風駭浪 [ jīng fēng hài làng ]

解釋 喻使世俗震動、極不尋常。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據地保那張報單,五路通詳上去,奉到憲批,批了‘如詳辦理’四個大字,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雲過天空!」

29風微浪穩 [ fēng wēi làng wěn ]

解釋 微:微小。沒有風浪。

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本朝雜記》:「還過大江,風微浪穩,舟楫安然。」

30逆風惡浪 [ nì fēng è làng ]

解釋 比喻險惡的形勢。

出處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師滿腹牢騷及煩躁,也還是聽到鈴聲,奔赴教室,頂著‘四人幫’掀起的逆風惡浪,為學生們上課。」

31無風不起浪 [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

解釋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無風不起浪,咱能聽說,想必不會在天外頭,隻要下狠心,不愁找不著。」

32飛沙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解釋 飛:使飛揚;走:使滾動。沙土飛揚;石子滾動。形容風力極大。

出處 唐 穀神子《博異誌 呂鄉筠》:「若人間吹之,飛沙走石,翔鳥墜地,走獸腦裂。」

33放蕩不羈 [ fàng dàng bù jī ]

解釋 放蕩:不受約束或行為不檢點;羈:約束。形容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出處 晉 王隱《晉書 王長文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34滿城風雨 [ mǎn chéng fēng yǔ ]

解釋 滿城:指全城各處。城裏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後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

出處 宋 釋惠洪《冷齋夜話》第四卷:「昨日宵臥,聞攪林風雨聲,遂起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稅人至,遂敗意,隻此一句寄舉。」

35風雨飄搖 [ fēng yǔ piāo yáo ]

解釋 在風雨裏飄浮搖蕩。比喻動蕩不穩或岌岌可危。

出處 《詩經 豳風 鴟鴞》:「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

36風起雲湧 [ fēng qǐ yún yǒng ]

解釋 湧:水騰躍。大風刮起來;烏雲湧上來。比喻新生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斷變化;雄偉壯觀。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諸侯作難,風起雲蒸。」

37風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釋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曆患難。

出處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8平白無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釋 平白:憑空;故:緣故;原因。沒有道理;沒有原因。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平白無故的生出這等毒計。」

39呼風喚雨 [ hū fēng huàn yǔ ]

解釋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出處 宋 孔覿《罨溪行》:「罨畫溪頭鳥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40不務正業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幹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41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42妖魔鬼怪 [ yāo mó guǐ guài ]

解釋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

出處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信著他跟將去了。」

43無緣無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釋 緣:因由;故:原因;緣故。沒有任何理由或根據。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因又說道:‘好好的,從哪裏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44風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解釋 晦: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這天夜裏沒有月亮。風雨天氣;天色昏暗猶如晦日的夜晚。後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

出處 《詩經 鄭風 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45狂風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釋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出處 宋 梅堯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

46平安無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解釋 平平安安,沒出什麼事故。

出處 元 無名氏《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二折:「哥哥將令,著兄弟巡界河去,平安無事,回哥哥的話來。」

47毫不動搖 [ háo bù dòng yáo ]

解釋 絲毫也不會改變意誌。

出處 毛澤東《愚公移山》:「愚公批駁了智叟的錯誤思想,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

48血雨腥風 [ xuè yǔ xīng fēng ]

解釋 下著鮮血的雨;刮著腥味的風。比喻形勢、時局的險惡。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腥風血雨滿鬆林,散亂毛發墜山奄。」

49風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解釋 大風暴雨一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出處 清 梁章钜《浪跡續談 除夕元旦兩詩》:「冬至前後,則連日陰噎,風雨交加,逾月不止。」

50急風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解釋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風雨。形容聲勢浩大;來勢凶猛。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51淒風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解釋 形容天氣惡劣;比喻處境悲慘淒涼。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四年》:「春無淒風,秋無苦雨。」

52平風靜浪 [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

解釋 風平浪靜。多以喻平靜無事。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8回:「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明,平風靜浪。」

53山鳴穀應 [ shān míng gǔ yìng ]

解釋 形容回音響亮;也比喻此鳴彼應;互相配合。

出處 宋 蘇軾《後赤壁賦》:「戛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穀應,風起雲湧,餘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54無風作浪 [ wú fēng zuò làng ]

解釋 沒有風卻掀起了波浪。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製造事端的意思。

出處 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雲:卻於‘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 She 的,並非無風作浪。」

55倒海翻江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解釋 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浩大。

出處 宋 陸遊《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屋。」

56狂濤巨浪 [ kuáng tāo jù làng ]

解釋 比喻劇烈的社會運動。同「狂濤駭浪」。

出處 巴金《廢園外 長夜》「先前那裏麵有的是狂濤巨浪,現在卻是一陣炙骨熬心的烈火。」

57掀風鼓浪 [ xiān fēng gǔ làng ]

解釋 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出處 毛澤東《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借著諾蒙坎停戰協定的訂立和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傳聞,掀風鼓浪,挑撥中蘇兩大民族間的感情。」

58腥風血雨 [ xīng fēng xuè yǔ ]

解釋 風裏夾著腥味,雨點帶著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凶險氣氛或環境。

出處 清 陳天華《警世鍾》:「腥風血雨難為我,好個江山忍送人。」

59風卷殘雲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解釋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雲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幹淨;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出處 唐 戎昱《霽雪》:「風卷殘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60風恬浪靜 [ fēng tián làng jìng ]

解釋 恬:平靜,安適;靜:安靜。風很安逸,浪很安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若不虧得一個人有主意,處置風恬浪靜,不知炒到幾年上才是了結。」

61波濤滾滾 [ bō tāo gǔn gǔn ]

解釋 滾滾:大水奔流的樣子。形容江河奔流而來或迅猛發展的潮流

出處 元·鄭廷玉《楚宮》:「便有那波濤滾滾長江限,假若是無敵手戰應難。」

62沐雨櫛風 [ mù yǔ zhì fēng ]

解釋 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麵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黎陽作》詩:「載馳載驅,沐雨櫛風。」

63奮勇前進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解釋 奮:發揚。鼓起勇氣,一直向前。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齊鳴鼓,鼓聲如雷,各各奮勇前進。」

64平地風波 [ píng dì fēng bō ]

解釋 平地上起風浪。比喻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

出處 唐 劉禹錫《竹枝詞》:「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65破浪乘風 [ pò làng chéng fēng ]

解釋 見「乘風破浪」

出處 《宋書·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誌。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66風靜浪平 [ fēng jìng làng píng ]

解釋 靜:安靜;平:安定。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次日過江,風靜波平,也自欣然。」

67風起浪湧 [ fēng qǐ làng yǒng ]

解釋 湧:向上升起,冒出。大風刮起,波浪洶湧。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出處 《晉書·謝安傳》:「嚐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湧,諸人並懼,安吟嘯自若。」

68風前殘燭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解釋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出處 梁遇春《致石民書六通》:「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

69隨風逐浪 [ suí fēng zhú làng ]

解釋 ①奔波;顛沛。②猶言隨大流。

出處 唐·吳融《商人》詩:「隨風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

70駭浪驚濤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解釋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出處 唐 田穎《玉山堂文集 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嚐不惕然。」

71乘風興浪 [ chéng fēng xīng làng ]

解釋 謂趁機挑起事端。

出處 清·容閎《西學東漸記》第十九章:「吳監督子登聞之,遂又乘風興浪,思設法以破壞此留學事務所。」

72浪靜風恬 [ làng jìng fēng tián ]

解釋 恬:安靜。風平浪靜。比喻十分平靜。

出處 元·王實甫《蘇小卿月夜販茶船》:「這些時浪靜風恬。」

73衝風冒雨 [ chōng fēng mào yǔ ]

解釋 謂不避風雨之苦。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九:「‘頭年給你幹一整年活,衝風冒雨,起早貪黑的。’郭全海說,氣急眼了。」

74衝風破浪 [ chō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釋 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進。

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樓船,不敵今日之鐵甲飛輪衝風破浪也。」

75平靜無事 [ píng jìng wú shì ]

解釋 形容非常安全,沒有事情發生

出處 毛澤東《批判大漢族主義》:「有些是很嚴重的問題,表麵上看來平靜無事……故須進行認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76櫛風沐雨 [ zhì fēng mù yǔ ]

解釋 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麵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沐甚雨,櫛急風。」

77無風生浪 [ wú fēng shēng làng ]

解釋 見「無風起浪」。

出處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第11卷:「山內差役多客民充當,無風生浪,遇棚民有事,敲骨吸髓,弁兵附和為奸。」

78風起水湧 [ fēng qǐ shuǐ yǒng ]

解釋 大風刮起,水波洶湧。

出處 宋·蘇軾《後赤壁賦》:「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穀應,風起水湧。」

79作浪興風 [ zuò làng xīng fēng ]

解釋 掀起風浪。比喻製造事端。

出處 《再生緣》第七十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須醋,被江媽,作浪興風煽惑他。」

80憤風驚浪 [ fèn fēng jīng làng ]

解釋 狂風駭浪。

出處 《南史·梁紀中·武帝下》:「[武帝]便投劾星弛,不複寢食,倍道就路,憤風驚浪,不暫停止。」

81風波平地 [ fēng bō píng dì ]

解釋 風波:比喻事變。平地上起風浪。比喻突然發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

出處 明·許三階《節俠記·開宗》:「因輻輳舊日姻盟,潛歸去,風波平地,夫婦各飄零。」

82風萍浪跡 [ fēng píng làng jì ]

解釋 浪跡:到處飄遊。比喻漂泊不定。

出處 柔石《二月》:「蕭澗秋在這六年之中,風萍浪跡,跑過中國底大部分的疆土。」

83風流浪子 [ fēng liú làng zǐ ]

解釋 風流成性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範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指不務正業過著放蕩生活的人。

出處 明·無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七卷:「姓汪名琦,生得清秀,是個風流浪子。」

84風流博浪 [ fēng liú bó làng ]

解釋 風流:風度。風流浪蕩。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9回:「文嫂便把怎的說念林氏,誇獎老爹人品家道,怎樣結識官府,又怎的仗義疏財,風流博浪。」

85白浪掀天 [ bái làng xiān tiān ]

解釋 掀:翻騰。形容風大浪高。

出處 唐 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86穩坐釣魚船 [ 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

解釋 比喻不管發生什麼變化,仍然沉著鎮靜。

出處 俗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87無風三尺浪 [ 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

解釋 比喻無緣無故也會生出事來。

88穩坐釣魚台 [ wěn zuò diào yú tái ]

解釋 不管外界有何變化,隻照老規矩辦事。非常鎮靜,沉得住氣,穩居於自己的位置上。

出處 康濯《牲畜專家》:「人家呢,穩坐釣魚台,對住你察顏觀色。」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