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思想交流的成語

形容思想交流的成語


1天花亂墜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釋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

出處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2得過且過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釋 得:能夠;且:姑且。隻要勉強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誌;沒有長遠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任。

出處 元 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3滔滔不絕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釋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不斷的樣子。像水流一樣不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出處 五代 後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4一見如故 [ yī jiàn rú gù ]

解釋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一樣。形容彼此一接觸就情投意合。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 「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5力爭上遊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釋 上遊: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於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出處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6勵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釋 勵:原作厲;振作;振奮;精:精神;圖:設法;謀求;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 《宋史 神宗紀讚》:「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7呆頭呆腦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釋 呆:癡呆、遲鈍。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

出處 元 馬致遠《嶽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

8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釋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9直言不諱 [ zhí yán bù huì ]

解釋 直率地講話;毫不隱諱(諱:忌諱;隱諱)。

出處 《晉書 劉波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10糊裏糊塗 [ hú lǐ hú tú ]

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11豁然開朗 [ huò rán kāi lǎng ]

解釋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出處 晉 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12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3高談闊論 [ gāo tán kuò lùn ]

解釋 高:大聲地;闊:廣闊。指誌趣高雅、範圍廣泛的談論。多含褒義。也指大發議論或不著邊際地談論。多含貶義。

出處 唐 呂岩《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14三綱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解釋 指我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提倡的倫理道德。三綱;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 、智、信。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15不知不覺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釋 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20卷:「聖賢之學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覺自然做得徹。」

16仗義執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 ]

解釋 仗義:主持正義;執言:說公道話。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國悔罪,王室之福。」

17侃侃而談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18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19各抒己見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釋 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4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20堅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懈: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出處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複濮洲。」

21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釋 善:容易;好(hào);感:傷感。容易發愁、傷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處 茅盾《幻滅》二:「是同情於這個不相識的少婦呢,還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連她自己也不明白。」

22循循善誘 [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釋 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指。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23德才兼備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釋 品德和能力都具備。兼備:都具備。

出處 《元史 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

24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25怦然心動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解釋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於受到某種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發生了變化。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26抑揚頓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釋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出處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27旁征博引 [ páng zhēng bó yǐn ]

解釋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於生凡十四則。」

28泛濫成災 [ fàn làn chéng zāi ]

解釋 泛濫:江河湖泊的水四處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橫流;造成災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處傳播;成為禍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

29潛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解釋 潛:暗地裏;不見形跡。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30男盜女娼 [ nán dào nǚ chāng ]

解釋 盜:盜賊;娼:妓女。男的是盜賊;女的是娼妓。形容男女思想極其腐朽敗壞;盡做壞事。

出處 明 謝讜《四喜記 天佑陰功》:「眼前之報,男盜女娼,滅門絕戶,日後之報。」

31積重難返 [ jī zhòng nán fǎn ]

解釋 積:長時間積累下來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經過長時間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風或習慣;不容易革除、改變。

出處 清 趙翼《廿二史劄記》第20卷:「掌禁兵,筦樞要,遂致積重難返,以至此極也哉。」

32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釋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複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3詞不達意 [ cí bù dá yì ]

解釋 達:表達。語言或文辭不能確切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辭不達意」。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

34語重心長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釋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出處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歎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35談笑風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釋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生:有興致;很風趣。

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36防微杜漸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釋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展。在錯誤、壞事、不良風氣等剛剛露苗頭時就加以製止;不使其發展。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37風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釋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曆患難。

出處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8促膝談心 [ cù xī tán xīn ]

解釋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麵對麵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裏話。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談心,甚是款洽。」

39品學兼優 [ pǐn xué jiān yōu ]

解釋 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都很優秀。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學兼優,閱曆通達的老長輩。」

40堅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釋 堅:牢固;磐石:大石頭。牢固得像大石頭一樣。形容非常堅固;不可動搖。

出處 《玉台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作》:「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41妙語連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釋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

42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釋 居:處在。處於安全的環境;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43引經據典 [ yǐn jīng jù diǎn ]

解釋 引;援解;引用;經:經書;據:依據;典:典籍。引用經典著作作為立論的依據。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荀爽傳》:「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

44鬥誌昂揚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釋 鬥: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意氣風發。」

45求同存異 [ qiú tóng cún yì ]

解釋 尋求彼此的共同處;保留彼此的分歧處。

出處 《人民日報》1965.3.23:「共同點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異。」

46津津樂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解釋 津津:興趣濃厚。樂道:樂於談論。形容很有味地談論感興趣的事。

出處 清 錢學綸《語新》下卷:「風流賢宰,疾惡憐才,俱假文字為勸懲,邑人士鹹津津樂道之。」

47理直氣壯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釋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48精誠團結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釋 精誠:真誠。真心誠意;團結一致。

出處 《茅盾選集 雜感二題之二》:「唯有盟國的精誠團結,才能贏得和平。」

49不恥下問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釋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50撥雲見日 [ bō yún jiàn rì ]

解釋 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裏頓時明白。

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雲見日,昏鏡重磨。」

51氣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 氣味:意指思想或誌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出處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雲遊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雲散水空流。」

52犯上作亂 [ fàn shàng zuò luàn ]

解釋 犯:幹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53頓開茅塞 [ dùn kāi máo sè ]

解釋 頭腦本來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開了。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54齊心協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釋 協力:合力。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

出處 《周書 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台,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複興於茲日矣。」

55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釋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出處 明 薑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56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釋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裏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57你追我趕 [ nǐ zhuī wǒ gǎn ]

解釋 形容競賽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後。

出處 《新華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們正處在一個你追我趕、飛躍向前的建設熱潮中。」

58奮發圖強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釋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拚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59平安無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解釋 平平安安,沒出什麼事故。

出處 元 無名氏《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二折:「哥哥將令,著兄弟巡界河去,平安無事,回哥哥的話來。」

60開花結果 [ kāi huā jiē guǒ ]

解釋 原指經播種耕耘後有了收獲。比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如今方下種,還沒有發芽哩。再隔五、六年,開花結果,才到得你口。」

61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解釋 生:生硬。指不從實際出發;生硬地機械地搬用別人的方法。

出處 《山村新人》:「我們反對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作風。」

62暢所欲言 [ chàng suǒ yù yán ]

解釋 暢:盡情;痛快;欲:想要。把心裏要講的話痛快地全部講出來。也作「盡所欲言」。

出處 清 方苞《遊豐台記》:「少長不序,臥起坐立,惟所便人,暢所欲言,舉酒相屬,向夕猶不能歸。」

63離心離德 [ lí xīn lí dé ]

解釋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出處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64翻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釋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徹底地轉變。形容徹底覺悟過來;思想大轉變。

出處 宋 朱熹《答袁機仲書》:「若能於此翻然悔悟,先取舊圖分明改正。」

65行雲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66互通有無 [ hù tōng yǒu wú ]

解釋 相互間拿自己多餘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出處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67人非木石 [ rén fēi mù shí ]

解釋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

68傻頭傻腦 [ shǎ tóu shǎ nǎo ]

解釋 形容思想糊塗,愚笨癡呆。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隻是我愁寶玉還是那麼傻頭傻腦的,這麼說起來,比頭裏竟明白多了。'

69動之以情 [ dòng zhī yǐ qíng ]

解釋 用感情來打動他的心。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隨便他如何導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個隻是不肯鬆口。」

70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71堅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釋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72好惡不同 [ hǎo è bù tóng ]

解釋 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形容人的誌趣、誌向和思想感情各異。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公卿大夫,好惡不同。」

73娓娓而談 [ wěi wěi ér tán ]

解釋 連續不倦地談論著。形容健談。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新文學大係>小說二集序》:「隻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74安貧樂道 [ ān pín lè dào ]

解釋 安貧:安於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於堅守信仰。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75意味深長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釋 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出處 宋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76抱殘守闕 [ bào cán shǒu què ]

解釋 ①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道。③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著做。

出處 清 江藩《漢學師承記 顧炎武》:「二君以瑰異之質,負經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一本作「缺」。

77深情厚誼 [ shēn qíng hòu yì ]

解釋 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出處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這個島嗬,為什麼如此高大不凡?隻因為:億萬親人的深情厚誼,在這裏流連忘返。」

78爛漫天真 [ làn màn tiān zhēn ]

解釋 形容心地純真,不虛偽。

出處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第九卷:「李太白著宮錦袍醉眠長安市上,純是爛漫天真,千古豈容第二人裝點此蕃舉動。」

79蠱惑人心 [ gǔ huò rén xīn ]

解釋 用謠言或詭辯來迷惑;毒害人們的心靈。蠱:相傳是一種由人工培養的毒蟲;用來放在食物中害人;蠱惑:迷惑;毒害。

出處 《元史 刑法誌》:「諸陰陽家者流,輒為人燃燈祭星,蠱惑人心者,禁之。」

80見賢思齊 [ jiàn xián sī qí ]

解釋 賢:有才德的人;齊;看齊。見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齊。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裏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1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解釋 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為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為「四大」。佛教則稱堅、濕、暖、動的性能為「四大」;並認為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後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82矢誌不移 [ shǐ zhì bù yí ]

解釋 發誓立誌;決不改變。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屢勸駕,邵氏矢誌不搖。」

83破除迷信 [ pò chú mí xìn ]

解釋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幹的新風格。

出處 毛澤東《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要破除迷信。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

84安常習故 [ ān cháng xí gù ]

解釋 安:安於,習慣於;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於成規。

出處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85攻心為上 [ gōng xīn wèi shàng ]

解釋 從思想上瓦解敵人的鬥誌為上策。

出處 晉 習鑿齒《襄陽記》:「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86直抒胸臆 [ zhí shū xiōng yì ]

解釋 謂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處 明·胡震亨《唐音癸簽》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負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廣酬事物之變而無礙。」

87離經畔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解釋 ①謂思想、言行背離儒家經典和規範。②指背離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出處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誌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誅之人也!吾房中師弟授受,紹聞知之統,繼精一之傳,豈可以容離經畔道之人哉!」

88道學先生 [ dào xué xiān shēng ]

解釋 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先生。」

89默化潛移 [ mò huà qián yí ]

解釋 同「潛移默化」。

出處 明·呂坤《呻吟語·治道》:「然後民知善之當為,惡之可恥,默化潛移,而服從乎聖人。」

90世道人心 [ shì dào rén xīn ]

解釋 社會的風氣,人們的思想。

出處 明·袁宏道《李溫陵傳》:「細心讀之,其破的中款之處,大有補於世道人心。」

91世道人情 [ shì dào rén qíng ]

解釋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5回:「雖不敢說曆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些須。」

92人窮智短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解釋 指人窮了,言行也就顯得笨拙不聰明。

出處 《雞肋編》下卷引陳無己詩:「人窮令智短,百巧千窮隻短檠。」

93人非草木 [ rén fēi cǎo mù ]

解釋 見「人非木石」。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眾人道:‘上複觀察,小人們人非草木,豈不省的?’」

94聲氣相投 [ shēng qì xiāng tóu ]

解釋 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自然是聲氣相投,定行見用於世,各著功名,可勝欣賞。」

95幡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釋 思想轉變很快,徹底悔悟

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八回:「話說譚紹洸聽得馮雲山這番議論,已幡然悔悟。」

96情投契合 [ qíng tóu qì hé ]

解釋 同「情投意合」。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兩下挑燈對坐,彼此傾心吐膽,各道生平誌願,情投契合,遂為至交。」

97嘲風詠月 [ cháo fēng yǒng yuè ]

解釋 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出處 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至於梁陳間,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

98即景生情 [ jí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釋 指由眼前景象觸發某種情緒、感想。

出處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碧沚詩》:「此詩流麗暢逸,而第七句關鎖處,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99善解人意 [ shàn jiě rén yì ]

解釋 善:善於;解:理解。善於理解別人的意圖。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他總不離楊妃左右,最能言語,善解人意,聰慧異常,楊妃愛之如寶,呼為雪衣女。」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