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使人聽了非常吃驚的成語

形容使人聽了非常吃驚的成語


1駭人聽聞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釋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2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釋 咄咄:表示驚訝的聲音。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3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釋 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愣。眼睛大睜;眼珠發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愣的樣子。

出處 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4大吃一驚 [ dà chī yī jīng ]

解釋 形容非常吃驚。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則一張那員外大吃一驚,回身便走,來到後邊,望後倒了。」

5大驚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釋 色:神色。大為吃驚;臉色失常。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麵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6危言聳聽 [ wēi yán sǒng tīng ]

解釋 指故意說些誇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聳聽:使人聽了吃驚;危言:使人吃驚的話。

出處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

7驚愕失色 [ jīng è shī sè ]

解釋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麵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卷》:「契丹以馬軍萬人拒之於前,將士皆驚愕失色。」

8高世駭俗 [ gāo shì hài sú ]

解釋 高世:超出世人;駭:驚嚇,震驚。具有令一般人吃驚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9一鳴驚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解釋 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0驚心動魄 [ jīng xīn dòng pò ]

解釋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出處 南朝 梁 鍾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11魂飛魄散 [ hún fēi pò sàn ]

解釋 魂:靈魂;魄:是指所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指魂飛了;魄也散了。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12大驚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釋 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奇怪。

出處 宋 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13受寵若驚 [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

解釋 寵:賞識。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出處 宋 歐陽修《辭特轉吏部侍郎表》:「受寵若驚,況被非常之命,事君無隱,敢傾至懇之誠。」

14觸目驚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釋 觸目:眼睛看到;驚:震驚。眼睛看到;內心感到吃驚。形容事態嚴重;令人震驚。也作「怵目驚心」、「驚心怵目」。

出處 清 林則徐《頒發禁煙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毋謂言之不早也。」

15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三折:「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16膽顫心驚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解釋 顫:發抖。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士女隨遷》:「生長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17驚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解釋 驚魂:受驚嚇的心靈。形容受驚嚇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出處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隻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遊縲絏之中。」

18瞠目結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19心驚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釋 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極其恐懼。跳:發抖。

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知怎麼,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20驚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釋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不知如何是好。形容驚恐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 《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21提心吊膽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釋 吊:懸著;不塌實。心和膽好像懸起來;不塌實。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22驚世駭俗 [ jīng shì hài sú ]

解釋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

出處 明 劉基《賈性之市德齋記》:「是皆為驚世駭俗,而有害於道。」

23驚喜交集 [ jīng xǐ jiāo jí ]

解釋 交集:不同感情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又吃驚;又高興。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團圓,驚喜交加。」

24驚恐萬狀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釋 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出處 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25一座皆驚 [ yī zuò jiē jīng ]

解釋 在座的人都感到驚奇。

出處 《三國誌·魏誌·王粲傳》:「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26心驚膽顫 [ xīn jīng dǎn chàn ]

解釋 見「心驚膽戰」。

出處 《秦並六國平話》上卷:「城前發喊,驚得趙王心驚膽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

27被寵若驚 [ bèi chǒng ruò jīng ]

解釋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出處 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參法從,省躬無有,被寵若驚。」

28口呆目瞪 [ kǒu dāi mù dèng ]

解釋 嘴說不出話,眼發直。形容很吃驚的樣子。

出處 明·許仲林《封神演義》第九十七回:「那軍士見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憐惜,再加他嬌滴滴,叫了幾聲將軍長,將軍短。便把這些軍士,叫得骨軟筋酥,口呆目瞪,軟癡癡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塊,莫能動履。」

29瞪眼咋舌 [ dèng yǎn zé shé ]

解釋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出處 康濯《臘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們幹那新鮮事兒的氣魄很快就鎮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30瞪目結舌 [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出處 清 黃軒祖《遊梁瑣記 顧嘉蘅》:「群知為廣文子,異而詢之,瞪目結舌不能對。」

31失驚打怪 [ shī jīng dǎ guài ]

解釋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指大驚小怪。

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誌已 善謔詩詞》:「後人多少繼遺蹤,到我便失驚打怪。」

32妙語驚人 [ miào yǔ jīng rén ]

解釋 妙語:有深意或動聽的語言。絕妙動聽的語言令人吃驚。

33舌撟不下 [ shé jiǎo bù xià ]

解釋 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出處 《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

34舌橋不下 [ shé qiáo bù xià ]

解釋 形容驚訝的神態。

35目瞪舌彊 [ mù dèng shé jiàng ]

解釋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