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餘暉的成語

形容餘暉的成語


1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釋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於西山。」

2目中無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釋 眼裏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處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人,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3留有餘地 [ liú yǒu yú dì ]

解釋 說話辦事不走極端;留有回旋和變通的餘地。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8章:「他們顯然具有‘化大事為小事’的用心,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餘地。」

4死灰複燃 [ sǐ huī fù rán ]

解釋 熄滅的火灰又燃燒起來。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東西又重新活動起來。複:又。

出處 宋 陳亮《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複燃,物有待爾。」

5日暮途窮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釋 日暮:天快黑;途窮:路走到了盡頭。比喻接近滅亡。

出處 唐 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6綽綽有餘 [ chuò chuò yǒu yú ]

解釋 綽綽:寬裕的樣子。形容人、物、財、能力等很寬裕;用不完。也作「綽綽有餘」、「綽有寬裕」。

出處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防邊上》:「崇山峻嶺所在俱有,誠使其險要,多築土壘,則進攻退守,綽綽有餘。」

7一覽無餘 [ yī lǎn wú yú ]

解釋 覽:看。餘:剩餘。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裏。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8目空一切 [ mù kōng yī qiè ]

解釋 空:什麼也沒有。什麼都不放在眼裏。形容驕傲自大;什麼都看不起。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但他恃著自己學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

9遊刃有餘 [ yóu rèn yǒu yú ]

解釋 刃:刀口;刀鋒;遊刃:運轉刀刃;餘:餘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10積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解釋 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從少變多。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眾少成多,積小致钜。」

11殘渣餘孽 [ cán zhā yú niè ]

解釋 殘渣:剩餘的渣滓;孽:妖孽;指壞人。殘存的壞人和惡勢力。比喻在消滅或淘汰過程中剩下來的壞人。

出處 《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於不少奴隸主殘渣餘孽被集中於南陽,故而南陽之俗是‘誇奢、上氣力、為商賈’,成為一個‘難製禦’的地方。」

12旭日東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解釋 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旭日:早晨剛出來的太陽。

出處 《詩經 邶風 匏有苦葉》:「緇緇鳴雁,旭日始旦。」

13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釋 認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自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14心有餘悸 [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釋 指可怕的事情雖已過去;心裏還感到害怕。悸:因為害怕而心跳。

出處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餘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

15不遺餘力 [ bù yí yú lì ]

解釋 遺:保留;餘力:剩餘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秦不遺餘力矣,必且破趙軍。」

16不留餘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釋 說話、辦事走極端;沒有可以回旋的餘地。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17綽有餘裕 [ chuò yǒu yú yù ]

解釋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後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餘。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18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19無所作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釋 作為:做出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然黃帝亦曾用兵戰鬥,亦不是全然無所作為也。」

20暮氣沉沉 [ mù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氣。

出處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久已有誌於改革的王安石,受命執政,生氣勃勃,但朝廷卻是暮氣沉沉。」

21氣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釋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22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釋 不慌張;不忙亂。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隻見翠翹不慌不忙地答道。」

23卑鄙齷齪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釋 齷齪:肮髒。品行惡劣下流。

出處 明 唐順之《答俞教諭》:「其於卑鄙齷齪越禮放法者,固未嚐敢有雷同隨俗之心,而其間尚可告語轉移者。」

24劫後餘生 [ jié hòu yú shēng ]

解釋 劫:災難。經曆災難之後幸存下來的人。

出處 清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歸飛越鳥戀南枝,劫後餘生歎數奇。」

25心餘力絀 [ xīn yú lì chù ]

解釋 心裏很想幹;但力量夠不上。

出處 宋 朱熹《金紫光祿大夫黃公墓誌銘》:「鄰家有李永者,尚氣節,雅敬慕公,察公養親之意有餘而力不足,請助公以經紀,公亦信之不疑,竭貲付之一不問。」

26餘音繞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釋 餘音:音樂演奏後好像還留下樂聲。仿佛遺留下來的樂聲圍著屋打轉轉。形容歌聲、樂聲高亢、悅耳;使人經久不忘。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27年老體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釋 年事已高,身體衰弱。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親時,又感到她年老體衰,像她這樣年歲的人……」

28拾人涕唾 [ shí rén tì tuò ]

解釋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沒有創見,隻是抄襲別人的言論、見解。

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

29如日方升 [ rú rì fāng shēng ]

解釋 方:剛剛。像太陽剛剛升起一樣。比喻正處於興盛階段;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和堅強的生命力。

出處 《詩經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30日落西山 [ rì luò xī shān ]

解釋 太陽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處 《上唐書 音樂誌》:「'棲鳥夜飛',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前,思歸京師,故歌和雲:'日落西山還去來。'」

31夕陽西下 [ xī yáng xī xià ]

解釋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處 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2虎口餘生 [ hǔ kǒu yú shēng ]

解釋 從老虎嘴裏逃出的生命。比喻經曆極大的危險;僥幸保全了性命。

出處 唐 劉長卿《按複後歸睦州贈苗侍禦》詩:「羊腸留覆轍,虎口脫餘生。」

33目無餘子 [ mù wú yú zǐ ]

解釋 餘子:其他的人。眼裏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出處 清 梁啟超《新民說》:「目無餘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34霞光萬道 [ xiá guāng wàn dào ]

解釋 形容日出日落時霞光散射的美麗景象。也形容某種珍寶放出耀眼的光輝。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一回:「但見個東西映著日光,霞光萬道,瑞氣千條,從門裏就衝著他懷裏飛來。」

35餘勇可賈 [ yú yǒng kě gǔ ]

解釋 餘勇:剩下來的勇力;賈:賣。還有剩餘下來的勇力可以賣給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邁氣概;後也可指力未使盡。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二年》:「欲勇者賈餘餘勇。」杜預注:「賈,賣也。言已勇有餘,欲賣之。」

36酒餘茶後 [ jiǔ yú chá hòu ]

解釋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 幫助文學與幫閑文學》:「但依我們中國的老眼睛看起來,小說是給人消閑的,是為酒餘茶後之用。」

37餘音嫋嫋 [ yú yīn niǎo niǎo ]

解釋 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38茶餘酒後 [ chá yú jiǔ hòu ]

解釋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考場三醜》:「人們在茶餘酒後作為談資的,大概是這一種。」

39茶餘飯後 [ chá yú fàn hòu ]

解釋 品茶、吃飯之後的一段閑暇時間。多指傍晚一段時間。

出處 元 關漢卿《鬥鵪鶉 女校尉》套曲:「茶餘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40掃地無餘 [ sǎo dì wú yú ]

解釋 同「掃地俱盡」。

出處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齊李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餘。」

41掃地俱盡 [ sǎo dì jù jìn ]

解釋 謂徹底幹淨,毫無存留。《漢書 魏豹田儋等傳讚》:「用於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晉書 儒林傳序》:「惟懷逮湣,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隋書 高祖紀下》:「聖人遺訓,掃地俱盡,製禮作樂,今也其時。」

出處 《漢書·魏豹田儋等傳讚》:「用於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晉書·儒林傳序》:「惟懷逮湣,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

42屍居餘氣 [ shī jū yú qì ]

解釋 餘氣:最後一口氣。象屍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出處 《晉書 宣帝紀》:「司馬公屍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43積惡餘殃 [ jī è yú yāng ]

解釋 多行不善,則會遭受惡報。勸人不要行惡,以免禍延子孫。

出處 《易經 坤卦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南朝宋 釋法明《答李交州難佛不見形》:「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雖新新生滅,交臂代謝,善惡之業,不得不受。」

44日出三竿 [ rì chū sān gān ]

解釋 太陽升起來離地麵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鍾。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處 《南齊書 天文誌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日暈,虹抱珥直背。」

45比下有餘 [ bǐ xià yǒu yú ]

解釋 比:比較。對所處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滿足現狀,不求進取。

出處 清·沈複《浮生六記》第六卷:「古人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此最是尋樂妙法也。」

46桑榆暮景 [ sāng yú mù jǐng ]

解釋 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教子讀書誌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47謝館秦樓 [ xiè guǎn qín lóu ]

解釋 指妓院。

出處 元·關漢卿《鬥鵪鶉·女校尉》曲:「茶餘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48西風殘照 [ xī fēng cán zhào ]

解釋 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托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淒涼。」

出處 唐·李白《憶秦娥》詞:「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49散悶消愁 [ sàn mèn xiāo chóu ]

解釋 散:排遣。排遣鬱悶,解除憂愁

出處 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待去歌樓作樂,散悶消愁,倦遊柳陌煙花。」

50拾人唾餘 [ shí rén tuò yú ]

解釋 見「拾人涕唾」。

出處 梁啟超《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係》:「事事落人之後,拾人唾餘。」

51茶餘飯飽 [ chá yú fàn bǎo ]

解釋 泛指閑暇之時。也作「茶餘飯後」。

出處 元·關漢卿《鬥鶴鵲·女校尉》曲:「茶餘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52三餘讀書 [ sān yú dú shū ]

解釋 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出處 《三國誌·魏誌·王肅傳》裴鬆之注引《魏略》:「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53狗彘不食 [ gǒu zhì bù shí ]

解釋 連狗豬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極端惡劣。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後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複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54餘波未平 [ yú bō wèi píng ]

解釋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55憂患餘生 [ yōu huàn yú shēng ]

解釋 憂患:困苦患難;餘生:大災難後僥幸存活的生命。指飽經患難之後僥幸保全下來的生命。

出處 沈礪《感懷》:「光陰潦草歇繁華,憂患餘生輒自嗟。」

56日薄桑榆 [ rì báo sāng yú ]

解釋 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出處 《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57日升月恒 [ rì shēng yuè héng ]

解釋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出處 《詩經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58齒牙餘論 [ chǐ yá yú lùn ]

解釋 微末的讚揚言辭。比喻不費力的獎勵的話。

出處 《南史·謝眺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餘論。」

59餘燼複燃 [ yú jìn fù rán ]

解釋 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同「死灰複燃」。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複從火後創出奇論,幾使餘燼複燃,燒天灼地。」

60恢恢有餘 [ huī huī yǒu yú ]

解釋 恢恢:形容寬廣。指寬廣而有餘裕。

出處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61斷袖分桃 [ duàn xiù fēn táo ]

解釋 斷:截斷;分:分出。借指男寵。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賢傳》:「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難》:「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

62流風餘韻 [ liú fēng yú yùn ]

解釋 前人流傳下來的風度、情操。

出處 清 方宗誠《古文簡要>序》:「高人逸士之流風餘韻,可以廉頑而立懦者。」

63積善餘慶 [ jī shàn yú qìng ]

解釋 積:積累;善:善事;餘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

出處 《周易 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64斷袖餘桃 [ duàn xiù yú táo ]

解釋 指男性之間的同性戀。亦作「斷袖之歡」,「斷袖分桃」,「斷袖之好」,「斷袖之契」,「斷袖之癖」,「斷袖之冤」。

65殘年餘力 [ cán nián yú lì ]

解釋 指年老體衰。

出處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66事不有餘 [ shì bù yǒu yú ]

解釋 謂達到極點。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娘兒倆先哭了個事不有餘,大家勸住,他便忙著到祠堂行禮。」

67東壁餘光 [ dōng bì yú guāng ]

解釋 東鄰牆壁上透過來的光。表示對他人有好處而對自己並無損害的照顧或好處。

68莫餘毒也 [ mò yú dú yě ]

解釋 再也沒有人威脅、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認為誰也不能傷害我。

出處 《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

69斷袖之癖 [ duàn xiù zhī pǐ ]

解釋 指男子搞同性戀的醜惡行徑。

出處 《漢書·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嚐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70經邦論道 [ jīng bāng lùn dào ]

解釋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出處 《隋書 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71讀書三餘 [ dú shū sān yú ]

解釋 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餘時間。

出處 《三國誌·魏誌·董遇傳》雲:「人有從學者,……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72鋒鏑餘生 [ fēng dí yú shēng ]

解釋 鋒:鋒芒。鏑:箭鏃。指從刀箭下逃生或經過戰亂後而活下來。

73狗彘不食其餘 [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 ]

解釋 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極其卑鄙齷齪。

出處 《漢書·元後傳》:「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複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下豈有而兄弟邪!」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