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歌曲悅耳動聽的成語

形容歌曲悅耳動聽的成語


1高歌猛進 [ gāo gē měng jìn ]

解釋 高聲歌唱;奮勇前進。形容鬥誌高昂;勇往直前。

出處 郭沫若《衷心的祝願》:「一定要牢記毛主席,周總理的遺願,努力為實現我國新時期的總任務而高歌猛進。」

2餘音繞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釋 餘音:音樂演奏後好像還留下樂聲。仿佛遺留下來的樂聲圍著屋打轉轉。形容歌聲、樂聲高亢、悅耳;使人經久不忘。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3繪聲繪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釋 繪:指繪;描摹。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繪聲繪影,能令閱者拍案叫絕。」

4抑揚頓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釋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出處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5扣人心弦 [ kòu rén xīn xián ]

解釋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出處 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七章:「據說這人最不愛講話,但那天的幾句話,卻是那樣扣人心弦,感動得自己當時流下了眼淚。」

6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釋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

出處 清 黃雲鴻《福惠全書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聽。」

7鶯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解釋 黃鶯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出處 宋 蘇軾《報錦亭》詞:「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8輕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解釋 輕:輕快;慢:體態柔美。輕鬆愉快的音樂;加上柔和的舞蹈。

出處 《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助人間才子佳人興,輕歌慢舞,任星移鬥橫。」

9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0繞梁三日 [ rào liáng sān rì ]

解釋 繞梁:在房梁間繚繞飄蕩。(餘音)環繞屋梁旋轉三天。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儷,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11餘音嫋嫋 [ yú yīn niǎo niǎo ]

解釋 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12鶯聲燕語 [ yīng shēng yàn yǔ ]

解釋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後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楔子:「嫋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13回腸傷氣 [ huí cháng shāng qì ]

解釋 見「回腸蕩氣」。

出處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纖條悲鳴,聲似竽籟,清濁相和,五變四會,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諸聲,能回轉入腸,傷斷人氣。」

14餘音繚繞 [ yú yīn liáo rào ]

解釋 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15含商咀徵 [ hán shāng jǔ zhēng ]

解釋 「宮」、「商」、「徵」都是中國古樂中的音階名。指沉浸於優美的樂曲之中。同「含宮咀徵」。

出處 南朝 宋 鮑照《代白紵舞歌辭》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遝紈袖飛。」

16金聲玉振 [ jīn shēng yù zhèn ]

解釋 用鍾發聲;用磬收韻;集六音之大成。形容聲音動聽。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學卓絕;比喻文辭優美。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17鸞吟鳳唱 [ luán yín fèng chàng ]

解釋 鸞鳳鳴叫相和。比喻優美的樂曲。

18嫋嫋餘音 [ niǎo niǎo yú yīn ]

解釋 嫋嫋:宛轉悠揚。餘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餘音嫋嫋」。

出處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諸君聽小子講書,不必就散,尚有一回嫋嫋餘音哩。」

19清耳悅心 [ qīng ěr yuè xīn ]

解釋 耳為之清寧,心為之歡喜。形容樂曲美妙動人。

出處 宋·張耒《鳴蛙賦》:「春露初靄,朝華始敷,文羽清喙,飛鳴自如,若奏琴箏而和笙竽,清耳悅心,聽者為娛。」

20宛轉悠揚 [ wǎn zhuǎn yōu yáng ]

解釋 委宛曲折,也指聲音悠揚動聽。

出處 魯迅《社戲》:「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

21一片宮商 [ yī piàn gōng shāng ]

解釋 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美、悅耳。

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韋八座岫謂朝賢曰:‘此賦乃一片宮商也。’」

22洋洋盈耳 [ yáng yáng yíng ěr ]

解釋 洋洋:眾多;盈:充滿。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

出處 《論語 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23斷章取義 [ duàn zhāng qǔ yì ]

解釋 原指引用《詩經》中某一篇章的詩句;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並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後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隻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

24弦外之音 [ xián wài zhī yīn ]

解釋 原指音樂的餘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裏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25不同凡響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解釋 凡響:平凡的音樂;不同於平凡的音樂。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後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雙炯炯的攝人魂魄的眼睛,聰明的人一定會看出這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

26不知不覺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釋 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20卷:「聖賢之學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覺自然做得徹。」

27不絕如縷 [ bù jué rú lǚ ]

解釋 絕:斷;縷:細線。似斷未斷;像隻有一根細絲維係著。比喻情勢危急。後也比喻技藝等方麵繼承人稀少;也形容聲音微弱;但未中斷。原作「不絕若線」。

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8擲地有聲 [ zhì dì yǒu shēng ]

解釋 金石:鍾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29雅俗共賞 [ yǎ sú gòng shǎng ]

解釋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出處 明 孫仁儒《東郭記 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

30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形容意誌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出處 宋 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

31連綿不斷 [ lián mián bù duàn ]

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往餘再喪妻,四喪子,複喪妹,最後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32字正腔圓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解釋 形容吐字準確;唱腔圓熟。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接著便也說了這一句諺語,字正腔圓,果然是道地的無錫話。」

33纏綿悱惻 [ chán mián fěi cè ]

解釋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後也指詩文情調淒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出處 晉 潘嶽《寡婦賦》:「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

34雜亂無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解釋 雜亂:多而亂;無章:沒有條理。混亂而沒有條理。

出處 唐 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35靡靡之音 [ mí mí zhī yīn ]

解釋 靡靡:頹廢萎靡。使人萎靡、頹唐的聲音。形容頹廢、萎靡或淫蕩的音樂。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十過》:「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

36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解釋 堪:忍受;入耳:聽進耳裏。難以聽下去。形容聲音或語言非常難聽;令人聽著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處 明 李開先《市井豔詞序》:「嘩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豔褻狎,不堪入耳。」

37珠圓玉潤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釋 像珍珠那樣渾圓;像美玉那樣潤澤。形容皮膚、歌喉;文筆等圓潤而富有光彩。潤:潤滑;光滑。

出處 明 汪珂玉《珊瑚網 名畫題跋》:「黃鶴仙翁寄餘詩畫,兩學賢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圓玉潤,照耀後先。」

38下裏巴人 [ xià lǐ bā rén ]

解釋 下裏:鄉裏;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39蕩氣回腸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解釋 形容音樂或文辭婉轉動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強烈。蕩;搖蕩。回;回旋。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大牆上蒿行》:「女娥長歌,聲協宮商,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40一板三眼 [ yī bǎn sān yǎn ]

解釋 板、眼:戲曲音樂的節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時勢,就是孔聖人活過來,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

41窮奢極侈 [ qióng shē jí chǐ ]

解釋 窮:極;奢、侈:奢侈。極端奢侈,盡量享受。形容揮霍浪費,荒淫腐化。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陸康傳》:「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

42綿延不絕 [ mián yán bù jué ]

解釋 綿延:延續不斷的樣子。延續不斷的樣子。

出處 巴金《懷念·悼範兄》:「我知道生命無處不在,我知道生命綿延不絕。」

43綿綿不斷 [ mián mián bù duàn ]

解釋 綿綿:延續不絕的樣子。接連不斷,一直延續下去。亦作「綿綿不息」、「綿綿不絕」、「綿延不絕」。

出處 魏巍《地球的紅飄帶》:「天色灰蒙蒙的,彌漫的雲霧遮蓋著山巒,那種無盡無休的貴州式的細雨綿綿不斷。」

44言外之意 [ yán wài zhī yì ]

解釋 言:語言;之:助詞;相當於「的」。言語之外的意思。指沒有在話裏或文章裏明說出來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出處 宋 葉夢得《石林詩話》下卷:「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餘不失言外之意。」

45哀而不傷 [ āi ér bù shāng ]

解釋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後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46頓挫抑揚 [ dùn cuò yì yáng ]

解釋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出處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47歌聲繞梁 [ gē shēng rào liáng ]

解釋 繞: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聲回旋於房梁之間。形容歌聲優美動聽。

出處 《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48眉語目笑 [ méi yǔ mù xiào ]

解釋 指以眉目傳情。

出處 清 袁於令《雙鶯傳》第七折:「今朝何幸聚多嬌,偏稱是粒麵烏紗年少,記歌娘子,與周郎眉語目笑。」

49亡國之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解釋 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後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50亡國之聲 [ wáng guó zhī shēng ]

解釋 指淫靡的音樂。

出處 《韓非子·十過》:「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

51巴人下裏 [ bā rén xià lǐ ]

解釋 ①即下裏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一帶,古為楚地。下裏,鄉裏。②泛指粗俗的。

出處 南朝 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故玉微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裏》,更合郢中之聽。」

52吹篪乞食 [ chuī chí qǐ shí ]

解釋 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範睢蔡澤列傳》:「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

53狗馬聲色 [ gǒu mǎ shēng sè ]

解釋 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出處 宋·張孝祥《宣州新建禦書閣記》:「謂雖極天下之貴,而退朝燕息,從容娛樂者,獨在於是,狗馬聲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54一倡三歎 [ yī chàng sān tàn ]

解釋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歎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後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餘味,令人讚賞不己。倡,亦作「唱」。

出處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歎也。」

55輕歌妙舞 [ qīng gē miào wǔ ]

解釋 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95回:「輕歌妙舞常堪愛,錦砌花團色色怡。」

56吹竹調絲 [ chuí zhú tiáo sī ]

解釋 竹:管樂器;調:調弄;絲:弦樂器。指管弦樂合奏。泛指音樂活動。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吹竹調絲,行炙勸酒。」

57含宮咀徵 [ hán gōng jǔ zhēng ]

解釋 「宮」、「商」、「徵」都是中國古樂中的音階名。指沉浸於優美的樂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出處 景耀月《長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謀,含宮咀徵何悠悠!」

58靡靡之樂 [ mí mí zhī lè ]

解釋 同「靡靡之音」。

出處 《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先此聲者,其國必削。」《史記·殷本紀》:「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裏之舞,靡靡之樂。」

59興雲致雨 [ xīng yún zhì yǔ ]

解釋 興雲:布下雲彩。致雨:使下雨。神話傳說,神龍有布雲作雨的能力。借喻樂曲詩文,聲勢雄壯,不同凡響。

出處 唐·皇甫氏《原化記·陸生》:「道成者能興雲致雨,坐在立亡。」

60靡靡之聲 [ mí mí zhī shēng ]

解釋 同「靡靡之音」。

出處 《南史·宋紀中·前廢帝》:「事畢,將奏靡靡之聲。」

61鼓吹喧闐 [ gǔ chuī xuān tián ]

解釋 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離店家不上五六裏之地,隻是後麵鼓吹喧闐,回頭觀看,燈火燭天。」

62弦歌之聲 [ xián gē zhī shēng ]

解釋 弦歌:弦樂。彈琴和唱歌的聲音。泛指教學活動。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63鏗鏘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釋 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出處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曆。」

64吹彈歌舞 [ chuī tán gē wǔ ]

解釋 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出處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樓上吹彈歌舞,飲酒歡娛,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65鄭衛之曲 [ zhèng wèi zhī qǔ ]

解釋 鄭衛: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臣聞秦王好淫聲,華陽後為之不聽鄭衛之曲。」

66鄭衛之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解釋 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出處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67知音諳呂 [ zhī yīn àn lǚ ]

解釋 諳:熟悉;呂: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出處 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一個家知音諳呂,一個家唾玉噴珠。」

68知音識曲 [ zhī yīn shí qǔ ]

解釋 指通曉音樂。

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秋胡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69黃鍾大呂 [ huáng zhōng dà lǚ ]

解釋 黃鍾:我國古代音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律。其為六種陽律的第一律;聲調最洪大、響亮;大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四律。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出處 《陸九淵集 語錄下》:「先生之文如黃鍾大呂,發達九地,真啟洙泗鄒魯之秘,其可不傳耶?」

70桑間濮上 [ sāng jiān pú shàng ]

解釋 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國的地方。古指淫風。後也指男女幽會。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誌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子亦亟聚會,聲色生焉。」

71桑間之音 [ sāng jiān zhī yīn ]

解釋 指淫靡的音樂。

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音初》:「世濁則禮煩而樂淫,鄭衛之聲,桑間之音,此亂國之所好,衰德之所說。」

72擊節稱賞 [ jī jié chēng shǎng ]

解釋 節:節拍;賞:讚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讚賞。

出處 晉·左思《蜀都賦》:「巴姬彈弦,漢女擊節。」

73濮上桑間 [ pú shàng sāng jiān ]

解釋 指男女幽會的場所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豈不聞瓜田李下,君子不居,濮上桑間,詩人所刺!」

74品簫弄笛 [ pǐn xiāo nòng dí ]

解釋 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75龍言鳳語 [ lóng yán fèng yǔ ]

解釋 喻輕鬆悠揚的音樂之聲。

76鸞歌鳳吹 [ luán gē fèng chuī ]

解釋 指笙簫等樂曲聲。

77雲起雪飛 [ yún qǐ xuě fēi ]

解釋 如雲興起,如雪飄飛。比喻樂曲悠揚,變化有致。

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78含商咀征 [ hán shāng jǔ zhēng ]

解釋 亦作「含宮咀征」。謂沉浸於優美的樂曲之中。「宮」、「商」、「征」均中國古樂中的音階名。

79金鼓喧闐 [ jīn gǔ xuān tián ]

解釋 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

出處 清 金捧閶《守一齋筆記 蘆花會》:「忽金鼓喧闐,儀衛甚盛,觀者踵接肩摩。」

80聲動梁塵 [ 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 ]

解釋 形容歌聲嘹亮動人。

出處 漢·劉向《別錄》:「漢興,魯人虞公善雅樂,發聲盡動梁上塵。」

81引商刻羽 [ yǐn shāng kè yǔ ]

解釋 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82引商刻角 [ yǐn shāng kè jiǎo ]

解釋 見「引商刻羽」。

出處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一》:「引商刻角,雜以流徵。」

83彈絲品竹 [ tán sī pǐn zhú ]

解釋 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開場:「但咱們,雖宦裔,總皆通。彈絲品竹,那堪詠月與嘲風。」明 楊柔勝《玉環記 皋謁延賞》:「盡稱我彈絲品竹,沉李浮瓜,此處當追賞。」

84洪鍾大呂 [ hóng zhōng dà lǜ ]

解釋 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出處 明·李贄《焚書·複焦弱侯》:「至其真洪鍾大呂,大扣大鳴,小扣小應,俱係精神骨髓所在。」

85戛釜撞翁 [ jiá fǔ zhuàng wèng ]

解釋 戛:敲擊;釜:陶器;翁:通「甕」,陶器。敲打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樂。

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詩話》第六卷:「粗心人讀之,戛釜撞翁,何由識其真哉!」

86綿言細語 [ mián yán xì yǔ ]

解釋 綿:柔軟。綿言:柔和的語言。細語:低細的語句。指說話時聲音柔和細微,使人容易接受。

87林籟泉韻 [ lín lài quán yùn ]

解釋 風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產生的悅耳聲音。泛指天籟。

88顧曲周郎 [ gù qǔ zhōu láng ]

解釋 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89絲竹之音 [ sī zhú zhī yīn ]

解釋 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指音樂的聲音。

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樂三千人,鍾石絲竹之音不絕。」

90五音六律 [ wǔ yīn liù lǜ ]

解釋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後也泛指音樂。

出處 《尚書·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91鍾鼓之色 [ zhōng gǔ zhī sè ]

解釋 見「鍾鼓之色」。

出處 《管子·小問》:「夫欣然喜樂者,鍾鼓之色也。」

92駟馬仰秣 [ sì mǎ yǎng mò ]

解釋 語出《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楊倞注:「仰首而秣,聽其聲也。」謂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出處 語出《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楊倞注:「仰首而秣,聽其聲也。」

93絲竹管弦 [ sī zhú guǎn xián ]

解釋 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94正聲雅音 [ zhèng shēng yǎ yīn ]

解釋 純正優雅的音樂。

出處 唐 皮日休《通玄子棲賓亭記》:「其正聲雅音,笙師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過也。」

95朱弦玉磬 [ zhū xián yù qìng ]

解釋 弦:樂器上的絲弦;磬:古代一種打擊樂器。指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優美音樂。

出處 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楊少尹贈答兼命繼聲》詩:「兩首新詩百字餘,朱弦玉磬韻難如。」

96周郎顧曲 [ zhōu láng gù qǔ ]

解釋 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出處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97肉竹嘈雜 [ ròu zhú cáo zá ]

解釋 肉:口中的歌聲;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雜亂。音樂雜亂。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複可聞言笑。」

98鍾儀楚奏 [ zhōng yí chǔ zòu ]

解釋 鍾儀:春秋時楚國的樂官,被晉國俘虜,晉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仍舊是楚國的音樂。比喻思念故國、懷念鄉土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九年》:「文子曰:‘楚囚,君子也一樂操土風,不忘舊也。’」

99簫韶九成 [ xiāo sháo jiǔ chéng ]

解釋 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出處 《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