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詞典 中原
zhōngyuán

中原


拼音 zhōng yuán

詞性 名詞
簡拼 ZY


詞語解釋

中原[ zhōng yuán ]

1.指黃河中下遊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

2.平原;原野

plain;


引證解釋

1.原野之中

《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鄭玄 箋:「中原,原中也。」

漢 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

《三國誌·魏誌·郭嘉傳》:「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魯迅 《無題》詩:「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2.地區名。廣義指整個 黃河 流域,狹義指今 河南 一帶

《國語·晉語三》:「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

三國 蜀 諸葛亮 《出師表》:「當奬帥三軍,北定中原。」

《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

李善 注:「中原,謂洛陽也。」

宋 陸遊 《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反正我是南國的女人,不懂中原的禮節的。」

3.泛稱 中國

鄭觀應 《盛世危言·議院》:「況今中原大局,列國通商,勢難拒絶,則不得不律之以公法。」


國語辭典

1.平原之中

《詩經·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

2.黃河下遊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

宋·陸遊〈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中國

《文選·張衡·東京賦》:「文德既昭,武節是宣,三農之隙,曜威中原。」

唐·魏征〈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網絡解釋

1.中原 (中國文明發源地)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曆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曆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占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2.中原 (詞語釋義)

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狹義指今河南一帶。在文獻《出師表》《與陳伯之書》《詩·小雅·小宛》《國語·晉語三》諸葛亮《出師表》 陸遊 《示兒》郭沫若《屈原》中均有表述。在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中泛指中國。有時又以「中國」代稱中原

中原也是九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英語翻譯 Central Pla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including Henan, western Shandong, southern Shanxi and Hebei

法語翻譯 Plaine centrale (Chine)​

德語翻譯 zentrale Gebiete Chinas (S, Geo)​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中原造句

中原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