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詞典 中道
zhōngdào

中道


拼音 zhōng dào

簡拼 ZD


詞語解釋

中道[ zhōng dào ]

1.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還兄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若中道而歸。——《後漢書·列女傳》

halfway;

2.中庸之道

mean;

3.佛教:指一種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據認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於趨向自滿和自苦的兩個極端而從速徹悟

Madhyma-pratipada;


引證解釋

1.半途;中途

《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唐 孟郊 《審交》詩:「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元 範子安 《竹葉舟》第二折:「中道迷蹤何處問。」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復次為伊蘭、埃及,皆中道廢弛,有如斷綆,燦爛於古,蕭瑟於今。」

2.道路的中央;路上

《禮記·曲禮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門。」

鄭玄 注:「道有左右。」

孔穎達 疏:「男女各路,路各有中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李紳﹞鎮宣武,有士人遇於中道,不避,乃為前騶所拘。」

清 鄒弢 《三借廬筆談·尋夫》:「香港市上來一婦,年三十餘;擕一女,僅九齡,流離中道,菜色可憐。」

3.中正之道

《孟子·盡心下》:「孔子豈不欲中道哉?」

趙岐 注:「中正之大道也。」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於後。」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平康正直就是所謂中道。」

4.猶言折中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電諭不能不遵,洋人也不能亂殺,中道而行,取一個巧,便是派出一隊兵士,駐紮在教堂周圍。」

5.黃道

《史記·天官書》:「月行中道,安寧和平。」

《漢書·天文誌》:「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

6.佛家語。大乘諸宗謂無差別、無偏倚的至理。即離開空、有或斷、常等二邊的實相

《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説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唐 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

宋 梅堯臣 《送梵才吉上人歸天台》詩:「蓋欲守中道,焉能力損裁。」

7.合乎道義

《禮記·中庸》:「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孔穎達 疏:「從容閒暇而自中乎道。」

《漢書·董仲舒傳》:「萬民皆安仁樂誼,各得其宜,動作應禮,從容中道。」

明 楊慎 《丹鉛總錄·人品·尹和靖對宋高宗》:「儒者對君之言,從容中道若此,所養可知矣!」


國語辭典

1.道路的中央

《禮記·曲禮上》:「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

2.中正的大道

《孟子·盡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

唐·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於後。」

3.半路、中途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徂。」

唐·孟郊〈審交〉詩:「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4.中年

《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人若無妻,如屋無梁,豈可中道而廢人倫!」

5.佛教用語:(1)​ 不落入苦行和縱欲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2)​ 對現象的觀察不落入實有或虛無 兩種思想的極端

《中阿含經·卷五六》:「五比丘!舍此兩邊,有取中道。」

《中論·卷四》:「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


網絡解釋

1.中道

中道:漢語詞語

中道:中國古代哲學體係

中道:《英雄聯盟》宇宙中的短篇故事

2.中道 (漢語詞語)

中道,漢語詞語,發音是zhōng dào。常用於文言文。

漢語釋義有:1.中途,半道

2.中庸之道

3.一種哲理


英語翻譯 Madhyma-pratipada; halfway; mean

法語翻譯 Voie moyenne

德語翻譯 Nakamichi (Sprachw)​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中道造句

中道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