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詞典 硯台
yàntāi

硯台


拼音 yàn tāi

詞性 名詞
簡體 砚台
簡拼 YT
五筆 DMCK


詞語解釋

硯台[ yàn tāi ]

1.同「硯

inkstone;

2.


引證解釋

1.磨墨的文具

唐 皮日休 張賁 等《藥名聯句》:「鸓鼠啼書戶,蝸牛上硯臺。」

硯,一本作「研」。 元 姚燧 《陽春曲》:「墨磨北海烏龍角,筆蘸南山紫兔毫,花箋鋪展硯臺高。」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因是於行囊之外,轉得吾父所遺圖書、硯臺、筆筒數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老人家是想當陪房丫頭一塊嫁過去,好成天給人家端硯台拿紙啊,還是給人家鋪床迭被到了晚上當姨老爺啊?」


國語辭典

1.磨墨的用具

唐·司空圖〈偶詩〉五首之一:「夕陽照個新紅葉,似要題詩落硯台。」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嚴世兄急了,把號板一拍,那硯台就翻過來,連黑墨都倒在卷子上,把卷子黑了一大塊。」


網絡解釋

1.硯台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其中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

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麵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更加多樣化。

硯台曆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製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采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的洮河石製作的硯台,被分別稱作端硯、歙硯、洮河硯。史書將端、歙、臨洮硯稱作三大名硯。清末,又將山西的澄泥硯與端、歙、臨洮,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也有人主張,以天然硯石雕製的魯硯中的徐公石硯代替澄泥硯,合稱四大名硯。


英語翻譯 CL:方; ink stone; ink slab

相關漢字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相關謎語

謎面:方池之內有圓塘,塘內有水清又涼,忽然黑牛來洗澡,眨眼清波變黑漿。(打一物)
謎底:硯台
解析:硯台曆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製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采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的洮河石製作的硯台,被分別稱作端硯、歙硯、洮河硯。

謎面:一個小石潭,滿池爛泥巴,飛來白天鵝,變成黑烏鴉。(打一文具)
謎底:硯台
解析:硯台曆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製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

硯台造句

硯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