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的心態的成語

形容人的心態的成語


1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2和顏悅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釋 顏:麵容;悅色:高興的臉色。指溫和高興的臉色。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漢 鄭玄注:「言和顏悅色為難也。」

3心平氣和 [ xīn píng qì hé ]

解釋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 宋 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4眉開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釋 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0回:「大盜一麵看著,隻喜的眉開眼笑。」

5眉飛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釋 色:臉色;表情。雙眉挑動;興奮愉快的表情躍然臉上。形容非常興奮得意的樣子。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王鄉紳一聽此言,不禁眉飛色舞。」

6賞心悅目 [ sh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釋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處 《宋史 範鎮傳》:「凡可以蕩心悅目,不宜有加於舊。」

7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釋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樂的神情。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8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釋 悠然:安閑舒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而舒適。形容態度悠閑;心情舒適。

出處 《晉書 隱逸傳 楊柯》:「常食粗飲水,衣褐縕袍,人不堪其憂,而柯悠然自得。」

9喜笑顏開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釋 顏:臉色;開:舒展;開朗。形容心裏高興;滿麵笑容。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

10春風滿麵 [ chūn fēng mǎn miàn ]

解釋 春風:比喻笑容。形容情緒愉快;滿臉高興的樣子。也作「滿麵春風」。

出處 元 無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風滿麵樂醄醄,一聲長笑海山高。」

11談笑自若 [ tán xiào zì ruò ]

解釋 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自若:跟平常一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12安之若素 [ ān zhī ruò sù ]

解釋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來。①對於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心情平靜得像往常一樣;毫不介意。②現也指對錯誤言論或事物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後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13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釋 泰然:鎮靜的樣子;自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上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14爽心悅目 [ shu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釋 謂景色美麗,令人心情愉快。

出處 沈從文《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薄霧裏錯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樹木,全如敷了一層藍灰,一切極爽心悅目。」

15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解釋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隻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16聞過則喜 [ wén guò zé xǐ ]

解釋 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過失;就心裏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過失、錯誤。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17怨聲載道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解釋 載:充滿;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18對牛彈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解釋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出處 漢 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19回心轉意 [ huí xīn zhuǎn yì ]

解釋 回、轉:掉轉、扭轉;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出處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意時節,且更耐看如何?」

20喜從天降 [ xǐ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釋 喜事從天上掉下來。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為此特別高興。

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貴腳踏賤地,使下官喜從天降。」

21小心謹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釋 說話辦事細心慎重;不敢馬虎大意。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嚐有過,甚見親信。」

22心曠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釋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出處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23寵辱不驚 [ chǒng rǔ bù jīng ]

解釋 寵:寵愛;辱:羞辱。對受寵或受辱都不感到驚訝;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驚寵辱」。

出處 《新唐書 盧承慶傳》:「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24杞人憂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釋 杞:古時國名;憂天:擔心天塌陷。杞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寢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25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解釋 嗤:譏笑。用鼻子發出冷笑聲;表示輕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七回:「其初在鄉自立一學校,說於市,市人非之;請於巨紳貴族,更嗤之以鼻。」

26睚眥必報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釋 睚眥:瞪眼怒視;引申為小怨小忿;報:報複。連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報複。形容氣量極其狹小。也作「睚眥之恨」。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範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27稱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釋 稱:符合;稱心:符合心願。完全符合心意。

出處 宋 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28若無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釋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雪岩若無其事,說不妨事,一麵教人拿名片去縣裏把人放了,一麵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

29談笑風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釋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生:有興致;很風趣。

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30同仇敵愾 [ tóng chóu dí kài ]

解釋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處 《詩經 秦風 無衣》:「與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

31灰心喪氣 [ huī xīn sàng qì ]

解釋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誌消沉;喪失信心。

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誌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32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33泰然處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釋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34神采飛揚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釋 神采:人麵部的神氣和光彩。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形容人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

出處 丁玲《夢珂》:「她居然很能夠安逸的,高貴的,走過去握那少年導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飛揚的眼光去照顧一下全室的人。」

35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釋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欣喜:歡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製。

出處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36怒氣衝衝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解釋 形容憤怒得氣呼呼的樣子。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錢同秀]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說道:‘好好,你們做了一路!’就怒氣衝衝的出來上車。」

37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釋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極其痛苦難過。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38義憤填膺 [ yì fèn tián yīng ]

解釋 膺:胸。正義的憤恨充滿了胸膛。

出處 南朝 梁 江淹《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39和藹可親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釋 指一個人的修養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和氣;謙遜。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為人極其和藹可親,見了人總是笑嘻嘻的。」

40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解釋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處境尷尬。

出處 元 高安道《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得,笑不得。」

41滿麵春風 [ mǎn miàn chūn fēng ]

解釋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麵;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麵容。

出處 元 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得勝歸來喜笑濃,氣昂昂,誌卷長虹,飲千鍾,滿麵春風。」

42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

出處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43白頭偕老 [ bái tóu xié lǎo ]

解釋 白頭:指頭發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頭發白了的老年。

出處 清 沈複《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頭偕老哉!」

44不以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釋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

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秦太上君寺》:「臨淄官徒有在京邑,聞懷磚慕勢,鹹共恥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為意。」

45貽笑大方 [ yí xiào dà fāng ]

解釋 貽:遺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種專長的人。留下笑柄給內行人;讓內行人笑話。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46精神煥發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解釋 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後集 太學文變》:「江東李謹思、熊瑞諸人,倡為變體,奇詭浮豔,精神煥發,多用《莊》《列》之語,時人謂之換字文章。」

47稱心快意 [ chèn xīn kuài yì ]

解釋 滿足心意。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稱心快意了。」

48和睦相處 [ hé mù xiāng chǔ ]

解釋 睦:和好。鄰國或鄰居之間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處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49離合悲歡 [ lí hé bēi huān ]

解釋 泛指別離、團聚、悲哀、喜悅的種種遭遇和心態。

出處 明 陸采《明珠記 提綱》:「佳人才子古難並,苦離分,巧完成,離合悲歡隻在眼前生。」

50和藹近人 [ hé ǎi jìn rén ]

解釋 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出處 明 李開先《賀邑令賀洪濱獎異序》:「迄今才八閱月,絕從生之文法,除苛細之科條,雖若凜不可犯,而實藹然可親。」

51怒氣衝天 [ nù qì chōng tiān ]

解釋 怒氣直衝天際。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四:「隻落口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衝天。」

52心如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解釋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出處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53心寬體胖 [ xīn kuān tǐ pán ]

解釋 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後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54心灰意懶 [ xīn huī yì lǎn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形容喪失信心;不圖進取。灰:消沉;懶:懈怠。

出處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55政通人和 [ zhèng tōng rén hé ]

解釋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出處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56回眸一笑 [ huí móu yī xiào ]

解釋 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

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57毫不在意 [ háo bù zài yì ]

解釋 絲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一回:「我佛原是個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58身心健康 [ shēn xīn jiàn kāng ]

解釋 健康的身體和愉快正常的心態

出處 沈從文《八駿圖》:「因為他自以為是個身心健康的人。」

59人琴俱亡 [ rén qín jù wáng ]

解釋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傷逝》:「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絕良久,月餘亦卒。」

60不堪其憂 [ bù kān qí yōu ]

解釋 憂:愁苦。不能忍受那樣的愁苦。

出處 《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燮和天下 [ xiè hé tiān xià ]

解釋 燮和:協調,和順。使國家協調和平。

出處 《尚書·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

62鬧中取靜 [ nào zhōng qǔ jìng ]

解釋 指在熱鬧的環境中保持清靜的心態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您會雲雨鬧中取靜,我寄音書忙裏偷閑。」

63逞心如意 [ chěng xīn rú yì ]

解釋 猶言稱心如意。

出處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魔鬼夜訪錢錘書先生》:「反過來說,作自傳的人往往並無自己可傳,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兒子都認不得的形象。」

64清和平允 [ qīng hé píng yǔn ]

解釋 平允:性情平和。形容性情溫和。

出處 《晉書·齊獻王攸傳》:「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

65虛心平意 [ xū xīn píng yì ]

解釋 平:寧靜。心意空舒寧靜,如同說心平氣和。

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九守》:「安徐而靜,柔節先定,虛心平意以待須。」

66嗒焉自喪 [ tà yān zì sàng ]

解釋 嗒焉:沮喪的樣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喪氣的心態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67插科打諢 [ chā kē dǎ hùn ]

解釋 科:古代戲曲用語;插科:指劇中人的表情和動作;諢:戲謔;開玩笑;打諢:用詼諧的語言相戲謔。指演劇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逗引觀眾發笑。現也指在鄭重場合中插入的戲謔動作或言語。也作「撒科打諢」、「攙科散諢」。

出處 明 高明《琵琶記 副末開場》:「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隻看子孝與妻賢。」

68和合雙全 [ hé hé shuāng quán ]

解釋 和:和諧。祝賀新婚夫婦終生和諧,白頭偕老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鐲子褪下來,給他帶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說:‘和合雙全的罷!’」

69昂然自得 [ áng rán zì dé ]

解釋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指大模大樣,滿不在乎的樣子。

出處 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無愧畏。」

70和氣致祥 [ hé qì zhì xiáng ]

解釋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

71家和萬事興 [ jiā hé wàn shì xīng ]

解釋 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興旺。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7回:「大凡一家人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何況媳婦又沒犯甚麼事!」

72五十步笑百步 [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

解釋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隻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