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說話很吵的成語

形容說話很吵的成語


1人聲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2聲嘶力竭 [ shēng sī lì jié ]

解釋 嘶:啞;竭:盡。嗓子喊啞;氣力用盡。形容竭力呼喊。

出處 《晚清文學鈔 轟天雷》:「北山大哭,哭得聲啞力竭,倒是嫂嫂勸住了。」

3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釋 沸:翻滾;反:翻轉;盈:充滿。沸騰翻滾的聲浪喧天。形容人聲嘈雜喧囂;亂成一片。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隻見外麵的人雪片打進來,沸反盈天,喊聲不絕。」

4一哄而散 [ yī hòng ér sàn ]

解釋 經過一陣喧鬧後馬上就散開了。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看的人見沒得買了,一哄而散。」

5無濟於事 [ wú jì yú shì ]

解釋 濟:有益。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我豈不知賊兵眾盛?就帶你們同去,亦無濟於事。」

6聲色俱厲 [ shēng sè jù lì ]

解釋 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

出處 《晉書 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7大發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解釋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聲。形容大發脾氣;高聲怒斥別人。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大發雷霆。」

8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釋 喋喋:形容說話的聲音。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9響徹雲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解釋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10針鋒相對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釋 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的意見、觀點、策略、行動等尖銳的對立。也比喻在鬥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25卷:「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

11頭頭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後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清楚;道理充分;麵麵俱到。

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12雷霆萬鈞 [ léi tíng wàn yūn ]

解釋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13亂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釋 形容亂糟糟的樣子;毫無條理或秩序。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裏的圖書字畫,家夥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潔,不像公坊以前亂七八糟的樣子了。」

14不由分說 [ bù yóu fēn shuō ]

解釋 由:讓;順 隨;分:辯別。不容許辯爭。

出處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怎麼不由分說,便將我飛拳走踢隻是打?」

15強詞奪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解釋 指無理強辯;想說成有理的。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

16驚天動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釋 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天;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出處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17慢條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釋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歎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8無理取鬧 [ wú lǐ qǔ nào ]

解釋 鬧:吵鬧;搗亂。沒有道理;故意吵鬧、搗亂。

出處 唐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隻取鬧。」

19並駕齊驅 [ bìng jià qí qū ]

解釋 並駕:幾匹馬並排拉一輛車;齊驅:一齊快跑。指並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形容齊步前進;不分先後;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福。」

20如雷貫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釋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裏。形容人的名聲大。

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21理屈詞窮 [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釋 理:道理;理由;屈:短;盡;窮:窮盡。理由站不住腳;無話可說。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禦人耳。」

22振振有詞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釋 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

出處 清 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23語無倫次 [ yǔ wú lún cì ]

解釋 倫次:次序;條理。話講得顛三倒四;毫無條理。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第七卷引《詩眼》:「古人律詩亦是一片文章,語或似無論次,而意若貫珠。」

24齊頭並進 [ qí tóu bìng jìn ]

解釋 幾支隊伍並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出處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並進,迎頭趕上。」

25發號施令 [ fā hào shī lìng ]

解釋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出處 《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26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解釋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出處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27鴉雀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28不可開交 [ bù kě kāi jiāo ]

解釋 開:解開;交:糾纏。不能解脫糾纏。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吳讚善聽到這裏,便氣的不可開交。」

29萬籟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30指桑罵槐 [ zhǐ sāng mà huái ]

解釋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表麵上罵甲;實際上罵乙。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31指手畫腳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解釋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隻見寶玉跑至圍屏燈前,指手畫腳,信口批評。」

32一反常態 [ yī fǎn cháng tài ]

解釋 一反:完全相反;整個兒相反;常態:平常的情態。完全和平常的態度相反。形容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出處 郭澄清《大刀記》第16章:「可是而今,他卻一反常態,神采飛揚地高談闊論起來。」

33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釋 覆;翻過來。使天地換了位置。形容變化巨大;徹底。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5回:「那時,一屋子人,拉這個,扯那個,正鬧得翻天覆地。」

34沸沸揚揚 [ fèi fèi yáng yáng ]

解釋 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掀動;升騰。開水翻滾;氣泡升騰的樣子。比喻人聲喧擾、議論紛紛。形容熙來攘往;非常熱鬧的情景。

出處 《山海經 西山經》:「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

35滿腹狐疑 [ mǎn fù hú yí ]

解釋 一肚子的疑惑。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公子聽如此說,便不好問,隻是未免滿腹狐疑。」

36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解釋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憤怒。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37震耳欲聾 [ zhèn ěr yù lóng ]

解釋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出處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38熙熙攘攘 [ xī xī rǎng rǎng ]

解釋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39鑼鼓喧天 [ luó gǔ xuān tiān ]

解釋 喧:聲音大。鑼鼓的聲音震天響。用敲鑼打鼓來表示喜慶的意思。

出處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麵,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一員,雄糾糾威風武藝顯。」

40結結巴巴 [ jiē jiē bā bā ]

解釋 說話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十三:「結結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說了一遍,雖然費力,可是說的不算不完全。」

41可憐巴巴 [ kě lián bā bā ]

解釋 非常令人可憐的樣子。

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要再借,剩下這可憐巴巴的五畝地,也得戴上籠頭啦!」

42吵吵鬧鬧 [ chǎo chǎo nào nào ]

解釋 故意發出各種爭吵聲的情況。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3回:「若是那些小人知道,來這門首吵吵鬧鬧,卻怎麼了?」

43亂作一團 [ luàn zuò yī tuán ]

解釋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出處 魯迅《熱風 隨感錄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亂作一團,又密密的插入鬼話。」

44怒不可遏 [ nù bù kě è ]

解釋 遏;止住。憤怒得難以抑製。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裏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45雞飛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解釋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出處 茅盾《鍛煉》:「然而陳克明卻在這裏想象,一方麵疑神疑鬼,又一方麵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46閃爍其詞 [ shǎn shuò qí cí ]

解釋 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25回:「何況這等事本來是縝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閃爍其詞,更未可定。」

47各行其是 [ gè xíng qí shì ]

解釋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48你爭我奪 [ nǐ zhēng wǒ duó ]

解釋 指相互爭奪。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這些富貴公子,你爭我奪,依了張家,違了李家。」

49振聾發聵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釋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50震天動地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解釋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湧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51狗血噴頭 [ gǒu xuè pēn tóu ]

解釋 被狗的血噴了一頭。形容罵得很凶。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64回:「一清早辰,吃他罵的狗血噴了頭。」

52頓足捶胸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解釋 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出處 明·吳元泰《東遊記》第七回:「隻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53鬧鬧哄哄 [ nào nào hōng hōng ]

解釋 吵吵鬧鬧,指喧鬧的場麵。

出處 張潔《沉重的翅膀》:「剛才還是鬧鬧哄哄的一桌子人,一時全都靜了下來,想著心事的樣子。」

54嚎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解釋 大聲哭叫。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絕,心裏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來。」

55大吼大叫 [ dà hǒu dà jiào ]

解釋 大聲喊叫。

出處 梁實秋《懶》:「任誰看完報紙之後,必須折好疊好放還原處,否則他就大吼大叫。」

56夫妻反目 [ fū qī fǎn mù ]

解釋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出處 《周易·小畜》:「輿說輻,夫妻反目。」

57時斷時續 [ shí duàn shí xù ]

解釋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雖然這樣時斷時續地學,但他實際上早可以獨立開汽車了。」

58沉默不語 [ chén mò bù yǔ ]

解釋 指一言不發。

出處 沈從文《沅陵的人》:「這是一群默默無聞沉默不語真正的戰士!」

59站不住腳 [ zhàn bù zhù jiǎo ]

解釋 比喻觀點等經不起推敲與反駁。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8回:「不過同夥當中都同他不對,因此我這裏他站不住腳,所以太太亦隻好讓他走了幹淨。」

60有口難辯 [ yǒu kǒu nán biàn ]

解釋 雖然有口;卻難以分辯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無處申訴。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難辯,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61狗血淋頭 [ gǒu xuè lín tóu ]

解釋 舊時迷信說法,謂狗血淋在妖人頭上,就可使其妖法失靈。後形容罵得很凶,使被罵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樣,無言以對,無計可施。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馬知府道:‘必然是個妖人!’教去取些法物來。牢子、節級將李逵捆翻,驅下廳前草地裏,一個虞候掇一盆狗血沒頭一淋。」

62不理不睬 [ bù lǐ bù cǎi ]

解釋 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麵罩重霜的不發一言,任憑這邊賠盡小心,那邊隻是不理不睬。」

63抽抽搭搭 [ chōu chōu dā dā ]

解釋 形容抵聲哭泣。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6回:「平兒聽了,越發抽抽搭搭的哭了起來。」

64指雞罵狗 [ zhǐ jī mà gǒu ]

解釋 指著雞罵狗。比喻表麵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別指雞罵狗,倒是誰白吃白喝?」

65歇斯底裏 [ xiē sī dǐ lǐ ]

解釋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出處 茅盾《嚴霜下的夢》:「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裏的喊叫,我仿佛看見許多狼,張開了鋸樣的尖嘴,在撕碎美麗的身體。」

66疑惑不解 [ yí huò bù jiě ]

解釋 心中懷疑,不明白。

出處 顧寄南《黃橋燒餅》:「他疑惑不解。陳毅同誌告訴他,這是準備給俘虜吃的。」

67雞聲鵝鬥 [ jī shēng é dòu ]

解釋 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省得雞聲鵝鬥,叫別人笑話。」

68鼓吹喧闐 [ gǔ chuī xuān tián ]

解釋 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離店家不上五六裏之地,隻是後麵鼓吹喧闐,回頭觀看,燈火燭天。」

69翻江攪海 [ fān jiāng jiǎo hǎi ]

解釋 形容水勢浩大。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也形容吵鬧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三回:「龍能噴雲曖霧,播土揚沙。有巴山捎嶺的手段,有翻江攪海的神通。」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四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70翻天作地 [ fān tiān zuò dì ]

解釋 猶言翻天覆地。形容鬧得很凶。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71雞爭鵝鬥 [ jī zhēng é dòu ]

解釋 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省得雞爭鵝鬥,叫別人笑。」

72挑牙料唇 [ tiāo yá liào chún ]

解釋 搖動嘴唇。謂吵嘴,爭吵。

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隻待要尋爭覓釁。」

73篩鑼擂鼓 [ shāi luó léi gǔ ]

解釋 敲鑼打鼓。形容大聲吵鬧。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28回:「翻筋鬥,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玩耍。」

74穿雲裂石 [ chuān yún liè shí ]

解釋 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東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

75暢叫揚疾 [ chàng jiào yáng jí ]

解釋 指大吵大鬧。「暢叫」即「唱叫」,吵鬧之意。「揚疾」猶嚷唧,亦吵鬧之意。

出處 元 楊暹《劉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癡,不辨個高低,暢叫揚疾。」

76家翻宅亂 [ jiā fān zhái luàn ]

解釋 形容家裏吵吵鬧鬧,不得安寧。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6回:「你想那一年,我說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寶玉沒急死了,鬧得家翻宅亂。」

77挑唇料嘴 [ tiāo chún liào zuǐ ]

解釋 見「挑牙料唇」。

出處 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誰與你挑唇料嘴,辨別個誰是誰非。」

78一傅眾咻 [ yī fù zhòng xiū ]

解釋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幹擾。比喻不能有什麼成就。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79雀喧鳩聚 [ què xuān jiū jù ]

解釋 形容紛亂吵鬧。

出處 唐·羅隱《題潤州妙善前石羊》詩:「還有市薼沽酒客,雀喧鳩聚話蹄涔。」

80金鼓喧闐 [ jīn gǔ xuān tián ]

解釋 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

出處 清 金捧閶《守一齋筆記 蘆花會》:「忽金鼓喧闐,儀衛甚盛,觀者踵接肩摩。」

81蜩螗羹沸 [ tiáo táng gēng fèi ]

解釋 蜩螗:蟬;沸:沸騰。形容聲音嘈雜喧鬧,好像蟬噪、水滾、羹沸一樣。比喻紛擾不寧

出處 梁啟超《論美菲英杜之戰事關係於中國》:「雖中原逐鹿,劉興項仆,蜩螗羹沸,而彼一無所聞焉。」

82蜩螗沸羹 [ tiáo táng fèi gēng ]

解釋 蜩:蟬;螗: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沸:開水翻騰。象蟬的叫,象沸湯的翻滾。形容社會動亂。

出處 《詩經 大雅 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83群雌粥粥 [ qún cí yù yù ]

解釋 原形容鳥兒相和而鳴。後形容在場的婦女眾多,聲音嘈雜。

出處 唐 韓愈《琴操 雉朝飛》:「當東而西,當啄而飛。隨飛隨啄,群雌粥粥。」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