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凍的很冷的成語

形容人凍的很冷的成語


1冰天雪地 [ bīng tiān xuě dì ]

解釋 冰雪漫天蓋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處 清 蔣士銓《雞毛房》詩:「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2天寒地凍 [ tiān hán dì dòng ]

解釋 天氣非常寒冷;大地到處結冰。

出處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詞:「莫恨東風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凍,南枝香動。」

3寒冬臘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解釋 臘月:農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出處 漢 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4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解釋 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出處 宋 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成冰。」

5十冬臘月 [ shí dōng là yuè ]

解釋 指陰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59回:「十冬臘月喝涼水,臨死埋在灶火坑。」

6雪虐風饕 [ xuě nüè fēng tāo ]

解釋 虐:暴虐;饕:貪殘。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出處 唐 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歲弊寒凶,雪虐風饕。」

7折膠墮指 [ shé jiāo duò zhǐ ]

解釋 極言天氣寒冷。

出處 宋·蘇軾《磨衲讚》:「折膠墮指,此衲不寒,爍石流金,此衲不熱。」宋·周密《齊東野語·曝日》:「《冬日初出銘》曰:‘折膠墮指,夢想負背。’」

8冰雪嚴寒 [ bīng xuě yán hán ]

解釋 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出處 吳伯簫《菜園小記》「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裏春夏秋三季,菜園裏總是經常有幾種蔬菜在競肥爭綠的。」

9雪窖冰天 [ xuě jiào bīng tiān ]

解釋 窖:收藏東西的地洞。到處是冰和雪。形容天氣寒冷,也指嚴寒地區。

出處 《宋史·朱弁傳》:「歎馬角之未生,魂銷雪窖;攀龍髯而莫逮,淚灑冰天。」

10饑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釋 交:一齊;迫:逼迫。饑餓、寒冷一齊襲來。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 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11門庭若市 [ mén tíng ruò shì ]

解釋 門:原指宮門;庭:原指朝庭;現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場。原來形容宮門裏;朝庭上;進諫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樣;十分熱鬧。現在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12德才兼備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釋 品德和能力都具備。兼備:都具備。

出處 《元史 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

13汗流浹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釋 浹:濕透。汗水流得濕透背衣。形容悶熱或幹活賣力氣。也形容極度惶恐或羞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

14熙熙攘攘 [ xī xī rǎng rǎng ]

解釋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15摩肩接踵 [ mó jiān jiē zhǒng ]

解釋 摩:接觸;踵:腳跟。肩挨肩;腳尖連著腳跟。形容人多擁擠;或比喻事物接連不斷的出現。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16春寒料峭 [ chūn hán liào qiào ]

解釋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9卷:「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17噓寒問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釋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出處 冰心《關於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

18品學兼優 [ pǐn xué jiān yōu ]

解釋 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都很優秀。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學兼優,閱曆通達的老長輩。」

19精神抖擻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釋 抖擻:振奮的樣子。精神振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20車水馬龍 [ chē shuǐ mǎ lóng ]

解釋 車絡繹不絕;有如流水;馬首尾相接;好像遊龍。形容沿途車馬很多;成群結隊;繁華熱鬧的場麵。也作「馬龍車水」。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上 明德馬皇後》:「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

21觥籌交錯 [ gōng chóu jiāo cuò ]

解釋 酒杯和酒籌錯雜放置。形容眾人一起宴飲時的熱鬧景象。

出處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22漫山遍野 [ màn shān biàn yě ]

解釋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山坡山岡、田間曠野。形容數量很多、範圍很廣、聲勢很大。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

23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釋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樣;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別多。

出處 《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24縮手縮腳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解釋 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縮:收縮。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嘴裏還喊道:'好冷呀!'」

25揮汗如雨 [ huī hàn rú yǔ ]

解釋 眾人用手抹汗;揮灑的汗水像雨點一樣。形容人多、擁擠。也形容因天熱或勞動而出汗很多。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監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26啼饑號寒 [ tí jī háo hán ]

解釋 因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27熙來攘往 [ xī lái rǎng wǎng ]

解釋 熙、攘:喧鬧、紛亂的樣子。人來人往;喧鬧紛雜。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隻見這弄堂裏麵,熙來攘往,轂擊肩摩;那出進的轎子,更覺絡繹不絕。」

28賓客如雲 [ bīn kè rú yún ]

解釋 來客多得如聚集的雲層。形容客人多。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閉門念佛;雖賓客如雲,此日斷不接見,以此為常。」

29漫天蓋地 [ màn tiān gài dì ]

解釋 遍布天地之間。

出處 清·蒲鬆齡《東郭外傳》:「齊人漫天蓋地說大話,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風魔。」

30風刀霜劍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解釋 冷風似刀寒霜如劍。形容氣候寒冷惡劣。也比喻周圍人際環境惡劣嚴酷。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31風雨淒淒 [ fēng yǔ qī qī ]

解釋 淒淒:寒冷。風雨交加,清冷淒涼。

出處 《詩經·鄭風·風雨》:「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32人喊馬嘶 [ rén hǎn mǎ sī ]

解釋 嘶:馬叫。人人在呐喊;馬在嘶叫。形容喧鬧嘈雜的聲音。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隻聽得外麵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

33淒風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解釋 形容天氣惡劣;比喻處境悲慘淒涼。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四年》:「春無淒風,秋無苦雨。」

34樂於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釋 很樂意幫助別人。

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她見他為人忠厚,樂於助人,也信任他,處處請教。」

35挨肩擦背 [ āi jiān cā bèi ]

解釋 挨:靠近;擦:接觸。形容緊緊挨著;也形容人多而擁擠。

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 錯認屍》:「當日鬧動城裏城外人都得知,男子婦人,挨肩擦背,不計其數,一齊來看。」

36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解釋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麵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出處 清 劉鄂《老殘遊記續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

37揮汗成雨 [ huī hàn chéng yǔ ]

解釋 揮:灑,潑。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一樣。形容人多。

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下九》:「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38聳肩縮背 [ sǒng jiān suō bèi ]

解釋 兩肩聳起,背脊彎曲。形容衰老的狀態。也形容因怕冷而縮做一團的樣子。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3回:「又是風雪,地下踏著寒冰,凍得聳肩縮背,戰戰兢兢。」

39蕙心蘭質 [ huì xīn lán zhì ]

解釋 蕙、蘭:都是香草名。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出處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40風雪交加 [ fēng xuě jiāo jiā ]

解釋 風和雪同時襲來。

出處 元 程文海《浣溪沙 題湘水行吟》詞:「風雪交加凍不醒,抱琴誰共賞《湘靈》。」

41大雪紛飛 [ dà xuě fēn fēi ]

解釋 紛:多而雜亂。雪片大量飄落的樣子。形容雪下得大。

出處 魯迅《「大雪紛飛」》:「在江浙,倘要說出‘大雪紛飛’的意思來……大抵用‘凶’,‘猛’或‘厲害’,來形容這下雪的樣子。」

42浹背汗流 [ jiā bèi hàn liú ]

解釋 同「汗流浹背」,形容十分慚愧或惶恐。

出處 郭沫若《文藝論集 論詩三劄》:「當其方成的時候,總覺得滿腔高興,及到過了兩日,自家反複讀讀看時,又不禁浹背汗流了。」

43爍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解釋 謂溫度極高,能將金石熔化。形容酷熱。爍,通「鑠」。

出處 唐·康駢《劇談錄·狄惟謙請雨》:「是時炎旱累月,爍石流金,晴空萬裏。」

44比肩疊跡 [ bǐ jiān dié jì ]

解釋 比:並。肩並肩,足跡相疊。形容人多。

出處 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疊跡。」

45比肩疊踵 [ bǐ jiān dié zhǒng ]

解釋 形容人多。疊踵,腳尖踩腳跟。

出處 清 陳康棋《郎潛紀聞》卷一:「遼沈舊人,勝朝遺耈,比肩疊踵,同掌絲綸。」

46汗如雨下 [ hàn rú yǔ xià ]

解釋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47逐隊成群 [ zhú duì chéng qún ]

解釋 形容人多。

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遊街的犯人,逐隊成群;看遊街的閑人,填街塞巷。」

48淒風冷雨 [ qī fēng lěng yǔ ]

解釋 見「淒風苦雨」。

出處 《左傳·昭公四年》:「春無淒風,秋無苦雨。」

49白雪皚皚 [ bái xuě ái ái ]

解釋 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出處 冰心《再寄小讀者》:「白雪皚皚,山頂上懸著一鉤淡黃色的新月。」

50駢肩累跡 [ pián jiān lèi jì ]

解釋 同「駢肩累跡」。

出處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谘嗟。」

51人語馬嘶 [ rén yǔ mǎ sī ]

解釋 人叫喊,馬嘶鳴。形容紛亂擾攘或熱鬧歡騰的情景。

出處 唐 盧綸《送韋判官得雨中山》:「人語馬嘶聽不得,更堪長路在雲中。」元 無名氏《五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軍,收拾什物,不許人語馬嘶。」

52駢肩累踵 [ pián jiān lèi zhǒng ]

解釋 同「駢肩累跡」。

出處 清·王韜《瀛需雜誌》:「二十八日為城隍夫人誕辰,城中熱鬧,無異於城外,幾於傾邑若狂,士女往觀者,駢肩累踵。」

53駢肩累足 [ pián jiān lèi zú ]

解釋 同「駢肩累跡」。

出處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谘嗟。」

54流汗浹背 [ liú hàn jiā bèi ]

解釋 ①形容出汗多,濕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慚愧不安之極。

出處 宋·無名氏《青瑣後集》:「每延英奏對,雖嚴冬盛寒亦流汗浹背。」

55駢肩疊跡 [ pián jiān dié jì ]

解釋 形容人多擁擠。同「駢肩累跡」。

出處 清·劉大櫆《乞捐輸以待周急引》:「京師為四方之會,萬民之所聚處,仕宦賓旅,駢肩疊跡。」

56德尊望重 [ dé zūn wàng zhòng ]

解釋 見「德高望重」。

出處 《東周列國誌》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獻上良馬,以備驅馳之用。」

57比肩迭跡 [ bǐ jiān dié jì ]

解釋 肩膀相靠,足跡相迭。形容人多。

出處 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迭跡。」

58饑凍交切 [ jī dòng jiāo qiē ]

解釋 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誌·魚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於室一隅,饑凍交切,然竟不死。」

59駕肩接武 [ jià jiān jiē wǔ ]

解釋 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

出處 《舊唐書·尹思貞李傑等傳論》:「有唐之興,綿曆年所,骨鯁清廉之士,懷忠抱義之臣,台省之間,駕肩接武。」

60亞肩疊背 [ yà jiān dié bèi ]

解釋 前後的人肩背緊挨著。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鬆在轎上看時,隻見亞肩疊背,鬧鬧嚷嚷,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61連衽成帷 [ lián rèn chéng wéi ]

解釋 見「連衽成帷」。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62齊東野語 [ qí dōng yě yǔ ]

解釋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63駕肩接跡 [ jià jiān jiē jì ]

解釋 見「駕肩接武」。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道悟禪師》:「學徒依附,駕肩接跡;都人士女,向風而至。」

64張袂成帷 [ zhāng mèi chéng wéi ]

解釋 張開袖子成為帷幕。形容人多。

出處 漢·劉向《說苑·奉使》:「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帷,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65掎裳連袂 [ jǐ cháng lián mèi ]

解釋 裙子牽住裙子,袖子連著袖子。形容人多。

出處 宋·劉從義《重修開元寺行廊功德碑》:「服靚妝,繼日以掎裳連袂。」

66掎裳連襼 [ jǐ shang lián yì ]

解釋 牽裙連袖。形容人多。

出處 晉·潘嶽《藉田賦》:「躡踵側肩,掎裳連襼。」

67比肩迭踵 [ bǐ jiān dié zhǒng ]

解釋 形容人多。迭踵,腳尖踩腳跟。

出處 清 陳康棋《郎潛紀聞》卷一:「遼沉舊人,勝朝遺耈,比肩迭踵,同掌絲綸。」

68摩肩接轂 [ mó jiān jiē gǔ ]

解釋 肩挨著肩,車輪挨著車輪。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 明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遊嵩山日記》:「伊闕摩肩接轂,為楚豫大道。」

69攘來熙往 [ rǎng lái xī wǎng ]

解釋 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70花天錦地 [ huā tiān jǐn dì ]

解釋 形容繁華熱鬧。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行至長安,果然是花天錦地,比新豐市又不相同。」

71寒風侵肌 [ hán fēng qīn jī ]

解釋 形容天氣寒冷。

72歲暮天寒 [ suì mù tiān hán ]

解釋 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73林寒洞肅 [ lín hán dòng sù ]

解釋 寒:寒冷;肅:肅殺。形容秋冬時林木蕭疏,溪澗淺落的景象。

出處 北朝 後魏 酈道元《水經注 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

74汗流洽背 [ hàn liú qià bèi ]

解釋 同「汗流浹背」。

出處 《舊唐書·昭宗紀》:「昭宗臨軒自諭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節,稱兵入朝,不由奏請,意在何也?’茂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對。」

75笙歌鼎沸 [ shēng gē dǐng fèi ]

解釋 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

出處 宋·吳自牧《夢粱錄·清明節》:「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76紅飛翠舞 [ hóng fēi cuì wǔ ]

解釋 紅、翠:指服裝的色彩,泛指各種各樣的顏色。形容婦女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盡興嬉戲,熱鬧非凡的情景。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滿廳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真是十分熱鬧。」

77肩摩袂接 [ jiān mó mèi jiē ]

解釋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 明·宋濂《贈傳神陳德顏序》:「餘自近歲以來,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一切謝絕已久。」

78踵接肩摩 [ zhǒng jiē jiān mó ]

解釋 摩肩接踵。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出處 清·金捧閶《守一齋筆記·蘆花會》:「忽金鼓喧闐,儀衛甚盛,觀者踵接肩摩。」

79天凝地閉 [ tiān níng dì bì ]

解釋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處 《晉書 張協傳》:「天凝地閉,風厲霜飛。」

80冬裘夏葛 [ dōng qiú xià gě ]

解釋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處 《公羊傳·桓公七年》:「士不及茲四者,則冬不裘,夏不葛。」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