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憂愁的成語

形容憂愁的成語


1憂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釋 焚:火燒。憂慮、焦急得心裏像火燒一樣。形容十分憂愁、焦急。

出處 《詩經 小雅 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焚,不敢戲談。」

2憂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釋 忡忡:憂愁不安的樣子。心事重重;十分憂愁。

出處 《詩經 召南 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3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釋 善:容易;好(hào);感:傷感。容易發愁、傷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處 茅盾《幻滅》二:「是同情於這個不相識的少婦呢,還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連她自己也不明白。」

4杞人憂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釋 杞:古時國名;憂天:擔心天塌陷。杞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寢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5悵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 悵然:失意;懊惱。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喪;好像丟了什麼似的。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牛成章》:「主人視其裏居、姓氏,似有所動,問所從來。忠泣訴父名,主人悵然若失。」

6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解釋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臨於穀。」

7黯然神傷 [ àn rán shén shāng ]

解釋 心情沮喪;心神憂傷。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女更黯然神傷,泫然流涕。」

8愁眉苦臉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解釋 苦:痛苦。憂愁得眉頭緊鎖;哭喪著臉。形容愁容滿麵的樣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隻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裏人去了。」

9愁眉不展 [ chóu méi bù zhǎn ]

解釋 展:舒展。心裏憂愁;雙眉緊鎖;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作「愁眉緊鎖」。

出處 唐 姚鵠《隨州獻李侍禦》之二:「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10灰心喪氣 [ huī xīn sàng qì ]

解釋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誌消沉;喪失信心。

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誌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11鬱鬱寡歡 [ yù yù guǎ huān ]

解釋 鬱鬱:憂鬱;發愁的樣子;寡:少。心裏發愁;少言少語;悶悶不樂。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九章》:「心鬱鬱之憂思兮,獨永歎乎增傷。」

12心煩意亂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釋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於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13悶悶不樂 [ mèn mèn bù lè ]

解釋 悶悶: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煩悶抑鬱。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回:「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

14心事重重 [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

解釋 心裏掛著很多沉重的顧慮。

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第二七章:「毛人鳳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來回走著。」

15鬱鬱不樂 [ yù yù bù lè ]

解釋 鬱鬱:心裏憂愁;苦悶。形容愁悶不樂。

出處 唐 蔣防《霍小玉傳》:「傷情感物,鬱鬱不樂。」

16愁眉鎖眼 [ chóu méi suǒ yǎn ]

解釋 鎖:緊皺。愁得緊皺眉頭,眯起雙眼。形容非常苦惱的樣子。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裏愁眉淚臉。

17愁腸百結 [ chóu cháng bǎi jié ]

解釋 憂愁纏結在腸內。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王昭君變文》:「日月無明照覆盆,愁腸百結虛成著。」

18愁腸寸斷 [ chóu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釋 憂愁得腸子一寸一寸地斷裂。

出處 唐 張鷟《遊仙窟》:「淚臉千行,愁腸寸斷,端坐橫琴,涕血流襟。」

19黯然銷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釋 黯然:心神沮喪、麵色難看的樣子;銷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靈魂離開了肉體。心情沮喪;麵色陰沉;好像失掉了靈魂;形容極度悲愁。

出處 南朝 梁 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將敗之貌。」

20哀而不傷 [ āi ér bù shāng ]

解釋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後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1消愁解悶 [ xiāo chóu jiě mèn ]

解釋 消除憂愁,解除煩悶。

出處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雲]我不和你撒賴撒癡的,斷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斷消愁解悶甕頭香。」

22愁雲慘霧 [ chóu yún cǎn wù ]

解釋 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麵。

出處 瞿秋白《亂彈 一種雲》:「如果是驚天動地的霹靂,那才撥得開滿天的愁雲慘霧。」

23疚心疾首 [ jiù xīn jí shǒu ]

解釋 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出處 唐 崔鍔《內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誌》:「以嗣子奉命雞林,三歲然複,疚心疾首,亦時禮念,冥期佑助。」

24椎心泣血 [ chuí xīn qì xuè ]

解釋 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紅腫得像流出血似的。用拳頭捶打著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紅腫;像要流出血一樣。形容極度悲慟。

出處 漢 李陵《答蘇武書》:「何圖誌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25哀感頑豔 [ āi gǎn wán yàn ]

解釋 哀:悲哀;感:感動;頑:愚拙;豔:慧麗。悲痛的情調使愚頑無知的人和聰明俊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後轉用以評述豔情作品。謂文辭既哀婉感傷;又古拙綺麗;深切感人。

出處 三國 魏 繁欽《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淒入肝脾,哀感頑豔。」呂延濟注:「頑鈍豔美者皆感之。」

26愁雲慘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解釋 慘淡:暗淡。原指陰沉沉的雲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出處 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翰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27愁山悶海 [ chóu shān mèn hǎi ]

解釋 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風,怎攬這場愁山悶海。

28百結愁腸 [ bǎi jié chóu cháng ]

解釋 指愁緒如結無法解開。

出處 宋 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詞:「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

29千愁萬緒 [ qiān chóu wàn xù ]

解釋 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

出處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30愁緒如麻 [ chóu xù rú má ]

解釋 愁緒:憂愁的心緒。麻:亂麻。憂愁的思慮像亂麻一樣。形容煩愁之極。

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三回:「心兒裏愁緒如麻,把個活動動的人兒,都困做了籠中之鳥。」

31鼇憤龍愁 [ áo fèn lóng chóu ]

解釋 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32雨泣雲愁 [ yǔ qì yún chóu ]

解釋 淚下如雨,愁多如雲。形容憂愁深重。

出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雖然道姻緣不偶,我可一言難就,有多少雨泣雲愁。」

33悶海愁山 [ mèn hǎi chóu shān ]

解釋 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三十二纓閨拜月》:「聽說罷姓名家鄉,這情苦意切,悶海愁山將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淚珠流血。」

34玉慘花愁 [ yù cǎn huā chóu ]

解釋 形容女子憂愁貌。

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玉慘花愁,追思傅粉,巾袖與枕頭都是淚痕。」

35獨坐愁城 [ dú zuò chóu chéng ]

解釋 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36悲愁垂涕 [ bēi chóu chuí tì ]

解釋 垂:垂下。涕:淚。因為悲哀、愁苦而落淚。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一裏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

37日坐愁城 [ rì zuò chóu chéng ]

解釋 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出處 宋·範成大《次韻代答劉文潛》詩:「一曲紅窗聲裏怨,如今分作兩愁城。」

38垂頭喪氣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釋 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失去誌氣;情緒低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形容失意懊喪的樣子。

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39大失所望 [ dà shī suǒ wàng ]

解釋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出處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40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41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解釋 傷心而且頭痛。形容傷心痛恨到了極點。疾首:頭痛。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42痛定思痛 [ tòng dìng sī tòng ]

解釋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後;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出處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43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釋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處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44泣不成聲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釋 泣:低聲哭。哭得噎住了;連聲音也發不出來。形容極度悲傷。

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越王無餘外傳》:「堯崩,禹服三年之喪,如喪考妣,晝夜哭泣,氣不屬聲。」

45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解釋 黯然:昏暗的樣子;失色:失去光澤。原指心情沮喪;臉色難看。形容相比之下顯得暗淡無光。有時也形容心情不好。

出處 清 冒襄《影梅庵憶語》:「頓使《會真》、《長恨》等篇黯然失色。」

46無憂無慮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釋 無:沒有。沒有任何憂慮。形容心情舒暢自然。

出處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來,來,來,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

47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釋 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48唉聲歎氣 [ 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釋 唉聲:歎氣聲;因傷感憂悶、苦痛而發出歎息的聲音。也寫作「哀聲歎氣」、「噯聲歎氣」。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我看你臉上一團私欲愁悶氣色,這會兒子又唉聲歎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

49不可終日 [ bù kě zhōng rì ]

解釋 終日:從早到晚;整天。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局勢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

50自尋煩惱 [ zì xún fán nǎo ]

解釋 自己找來不必要的煩惱

出處 巴金《家》六:「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自尋煩惱,浪費精力呢?」

51沒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釋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興。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52心膽俱裂 [ xīn dǎn jù liè ]

解釋 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俱:都;裂:破開。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大37回:「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53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

出處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54槁木死灰 [ gǎo mù sǐ huī ]

解釋 幹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於衷、冷漠無情。槁:幹枯。

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55萬念俱灰 [ wàn niàn jù huī ]

解釋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滅了。形容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萬念:一切念頭;俱:全;都;灰:灰心;失望。

出處 清 南亭亭長《中國現在記》第三回:「官場上的人情,最是勢利不過的。大家見撫台不理,誰還來理我呢,想到這裏,萬念俱灰。」

56坐臥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解釋 坐不穩;睡不安。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出處 《壇經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臥不安。」

57哀毀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解釋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隻剩下骨頭架子。指因喪親極度悲哀;瘦得隻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

58暗淡無光 [ àn dàn wú guāng ]

解釋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處 歐陽山《苦鬥》:「太陽過了,整個天空又顯得暗淡無光,北風在頭項上呼呼地嚎叫著。」

59柔腸寸斷 [ róu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釋 柔軟的心腸一寸一寸地斷開了。形容女子的憂愁苦悶。

出處 清 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先夫之亡,妾柔腸寸斷。」

60排憂解難 [ pái yōu jiě nán ]

解釋 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出處 鄧小平《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各級黨政負責同誌,要經常深入學校,傾聽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

61愁腸九轉 [ chóu cháng jiǔ zhuǎn ]

解釋 謂重重憂愁縈繞心懷。

出處 明·邵璨《香囊記·得書》:「我終日裏愁腸九轉,到如今尺素空傳,越教人中心慘然。」

62哀哀欲絕 [ āi āi yù jué ]

解釋 悲痛得將要氣絕;指異常悲痛。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那寶珠按未嫁女之禮在靈前哀哀欲絕。」

63愁眉淚眼 [ chóu méi lèi yǎn ]

解釋 皺著眉頭,掉下眼淚。形容愁苦悲傷的樣子。

出處 元 方伯成《端正好 憶別》套曲:「我痛著迷不似今番,愁眉淚眼。恨別離最易,恨見應難。」

64窮愁潦倒 [ qióng chóu liáo dǎo ]

解釋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出處 清·無名氏《都門竹枝詞·教官十首》:「盤費全無怎去家,窮愁潦倒駐京華。」

65悒悒不樂 [ yì yì bù lè ]

解釋 悒悒:憂愁不安的樣子。心裏鬱悶,感到不快。

出處 漢 班固《漢武帝內傳》:「庸主對坐,悒悒不樂。」

66怏怏不樂 [ yàng yàng bù lè ]

解釋 怏怏:形容不滿意的神情。心中鬱悶,很不快活。

出處 《楊家將演義》第40回:「六郎謝恩而退,歸至府中,思憶孟良、焦讚,怏怏不樂。」

67哀痛欲絕 [ āi tòng yù jué ]

解釋 哀痛:悲痛;絕:斷絕;指氣絕。悲傷得要氣絕了。

出處 鄒韜奮《抗戰以來 與中央黨部交涉的經過》:「尤使我哀痛欲絕的是艱苦忠貞於抗建文化事業的青年幹部一個又一個的被拘捕。」

68心灰意懶 [ xīn huī yì lǎn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形容喪失信心;不圖進取。灰:消沉;懶:懈怠。

出處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69憂國憂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解釋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出處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

70心如死灰 [ xīn rú sǐ huī ]

解釋 死灰:已冷卻的灰燼。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誌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馮遊》:「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71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解釋 定:安定。心裏煩躁,精神不安。

出處 《平妖傳》第五回:「這般繁華去處,怕你們心神不定,惹出什麼事非來。」

72哀思如潮 [ āi sī rú cháo ]

解釋 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湧一般。形容極度悲痛。

出處 京劇《平原作戰》第五場:「哀思如潮熱淚灑,平川有邊仇無涯。」

73悵然自失 [ chàng rán zì shī ]

解釋 悵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誌迷亂,像失去什麼似的樣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殷悵然自失。」清·蒲鬆齡《聊齋誌異·牛成章》:「忠泣訴父名,主人悵然自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殷悵然自失。」

74鬱鬱蒼蒼 [ yù yù cāng cāng ]

解釋 鬱鬱:草木茂盛的樣子;蒼蒼:深綠色;草木蒼翠的顏色。形容草木蒼翠茂盛比喻美好興旺的景象。

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仰視岩石鬆樹,鬱鬱蒼蒼,如在雲中。」

75悒悒不歡 [ yì yì bù huān ]

解釋 悒悒:憂愁不安的樣子。心裏鬱悶,感到不快。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嬰寧》:「生恚怒,悒悒不歡。母慮其複病,急為議姻,略為商榷,輒搖首不願。」

76肚裏淚下 [ dù lǐ lèi xià ]

解釋 眼淚往肚裏流。形容有苦說不出。

出處 宋·葉紹翁《四朝見聞錄》:「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裏淚流。」

77哀天叫地 [ āi tiān jiào dì ]

解釋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平兒、豐兒等哭的哀天叫地,賈政心中也有些煩難,顧了這裏,丟不下那裏。」

78焦眉愁眼 [ jiāo méi chóu yǎn ]

解釋 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出處 艾蕪《山峽中》:「野貓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樣子,一麵就摸著她的足,歎氣。」

79天愁地慘 [ tiān chóu dì cǎn ]

解釋 天地都感到愁苦、淒慘。形容極其悲慘(多用作渲染氣氛)。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

80心緒不寧 [ xīn xù bù níng ]

解釋 寧:安寧,安定。焦急不安。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5回:「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

81轉憂為喜 [ zhuǎn yōu wéi xǐ ]

解釋 由憂愁轉為歡喜。

出處 明 陸采《懷香記 池塘唔語》:「解雙眉轉愁為喜,訂芳期歡聲和氣。」

82哀感天地 [ āi gǎn tiān dì ]

解釋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一 二祖阿難尊者》:「王聞失聲號慟,哀感天地。」

83憂心如搗 [ yōu xīn rú dǎo ]

解釋 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搗。」

84憂深思遠 [ yōu shēn sī yuǎn ]

解釋 深刻憂慮,長遠打算。

出處 《詩經 唐風 蟋蟀》小序:「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85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釋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出處 唐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霽雲(南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86不堪其憂 [ bù kān qí yōu ]

解釋 憂:愁苦。不能忍受那樣的愁苦。

出處 《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7淚眼愁眉 [ lèi yǎn chóu méi ]

解釋 帶淚的眼,發愁的眉。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88破愁為笑 [ pò chóu wéi xiào ]

解釋 猶言轉憂為喜。

出處 南朝·陳·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又承書劄,銀鉤甚麗,玉疏依然,開封伸紙,破愁為笑。」

89積憂成疾 [ jī yōu chéng jí ]

解釋 憂:憂慮。長久憂慮就會得病。

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李逢吉裴度諫穆宗》:「崔發驅曳中人,誠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發下獄,積憂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90額蹙心痛 [ é cù xīn tòng ]

解釋 極度憂愁傷心貌。

出處 明天放道人《〈四聲猿〉序》:「《漁陽》意氣,泉路難灰,世人假慈悲學大菩薩,而勤王斷國之徒,多在塗脂調粉之輩,此文長所為額蹙心痛者乎。」

91回腸九轉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解釋 好象腸子在旋轉。形容內心痛苦焦慮已極。

出處 《柳蔭記》:「難壞人這陣無計想,好叫人回腸九轉無主張。」

92怫然不悅 [ fú rán bù yuè ]

解釋 怫然:憂愁或憤怒的樣子;悅:愉快,高興。憤怒,很不愉快。

93憂盛危明 [ yōu shèng wēi míng ]

解釋 猶言居安思危。

出處 明·陳繼儒《讀書鏡》第二卷:「夫憂盛危明,辟邪鎮惡,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誠不可已。」

94愁眉蹙額 [ chóu méi cù é ]

解釋 因發愁而緊皺眉頭。

出處 茅盾《血戰後一周年》:「內地的小商人為了上海‘錢莊不通’而愁眉蹙額。」

95愁腸九回 [ chóu cháng jiǔ huí ]

解釋 指悲愁頻頻在腹中縈繞,難於排遣。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 唐·崔櫓《春日長安即事》:「玉樓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96自貽伊戚 [ zì yí yī qī ]

解釋 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

97鬼哭神愁 [ guǐ kū shén chóu ]

解釋 形容驚恐憂愁。

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花·釋憤》:「我想做丞相時威靈震主,權勢傾朝。手指一揮,兩班裏鳥驚魚駭;眉頭半鎖,滿朝中鬼哭神愁。」

98鬼哭天愁 [ guǐ kū tiān chóu ]

解釋 形容悲慘淒涼。

出處 高旭《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韻即寄越中》:「鬼哭天愁冷雨斜,黃龍晉酒恨徒賒。」

99愁眉苦眼 [ chóu méi kǔ yǎn ]

解釋 見「愁眉苦臉」。

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隻見那張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別鬧了。’」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