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國破家亡的成語

形容國破家亡的成語


1國破家亡 [ guó pò jiā wáng ]

解釋 國家被分割;家室被毀滅。

出處 晉 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2紙上談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釋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書生隻喜歡紙上談兵,隻說而不去實行。」

3兵荒馬亂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解釋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出處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4分崩離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釋 崩:倒塌崩裂;析:散開;解體。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5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6流離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解釋 流離: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離散;無處安身。

出處 《金史 完顏匡傳》:「今已四月,農事已晚,邊民連歲流離失所,扶攜道路,即望複業,過此農時,遂失一歲之望。」

7水深火熱 [ shuǐ shēn huǒ rè ]

解釋 像在深水裏;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極為痛苦或國家災難深重。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8顛沛流離 [ diān pèi liú lí ]

解釋 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

出處 宋 張世南《遊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裏,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9殘山剩水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

解釋 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後殘餘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出處 宋 範成大《萬景樓》詩:「殘山剩水不知數,一一當樓供勝絕。」

10民不聊生 [ mín bù liáo shēng ]

解釋 聊:依靠。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耳陳餘列傳》:「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

11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解釋 半壁:半邊;江山:國土。指外敵大半入侵或內戰割據所造成的國土分裂狀態。

出處 清 蔣士銓《冬青樹 提綱》:「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12妻離子散 [ qī lí zǐ sàn ]

解釋 妻子離異;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離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13家破人亡 [ jiā pò rén wáng ]

解釋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元安禪師》:「師曰:‘家破人亡,子歸何處?’」

14生靈塗炭 [ shēng líng tú tàn ]

解釋 生靈:生民;百姓;塗炭:爛泥和炭火。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出處 《晉書 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15多事之秋 [ duō shì zhī qiū ]

解釋 秋:年歲;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多指國家或政局等較大範圍的政治局勢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時期。

出處 唐 崔致遠《前宣州當塗縣令王翱攝楊子縣令》:「況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風。」

16馬革裹屍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釋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17國步艱難 [ guó bù jiān nán ]

解釋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於危難的境地。

出處 《舊五代史 蕭頃傳》:「時國步艱難,連師倔強,率多奏請,欲立家廟於本鎮,頃上章論奏。乃止。」

18兵連禍結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解釋 兵:指戰爭;結:相連。指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下》:「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19敗國喪家 [ bài guó sàng jiā ]

解釋 敗:衰敗,淪亡;喪:喪失。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出處 《晉書 列女傳 劉聰妻劉氏》:「自古敗國喪家,未始不由婦人者也。」

20血流成河 [ xuè liú chéng hé ]

解釋 形容被殺的人極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21家敗人亡 [ jiā bài rén wáng ]

解釋 家庭敗落,家人死亡。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回:「你既來投托蔣太太,你在蔣府裏靜坐罷了,你卻遙地裏去串人家,致得人家敗人亡。」

22亡國之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解釋 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後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3禍亂滔天 [ huò luàn tāo tiān ]

解釋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出處 《晉書·惠帝紀》:「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紀絕。」

24風塵之變 [ fēng chén zhī biàn ]

解釋 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出處 《晉書·陶璜傳》:「夫風塵之變,出於非常。」

25風塵之驚 [ fēng chén zhī jīng ]

解釋 風塵:戰亂。戰亂發生的警報。

出處 王闓運《振威將軍張威墓誌銘》:「歸葬時,東夷有風塵之驚,廷臣喧囂,倉黃促戰。」

26國將不國 [ guó jiāng bù guó ]

解釋 國家將無法維持下去了。指國家的局勢很壞,有亡國的危險。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國將不國,這才是糊塗到底呢!」

27亡國滅種 [ wáng guó miè zhǒng ]

解釋 國家滅亡,種族滅絕。謂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出處 清·嚴複《論世變之亟》:「故其端起於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禍可至於亡國滅種,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28烽鼓不息 [ fēng gǔ bù xī ]

解釋 烽鼓:烽火與戰鼓;息:停止。比喻戰亂不止。

出處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晉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歲時不息。」

29蟲沙猿鶴 [ chóng shā yuán hè ]

解釋 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30流血千裏 [ liú xuè qiān lǐ ]

解釋 形容死傷非常多。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31鋒鏑餘生 [ fēng dí yú shēng ]

解釋 鋒:鋒芒。鏑:箭鏃。指從刀箭下逃生或經過戰亂後而活下來。

32風塵之會 [ fēng chén zhī huì ]

解釋 風塵:比喻戰亂;會:時機。指戰亂發生之際。

出處 東漢 班固《答賓戲》:「彼皆躡風塵之會,履顛沛之勢。」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