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助人為樂的成語

形容助人為樂的成語


1與人為善 [ yǔ rén wéi shàn ]

解釋 與:讚成;為:做;善:好;好事。原指讚成人學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見義勇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釋 義:正義;勇:勇敢;為;做。見到正義的事情勇於去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3救死扶傷 [ jiù sǐ fú shāng ]

解釋 扶:扶助。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精神。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仰億萬之師,與單於連戰十有餘日,所殺過半當,虜救死扶傷不給。」

4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處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

5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解釋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 宋 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6路不拾遺 [ lù bù shí yí ]

解釋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7扶老攜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解釋 扶:挽著;攜:帶著。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兒。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結隊歡迎、觀看或逃難。後也用來形容關心照顧老人和孩子。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未至百裏,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8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解釋 在雙方爭執中;主動介入;幫助受到欺壓的人;打擊實施強暴者。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那黃湯難道灌喪了狗肚子裏去了?氣的我隻要替平兒打抱不平。」

9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解釋 拔刀幫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見義勇為。常與「路見不平」搭配使用。

出處 元 無名氏《連環記》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10一臂之力 [ yī bì zhī lì ]

解釋 臂:胳膊。比喻給一些力量不大的協助。

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

11兩肋插刀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解釋 兩邊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於赴湯蹈火。

出處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讓老喬先撤,你為他兩肋插刀頂上一陣。」

12解囊相助 [ jiě náng xiāng zhù ]

解釋 囊:口袋。解開口袋拿出財物來幫助別人。

出處 明 張岱《琅孉文集 募修嶽鄂王祠募疏》:「若有賢士大夫解囊樂助,自為王所式憑。」

13樂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解釋 樂、好:喜歡;願意;善:做好事;施:施舍。樂意做好事;喜歡施舍。形容慷慨解囊;樂於助人。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樂書論》:「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14古道熱腸 [ gǔ dào rè cháng ]

解釋 指待人真誠、熱情。

出處 清 鄒弢《三借廬筆談 餘成之》:「同邑餘成之,楊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熱腸,頗有任俠氣。」

15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解釋 如同老虎長了翅膀。比喻強大的更加強大了。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沒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個女兒教道,教得個女兒如虎添翼一般,那裏聽薛夫人的解勸。」

16博施濟眾 [ bó shī jì zhòng ]

解釋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17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解釋 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錢袋。非常豪爽地打開錢袋;拿出錢來。指十分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慳吝,隻要下山。」

18助人為樂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釋 把幫助別人作為一種快樂。

出處 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裏,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19仗義疏財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釋 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幫助別人。

出處 元 無名氏《看錢奴》:「他父親在日,人都叫他做錢舍,如今那小的仗義疏財,比老員外甚是不同。」

20成人之美 [ chéng rén zhī měi ]

解釋 成:成全;幫助;美:好事。成全別人的好事。也指幫助別人實現其美好的願望。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21扶危濟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釋 扶:幫助;支持;濟:拯救。扶持、救濟生活困苦、處境危急的人。比喻盡力救助別人的危難。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22排憂解難 [ pái yōu jiě nán ]

解釋 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出處 鄧小平《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各級黨政負責同誌,要經常深入學校,傾聽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

23舍己救人 [ shě jǐ jiù rén ]

解釋 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舍己救人也要湊好了機會,不然,你把肉割下來給別人吃,人們還許說你的肉中含有傳染病的細菌。」

24鋤強扶弱 [ chú qiáng fú ruò ]

解釋 鏟除強暴,扶助弱者。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2卷:「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

25樂於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釋 很樂意幫助別人。

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她見他為人忠厚,樂於助人,也信任他,處處請教。」

26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解釋 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27路見不平 [ lù jiàn bù píng ]

解釋 指見到不平的事。

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我不過路見不平,說幾句氣話罷哩!」

28乘人之危 [ chéng rén zhī wēi ]

解釋 乘:趁;危:危險;災難。趁別人有困難時;去要挾、侵害對方。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蓋勳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29剛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解釋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30錦上添花 [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解釋 在錦鍛上麵又添小繡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處 宋 黃庭堅《了了庵頌》:「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

31仗義執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 ]

解釋 仗義:主持正義;執言:說公道話。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國悔罪,王室之福。」

32舍生取義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釋 為了正義而犧牲生命。舍生:舍棄生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3設身處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解釋 設:假設;處: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出處 宋 朱熹《禮記 中庸》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

34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解釋 昧:隱瞞;金:原指金錢;現泛指錢物;拾到東西不藏起來據為己有。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35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誌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36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解釋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出來;擔當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出處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後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於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複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37俠肝義膽 [ xiá gān yì dǎn ]

解釋 俠客的肝、義士的膽。形容見義勇為、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

出處 《蒲柳人家 後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膽和一片熱心所感動了。」

38急公好義 [ jí gōng hào yì ]

解釋 急:急於;公:公眾;好:喜好;義:義舉。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使急公好義者信從,而吝嗇顧錢者不得不聽。」

39自強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釋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處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0先人後己 [ xiān rén hòu jǐ ]

解釋 首先考慮別人,然後想到自己。

出處 《禮記·坊記》:「子雲:‘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41銜環結草 [ xián huán jié cǎo ]

解釋 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裏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 《左傳 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 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42結草銜環 [ jié cǎo xián huán ]

解釋 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報德;誓死不忘。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

43關懷備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釋 關心得無微不至。

出處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44難分難解 [ nán fēn nán jiě ]

解釋 指雙方爭吵、鬥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也形容雙方關係十分親密,分不開。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卷:「為些風情事,做了出來,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忽然登第。」

45羽毛豐滿 [ yǔ máo fēng mǎn ]

解釋 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比喻已經成熟或力量相當強大了。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體肥大,羽毛豐茂。」

46舍己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解釋 舍棄自己的利益而去幫助別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吾與點也。」朱熹集注:「初無舍己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47善有善報 [ shàn yǒu shàn bào ]

解釋 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48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 老舍《文藝學徒》:「在他的一幅作品裏,四妙鹹備,樣樣表現著他終生勤學苦練、奮鬥不懈的精神。」

49善男信女 [ shàn nán xìn nǚ ]

解釋 原指皈依佛教的人。後泛指虔誠信奉佛教的男女。

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臆論 拒客》:「釋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師,使四方遊人,善男信女,鹹可小憩,有來禮佛者,有來布施者,從不拒客之禮。」

50得道多助 [ dé dào duō zhù ]

解釋 指符合道義者則能得到多數人的幫助。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51八方支援 [ bā fāng zhī yuán ]

解釋 形容各方麵都支持、援助。

出處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12章:「我又不會撒豆成兵,還不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52果然如此 [ guǒ rán rú cǐ ]

解釋 果真是這樣。指不出所料。

出處 《三國誌·魏誌·張既傳》:「諸葛恪多輩耳!近張敬仲縣論格,以為必見殺,今果然如此。」

53慈悲為懷 [ cí bēi wéi huái ]

解釋 佛教認為人應以救助普濟他人疾苦為己任。

出處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最後的貴族》:「慈悲為懷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羅宅。」

54大恩大德 [ dà ēn dà dé ]

解釋 恩:恩惠;德:恩德,好處。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澤深厚。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異鄉之鬼矣。大恩大德,將何補報!」

55善門難開 [ shàn mén nán kāi ]

解釋 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這太原一府是被災頂重的地方。大善士見機,善門難開。」

56扶危救困 [ fú wēi jiù kùn ]

解釋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 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57兒女心腸 [ ér nǘ xīn cháng ]

解釋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58普度眾生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解釋 佛家語,認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

出處 《佛說無量壽經》:「普欲度脫一切眾生。」

59佐饔得嚐 [ zuǒ yōng dé cháng ]

解釋 比喻助人為善者得善報。

出處 《國語 周語下》:「佐饔者得嚐焉,佐鬥者傷焉。」

60鼎力相助 [ dǐng lì xiàng zhù ]

解釋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大力幫助敬詞,多用於求人相助時的客氣話。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出處 徐貴祥《曆史的天空》第15章:「對於石雲彪一類人物,理應鼎力相助。」

61扶危濟急 [ fú wēi jì jí ]

解釋 猶扶危濟困。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墓記》:「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

62殺富濟貧 [ shā fù jì pín ]

解釋 殺掉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向窮人提供救濟和幫助。

出處 馮德英《苦菜花》第二章:「遠近聞名的神槍手於得海帶領著他們,殺富濟貧,替窮人做主。」

63篤學不倦 [ dǔ xué bù juàn ]

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倦:疲倦。專心好學,不知疲倦。

出處 明·方孝儒《與鄭叔度書》:「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篤學不倦,其至於古人也奚禦,願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64借身報仇 [ jiè shēn bào chóu ]

解釋 見「借交報仇」。

出處 明·高啟《結交少年場行》:「結交須結遊俠兒,借身報仇心不疑。」

65兒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釋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裏,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隻見得兩個。」

66八方支持 [ bā fāng zhī yuán ]

解釋 形容各方麵都支持、援助。

67扶傾濟弱 [ fú qīng jì ruò ]

解釋 傾:倒塌,這裏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

68借交報仇 [ jiè jiāo bào chóu ]

解釋 幫助別人報仇。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遊俠列傳》:「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

69將伯之助 [ qiāng bó zhī zhù ]

解釋 將:請求;伯:長者。請求長者幫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出處 《詩經·小雅·正月》:「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70積善成德 [ jī shàn chéng dé ]

解釋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 《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1佐雍得嚐 [ zuǒ yōng dé cháng ]

解釋 比喻助人為善,自己也分享光榮。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王子晉雲:‘佐雍得嚐,佐鬥得傷。’此書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

72行俠好義 [ xíng xiá hǎo yì ]

解釋 謂講義氣,肯舍己助人。

73篤學好古 [ dǔ xué hào gǔ ]

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出處 《三國誌·吳誌·孫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

74仗義行仁 [ zhàng yì xíng rén ]

解釋 注重義氣,施行仁德。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倘蒙存微命,當以捐軀保奏。」

75妝嫫費黛 [ zhuāng mó fèi dài ]

解釋 比喻幫助人不看對象,白費力氣。

出處 唐·白居易《五古·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妝嫫徒費黛,磨甋詎成璋?」

76慷慨輸將 [ kāng kǎi shū jiāng ]

解釋 毫不吝嗇地捐獻財物幫助人。多用在對社會對群眾。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晁錯傳》:「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實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輸將之費益寡。」

77隨緣樂助 [ suí yuán lè zhù ]

解釋 隨著緣分的深淺,樂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出處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九回:「這都是隨緣樂助,本不能強人的,或多或少,卻是未定,總求大人這裏踴躍些便是。」

78篤信好學 [ dǔ xìn hào xué ]

解釋 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出處 《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79立人達人 [ lì rén dá rén ]

解釋 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拉。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80奔走之友 [ bēn zǒu zhī yǒu ]

解釋 指彼此盡力相助的摯友。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黨錮傳 何嵎》:「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為奔走之友。」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