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軍事強大的成語

形容軍事強大的成語


1一鼓作氣 [ yī gǔ zuò qì ]

解釋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勢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解釋 勢:氣勢;威力;破竹:劈開竹子。氣勢就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了頭幾節;下麵各節就順著刀勢分開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無阻擋;節節勝利。

出處 《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3百戰百勝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解釋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於作戰;所向無敵。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4兵強馬壯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解釋 兵力強盛;馬匹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有時也比喻其他的隊伍力量強大。

出處 《新五代史 雜傳十三 安重榮傳》:「嚐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5千軍萬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釋 有千軍萬馬。形容人很多;勢力強大。

出處 《梁書 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6槍林彈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解釋 槍杆像樹林;子彈像下雨。形容戰鬥激烈;炮火密集的戰場。

出處 清 孫雨林《皖江血》:「此時人心一半改,結局真難測。且畫策,槍林彈雨,木壞山頹,江城付劫灰。」

7氣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釋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8兵多將廣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

解釋 兵將眾多。形容軍隊人員多,兵力強大。

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憑著俺這裏兵多將廣,馬壯人強,量吳國姬光到的那裏,就怕著他哩?」

9刀光劍影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解釋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於壞人就要行凶;幹壞事。也形容激烈鬥爭的場麵。

出處 南朝 梁 吳筠《戰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10舉世無雙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釋 舉:全。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形容稀有罕見。

出處 清 錢牧齋《錢牧齋尺牘 答定海縣張紹謙》:「治行比憺惟之卓魯,舉世無雙。」

11銳不可當 [ ruì bù kě dāng ]

解釋 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1卷:「侯元領了千餘人直突其陣,銳不可當。」

12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釋 風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所向:指風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處 《梁書 蕭確傳》:「鍾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13學富五車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釋 學問很多;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14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解釋 摧:破壞;枯:枯草;拉:折斷;朽:朽爛的木頭。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原作「摧枯折腐」。

出處 《晉書 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

15戰無不勝 [ zhàn wú bù shèng ]

解釋 每次打仗沒有不獲勝的。形容軍隊每戰必勝;戰鬥力極強。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16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17左右開弓 [ zuǒ yòu kāi gōng ]

解釋 雙手都能拉弓射箭。形容雙手交替打人耳光;也形容向兩邊拉開。

出處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開弓,一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會。」

18衝鋒陷陣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解釋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衝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出處 《北齊書 崔暹傳》:「衝鋒陷陣,大有其人。」

19單槍匹馬 [ dān qiāng pǐ mǎ ]

解釋 ①作戰時單身上陣;冒險直進。②比喻做事單獨行動;沒有人幫助。也作「匹馬單槍」、「單兵獨馬」、「單人匹馬」。

出處 唐 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20口蜜腹劍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釋 嘴裏說得動聽;心裏卻盤算著壞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陰險毒辣。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21四麵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釋 四麵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麵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這四麵楚歌裏,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隻得服從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22大刀闊斧 [ dà dāo kuò fǔ ]

解釋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鬥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呐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23彈丸之地 [ dàn wán zhī dì ]

解釋 像彈子一樣大的一塊地方。形容地盤非常狹小。(彈丸:彈弓射擊用的彈子)。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此彈丸之地,猶不予也,令秦來年複攻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

24驚弓之鳥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情況就惶恐不安。也作「傷弓之鳥」。

出處 《晉書 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25旗鼓相當 [ qí gǔ xiāng dāng ]

解釋 旗鼓:古時作戰以搖旗擊鼓指揮進退。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隱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

26背水一戰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解釋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後是水;表示沒有退路。原作「背水陣」;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

出處 宋 秦觀《將帥》:「韓信之擊趙,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戰而擒趙王歇,斬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27輕而易舉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釋 輕:輕鬆;舉:向上托。很輕鬆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28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釋 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才:才能;略:計謀。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讚》:「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29高瞻遠矚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釋 站得高;看得遠。多形容目光遠大。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這粉白黛綠,鶯聲燕語,都付之不見不聞,一路高瞻遠矚,要領略湖山真景。」

30臨陣磨槍 [ lín zhèn mó qiāng ]

解釋 到了快要上陣打仗的時候才磨刀擦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備。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31臨陣脫逃 [ lín zhèn tuō táo ]

解釋 脫:離開。臨到上陣打仗時卻逃跑了。指貪生怕死;沒有膽量。

出處 清 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你們中國的兵勇,一到有起事來,不是半途潰散,便是臨陣脫逃,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

32全軍覆沒 [ quán jūn fù mò ]

解釋 覆沒:船翻沉。整個軍隊被消滅。比喻遭到徹底失敗。

出處 《舊唐書 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使張伯儀全軍覆沒。」

33出其不意 [ chū qí bù yì ]

解釋 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意料到。原指作戰時;在對方料想不到或沒有準備時;進行突然襲擊。現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處 孫武《孫子 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34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釋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歎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35前車之鑒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解釋 前車:前麵的車子;鑒:鏡子。前麵車子翻了的教訓。比喻從前人的失敗中得來的教訓。

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周書》曰:‘前車覆,後車戒。’」

36劍拔弩張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釋 弩:古代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張:弓上弦。劍拔出來了;弓拉開了。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也引申形容文藝作品的氣勢遒勁。

出處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37南征北戰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解釋 征:征伐。轉戰南北;打了許多仗。

出處 唐 柳宗元《封建論》:「曆於宣王,挾中興複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38變化多端 [ biàn huà duō duān ]

解釋 端:頭緒;方麵。形容變化很多、很大;沒有頭緒。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39文武雙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解釋 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出處 《舊唐書·李光弼傳》:「蘊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才。」

40杯弓蛇影 [ bēi gōng shé yǐng ]

解釋 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處 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41潰不成軍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釋 潰:散亂。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敗得不成樣子。形容軍隊慘敗。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42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解釋 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43虛虛實實 [ xū xū shí shí ]

解釋 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於迷惑對方。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並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操雖能用兵,隻此可以瞞過他也。」

44速戰速決 [ sù zhàn sù jué ]

解釋 用快速的戰術結束戰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戰爭已拖了一年多,而一點看不出速決的希望。」

45嚴陣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解釋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著敵人。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46以假亂真 [ yǐ jiǎ luàn zhēn ]

解釋 以:用;亂真:使真的東西混亂;與假的摻雜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東西來冒充或混雜真的東西。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餘分閏位,謂以偽亂真耳。」

47克敵製勝 [ kè dí zhì shèng ]

解釋 克:戰勝;製勝:取得勝利。戰勝敵人;取得勝利。

出處 孫武《孫子 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製勝之形。」

48決一死戰 [ jué yī sǐ zhàn ]

解釋 拚死一戰以決勝負。

出處 《清史稿 文宗本紀》:「周天爵素稱勇敢,所保臧紆青練勇可當一麵,獨不能與賊決一死戰耶。」

49勇冠三軍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解釋 冠:位居第一;三軍:春秋時大國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軍;這裏是軍隊的總稱。指全軍。英勇過人;全軍第一。

出處 漢 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50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無畏懼地迎著困難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從俱摩拳擦掌,個個勇往直前。」

51壁壘森嚴 [ bì lěi sēn yán ]

解釋 壁壘:古時軍營周圍的圍牆;泛指防禦工事;森嚴:整齊嚴肅。原指防守嚴密。後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嚴壁壘」。

出處 明 於麟《清夜鍾》:「臨淮方出將,壁壘氣森嚴。」

52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53大氣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解釋 磅礴:廣大無邊。形容氣勢盛大。

出處 荀況《荀子 性惡》:「雜能旁魄而無用。」

54孤軍奮戰 [ gū jūn fèn zhàn ]

解釋 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一支軍隊單獨英勇作戰。也比喻在沒有外力的援助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鬥爭。也作「孤軍作戰」「孤軍獨戰」。

出處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55彈盡糧絕 [ dàn jìn liáng jué ]

解釋 打仗時彈藥用完;糧食也吃完了。形容情況困窘;處境危急。

出處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興元府利州路安撫郭公墓誌銘》:「血戰三日夜,矢盡援絕,遂死之。」

56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釋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極其痛苦難過。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57手無寸鐵 [ shǒu wú cùn tiě ]

解釋 寸鐵:指短小的武器。手裏沒有任何武器。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背後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

58才高八鬥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釋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不佞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59旗開得勝 [ qí kāi dé shèng ]

解釋 形容戰鬥順利;一出兵就取得了勝利。

出處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60橫掃千軍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解釋 橫掃:掃蕩、掃除。形容一舉消滅了大量敵人;也形容詩文、書法等氣勢宏偉、氣魄很大。

出處 毛澤東《漁家傲 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七百裏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

61歡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釋 歡欣:快樂而興奮;鼓舞:振奮。指快樂得歡舞跳躍。形容非常高興;非常振奮。

出處 宋 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自公始至,釋其重荷……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62氣勢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釋 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

出處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後錄 正氣歌》第14卷:「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63浴血奮戰 [ yù xuè fèn zhàn ]

解釋 浴血:渾身是血;形容頑強地拚死戰鬥。

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六章:「戰士們在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奮戰,就是急行軍轉移。」

64百戰不殆 [ bǎi zhàn bù dài ]

解釋 殆:危險。作戰百次也不失敗。形容每戰必勝。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65英姿颯爽 [ yīng zī sà shuǎng ]

解釋 英姿:英俊的風姿;颯爽:豪邁;矯健;精神煥發。形容矯健威武;精神煥發的姿態。

出處 唐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66赤手空拳 [ chì shǒu kōng quán ]

解釋 赤手:空手。指手中沒有任何武器。指沒有任何可以憑借的東西或形容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出處 元 秦簡夫《剪發待賓》第一折:「咱如今少米無柴,赤手空拳。」

67身經百戰 [ shēn jīng bǎi zhàn ]

解釋 身:親身;百:極言其多;親身經曆過許多戰鬥。形容富於實戰經驗;也形容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

出處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經一百餘戰。」

68金戈鐵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釋 金戈:金屬製的戈;鐵馬:披有鐵甲的馬。揮動金戈;騎著鐵馬。比喻戰爭及戎馬生涯。也形容軍隊或將士的威武雄姿。

出處 《新五代史 李襲吉傳》:「金戈鐵馬,蹂踐於明時。」

69閉門造車 [ bì mén zào chē ]

解釋 原意指隻要按照同一規格;關起門來造成的車子;用起來也能合轍。現用以比喻不進行調查研究;隻憑主觀想象辦事;不符合客觀實際。

出處 宋 朱熹《四書>或問》第五卷:「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70所向無敵 [ suǒ xiàng wú dí ]

解釋 沒有能敵得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不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不可當。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71拔山舉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解釋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出處 《秦並六國平話》卷下:「籍是時年方二十四,力敵萬夫,有拔山舉鼎之威。」

72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解釋 比喻極其艱險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處 漢 高安世譯《佛說鬼問目連經》:「我一生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

73文治武功 [ wén zhì wǔ gōng ]

解釋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讚譽之詞。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祭法》:「湯以寬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災,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

74偃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解釋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後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趙雲傳》:「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裴鬆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75異軍突起 [ yì jūn tū qǐ ]

解釋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76打退堂鼓 [ dǎ tuì táng gǔ ]

解釋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後退縮。

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77真真假假 [ zhēn zhēn jiǎ jiǎ ]

解釋 指真假難辨。

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這姓鐵的一個少年人,明明為貪色,卻真真假假,百般哄誘他不動。」

78鳥盡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解釋 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原來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出處 三國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79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釋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80馬革裹屍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釋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81丟卒保車 [ diū zú bǎo jū ]

解釋 本是象棋術語。後比喻丟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出處 京劇《龍江頌》第一場:「為了堵江救旱,我們是會損失一些,這照我們下棋的說法,就叫做‘丟卒保車’。」

82軍令如山 [ jūn lìng rú shān ]

解釋 軍事命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雲長曰:‘願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雲長便與了軍令狀。」

83出人意外 [ chū rén yì wài ]

解釋 超出人們的意料。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84驚人之舉 [ jīng rén zhī jǔ ]

解釋 值得讚歎的、令人驚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達到的事情。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過去在學校裏的一些小小的‘驚人之舉’,完全出於性格本身所致。」

85攻無不克 [ gōng wú bù kè ]

解釋 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

86牛刀小試 [ niú dāo xiǎo shì ]

解釋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出處 宋 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87百萬雄師 [ bǎi wàn xióng shī ]

解釋 雄:威武雄壯;師:軍隊。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出處 宋 張載《慶州大順城記》:「百萬雄師,莫可以前。」

88突然襲擊 [ tū rán xí jī ]

解釋 原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現多比喻突然加於別人的行動使人感到意外而難應付。

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這個突然襲擊使大林大感狼狽,麵紅著。」

89荷槍實彈 [ hè qiāng shí dàn ]

解釋 荷:扛;實:充實。指扛著槍;子彈推上槍膛。形容全副武裝。

出處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衝要的馬路和街道忽然密布了荷槍實彈的武裝崗位。」

90明珠彈雀 [ míng zhū tán què ]

解釋 用珍珠打鳥雀。比喻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

出處 漢 揚雄《太玄 唐》:「明珠彈於飛肉,其得不複。測曰:明珠彈肉,費不當也。」

91鐵腕人物 [ tiě wàn rén wù ]

解釋 用意誌或性格的力量或軍事手段進行領導或控製的人。

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6章:「大都覺得工人們被陸明挑逗起來的不滿情緒隨著鐵腕人物甩出的那個清脆見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煙消雲散了。」

92膠柱鼓瑟 [ jiāo zhù gǔ sè ]

解釋 膠:用膠粘住;柱:瑟上調音用的短木;鼓:彈奏;瑟:一種古樂器。用膠把柱粘住;再去彈瑟;比喻拘泥固執而不知變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93孤軍深入 [ gū jūn shēn rù ]

解釋 孤立無援的軍隊深入到敵作戰區。

出處 《周書 賀若敦傳》:「瑱等以敦孤軍深入,規欲取之。」

94文武兼備 [ wén wǔ jiān bèi ]

解釋 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文武兼備,惟所施設。」

95森嚴壁壘 [ sēn yán bì lěi ]

解釋 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出處 毛澤東《西江月 井岡山》詞:「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誌成城。」

96英勇善戰 [ yīng yǒng shàn zhàn ]

解釋 十分勇敢而且善於作戰。

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還給他們講了一個八路軍英勇善戰的故事。」

97英姿勃發 [ yīng zī bó fā ]

解釋 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出處 賴少其《錢鬆喦畫集>序》:「現在的畫麵上舍棄了兩棵大黃桷樹,把柏樹從小改大,使其英姿勃發,昂首挺立。」

98轉戰千裏 [ zhuǎn zhàn qiān lǐ ]

解釋 形容連續作戰,經曆了很長的曆程。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鬥千裏,矢盡道窮。」

99避強擊弱 [ bì qiáng jī ruò ]

解釋 指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打其疲弱的。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後周世宗顯德二年》:「奔走之間,可以知其虛實強弱,然後避實擊虛,避強擊弱。」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