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茫然的成語

形容茫然的成語


1茫無頭緒 [ máng wú tóu xù ]

解釋 茫: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沒有邊際;頭緒:複雜紛亂的事情中的條理。形容一點頭緒也沒有;或事情摸不到邊;不知從何而起。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8回:「這幾天撫台正為這事茫無頭緒,得了這個信,便傳兩司來商議。」

2糊裏糊塗 [ hú lǐ hú tú ]

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3暈頭轉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釋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

4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慌的狀態。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5渾渾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釋 渾渾:厚厚;樸實厚道;噩噩:嚴正的樣子。指渾厚而嚴正的樣子。現多形容糊裏糊塗;愚昧無知。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6手足無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釋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7魂不守舍 [ hún bù shǒu shè ]

解釋 舍:住宅;指人的軀體。靈魂離開了軀體。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驚恐萬分。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管輅傳》裴鬆之注引三國 魏 管辰《管輅別傳》:「何之視侯,則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8迷離恍惚 [ mí lí huǎng hū ]

解釋 模糊閃爍;分辨不清;似有若無。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銀海一般的白,一半卻迷離惝恍,搖曳著桐葉的黑影。」

9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樣子。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爾朱榮傳》:「榮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10昏昏沉沉 [ hūn hūn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頭腦迷糊,神誌不清。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準備著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沉沉的睡。」

11心神恍惚 [ xīn shén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神誌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誌不清楚。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第121卷:「唯荒誕是務,不接賓友,惡見於人,時多恚怒,心神恍惚。」

12如墮煙海 [ rú duò yān hǎi ]

解釋 好像掉在煙霧彌漫的大海裏。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

13懵懵懂懂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解釋 糊塗,不明事理。形容什麼也不知道。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

14混混沌沌 [ hùn hùn dùn dùn ]

解釋 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穡艱難,混混沌沌的過日子。」

15五裏霧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解釋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裏霧。」

16如墮煙霧 [ rú duò yān wù ]

解釋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後以「如墮煙霧」、「如墮煙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領或認不清方向。

出處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

17渾渾沌沌 [ hún hún dùn dùn ]

解釋 混雜、不分明的樣子,也指糊塗無知的樣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勢》:「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18墮雲霧中 [ duò yún wù zhōng ]

解釋 墮:落下。落入迷茫的雲霧中間。比喻迷惑不解。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

19茫然不解 [ máng rán bù jiě ]

解釋 茫然迷惘的樣子。指對某事不理解。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二回:「邵肩齊說及前事,婁樸茫然不解。」

20茫然自失 [ máng rán zì shī ]

解釋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寢,以至骨立。」

21茫然若失 [ má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 茫然:失意的樣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麼東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樣子。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為間曰:‘命之矣。’集注:‘撫然茫然自失之貌。’」

22迷惑不解 [ mí huò bù jiě ]

解釋 指對謀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處 老舍《鼓書藝人》二十七:「她鞠了個躬,轉身慢慢走進了下場門。掌聲很熱烈。聽眾瞧著她,迷惑不解。」

23亡魂失魄 [ wáng hún shī pò ]

解釋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餓的我肚裏饑失魂喪魄,凍的我身上冷無顏落色。」

24如癡如夢 [ rú chī rú mèng ]

解釋 形容處於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出處 明 李贄《焚書 答周二魯》:「遇真正儒者,如癡如夢,翻令見疑。」

25失魂蕩魄 [ shī hún dàng pò ]

解釋 形容心意煩亂,精神恍惚。

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嚴蕊]乃是個絕色的女子。一應琴、棋、書、畫、歌舞、管弦之類,無所不通……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失魂蕩魄在他身上。」

26倒三顛四 [ dǎo sān diān sì ]

解釋 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顛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27茫然失措 [ máng rán shī cuò ]

解釋 心中迷惑,不知怎麼辦才好。

出處 《宋史·夏國傳》:「種諤在綏德節製諸軍,聞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書召燕達,戰怖不能下筆。」

28昏頭打腦 [ hūn tóu dǎ nǎo ]

解釋 見「昏頭搭腦」。

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九:「祥子幾乎沒有力量邁出大門坎去。昏頭打腦的,腳還在門坎內,借著街上的燈光,已看見了劉姑娘。」

29惝恍迷離 [ chǎng huǎng mí lí ]

解釋 惝恍:也作:「惝況」,失意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30茫然若迷 [ máng rán ruò mí ]

解釋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樣子。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聞先生正論,因久溺其說,錮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語。」

31不著邊際 [ bù zhuó biān jì ]

解釋 著:接觸;挨上;邊際:邊緣;界限。挨不著邊兒。原指無所依靠。現多形容言論空話;不切實際或離題太遠;不切主旨。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

32無所適從 [ wú suǒ shì cóng ]

解釋 適:往;從:聽從;跟從。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麼辦才好。

出處 宋 姚寬《西溪叢語》:「觀古今諸家潮之說者多矣……源殊派異,無所適從。」

33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34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35不動聲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36神魂顛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解釋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陸五漢硬留合色鞋》:「神魂顛倒,連家裏也不思想。」

37突如其來 [ tū rú qí lái ]

解釋 突然發生或到來。突如:出乎意料;突然來臨。

出處 《周易 離》:「象曰:‘突如其來如無所容地。’」

38手忙腳亂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解釋 形容做事慌張;沒有條理。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臨濟宗 鎮州大悲和尚》:「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隻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39應付自如 [ yìng fù zì rú ]

解釋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出處 鄒韜奮《經曆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40驚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釋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不知如何是好。形容驚恐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 《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41失魂落魄 [ shī hún luò pò ]

解釋 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餘生。」

42霧裏看花 [ wù lǐ kàn huā ]

解釋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後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處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43愚昧無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釋 非常愚笨;糊塗;又沒有知識。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愚昧無知,敢稀聖旨!」

44神思恍惚 [ shén sī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神誌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來。

出處 唐 無名氏《鄭德磷》:「德磷大駭,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45神情恍惚 [ shén qíng huǎng hū ]

解釋 神誌不清,心神不定。

出處 《魏書·侯莫陳悅傳》:「悅自殺嶽後,神情恍惚,不複如常。」

46不知所以 [ bù zhī suǒ yǐ ]

解釋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為什麼會是這樣。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出處 唐 張彥遠《法書要錄 購蘭亭序》:「遽見追呼,不知所以。」

47心慌意亂 [ xīn huāng yì luàn ]

解釋 心裏慌亂;沒有主意。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孩兒自從接了電報之後,心慌意亂。」

48如醉如癡 [ rú zuì rú chī ]

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神思恍惚。

出處 元 關漢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惱芳心似醉如癡。」

49蒙頭轉向 [ mēng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釋 蒙:迷糊;昏迷;轉向:迷失方向。形容頭腦昏迷;不清晰。

出處 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場:「剛一動手的時候,我有點蒙頭轉向的。」

50如癡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製。

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

51前途渺茫 [ qián tú miǎo máng ]

解釋 不知將來采取什麼行動。

出處 茅盾《疲倦》:「剩下來還有什麼呢?隻覺得前途渺茫而已。」

52失魂喪魄 [ shī hún sàng pò ]

解釋 ①形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②形容極度驚恐不安。

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兒為母不安,這些時衣不解帶,寢食俱發,憂淒不止,行坐之間,猶如失魂喪魄。」

53哀喜交並 [ āi xǐ jiāo bìng ]

解釋 交:交錯。悲痛和喜悅交織。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54神經錯亂 [ shén jīng cuò luàn ]

解釋 ①指精神病。②謂精神和思慮迷糊不清,失去常態。

出處 冰心《寄小讀者》:「一刹那煩我神經錯亂的俯將下去,拿著手裏的書輕輕的將他蓋上。」

55莫知所措 [ mò zhī suǒ cuò ]

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119卷:「忽因晝寢,夢坐煙霞之境,四顧而望,熊羆虎豹,圍繞周匝,莫知所措。」

56摸不著邊 [ mō bù zháo biān ]

解釋 不著邊際,接觸不到實際問題。

出處 林予《雁飛塞北》第16章:「這也不是十多年前於團長講給俺老頭子聽的、摸不著邊的事情,這就是出現在老頭子眼前的真情實景啊!」

57如夢如醉 [ rú mèng rú zuì ]

解釋 形容處於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出處 葉聖陶《母》:「‘我如夢如醉的離開了他。」伊揩著眼淚,繼續說。」

58爽然若失 [ shuǎ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 爽然:主意不定的樣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論》:「讀《服鳥賦》,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59神魂搖蕩 [ shén hún yáo dàng ]

解釋 形容心神恍惚,難以把握。亦作「神搖魂蕩」、「神魂蕩揚」、「神魂飄蕩」。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八卷:「沈將仕看見李三情狀,一發神魂搖蕩。」

60茫然費解 [ máng rán fèi jiě ]

解釋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認識不清,不能理解。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2回:「隻圖講究古音,總是轉彎磨祿,令人茫然費解。」

61心緒恍惚 [ xīn xù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神誌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誌不清楚。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神女賦》:「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 王洙《東陽夜怪錄》:「自虛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捫攖。」

62如醉如夢 [ rú zuì rú mèng ]

解釋 形容處於不清醒、迷糊狀態中。

出處 宋 朱熹《答呂子約》:「恭兄文字狀子已投之當路,如醉如夢,麵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63爽然自失 [ shuǎng rán zì shī ]

解釋 見「爽然若失」。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無及矣。」

64未知所措 [ wèi zhī suǒ cuò ]

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65昏頭搭腦 [ hūn tóu dā nǎo ]

解釋 形容頭腦昏沉,糊裏糊塗。

出處 清 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一回:「一個新年裏,弄得昏頭搭腦,沒些清楚。」

66罔知所措 [ wǎng zhī suǒ cuò ]

解釋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處置。不知道怎幺處理好。多指對突然發生的情況無法應付。亦作「罔知所厝」。

出處 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惶惑發狂,罔知所措。」

67顛顛倒倒 [ diān diān dǎo dǎo ]

解釋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出處 《朱子全書》卷六:「向時有一截學者貪多務得,要讀《周禮》、諸史、本朝典故,一向盡要理會,得許多沒緊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顛顛倒倒,沒頓放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彼此夙緣,顛顛倒倒,皆非偶然也。」

68神迷意奪 [ shén mí yì duó ]

解釋 謂精神迷亂,情思恍惚。

出處 唐·裴鉶《傳奇·昆侖奴》:「生歸達一品意,返學院,神迷意奪,語減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