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不安全的成語

形容不安全的成語


1千鈞一發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釋 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一根頭發上拴著千鈞重物。形容萬分危急的情形。

出處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輪對劄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於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發矣。」

2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3四麵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釋 四麵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麵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這四麵楚歌裏,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隻得服從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4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釋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5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釋 岌岌: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形容形勢極其危險。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6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釋 九:表示次數或多數。形容多次經曆生死危險而幸存。比喻情況極其危險。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唐 劉良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7戰戰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解釋 戰戰:恐懼得發抖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謹慎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8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釋 原指人從出生到死亡。後形容冒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9剛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釋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10奮不顧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幹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11杯弓蛇影 [ bēi gōng shé yǐng ]

解釋 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處 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12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釋 早上侍奉秦國;晚上倒向楚國。比喻主意不定;反複無常。

出處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13汗流浹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釋 浹:濕透。汗水流得濕透背衣。形容悶熱或幹活賣力氣。也形容極度惶恐或羞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

14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解釋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臨於穀。」

15熱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釋 火熱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燒。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火焰照天燃燒一樣。

出處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前進吧祖國》:「從祖國到朝鮮,我看見一麵是熱火朝天的建設,一麵是在炮火連天中奮不顧身的戰鬥。」

16孤立無援 [ gū lì wú yuán ]

解釋 孤立:沒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單獨行事;沒有援助。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班超傳》:「焉耆以中國大喪,遂功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數發兵攻疏勒。」

17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18固若金湯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釋 金:指金城;金屬鑄造的城牆;湯:指湯池開水一樣滾燙的護城河。堅固得像金城、湯池一樣。形容陣地或所守衛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19反複無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釋 反複;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書》:「時事反複無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20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21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釋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2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解釋 形容神經過敏;總是沒有根據地胡亂猜疑。

出處 明 徐光啟《欽奉明旨條畫屯田疏》:「蓋妄信流傳謂戾氣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23彈盡糧絕 [ dàn jìn liáng jué ]

解釋 打仗時彈藥用完;糧食也吃完了。形容情況困窘;處境危急。

出處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興元府利州路安撫郭公墓誌銘》:「血戰三日夜,矢盡援絕,遂死之。」

24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釋 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25提心吊膽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釋 吊:懸著;不塌實。心和膽好像懸起來;不塌實。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26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解釋 比喻極其艱險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處 漢 高安世譯《佛說鬼問目連經》:「我一生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

27朝不保夕 [ zhāo bù bǎo xī ]

解釋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生活困難;也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28人人自危 [ rén rén zì wēi ]

解釋 每一個人都感到隨時有危險出現而恐懼不安。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

29謹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釋 非常小心地進行,謹言慎行。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八回:「他是兢兢業業謹慎小心的東西,不敢輕易離寺,恐惹出是非。」

30十麵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解釋 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麵以圍殲敵軍。

出處 《前漢書平話》中卷:「會天下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麵埋伏。」

31四麵受敵 [ sì miàn shòu dí ]

解釋 各個方麵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

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國蓄》:「四麵受敵,謂之衢處之國。」

32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釋 安:平安;危:危險;災難。平安的時候不忘危險;或太平的時候不忘危機或災難。

出處 《周易 係辭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33危機四伏 [ wēi jī sì fú ]

解釋 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出處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樂觀。上海此時也是危機四伏。」

34吳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解釋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35危如朝露 [ wēi rú zhāo lù ]

解釋 危險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會消失。比喻處境極危險。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延年益壽乎。」

36間不容發 [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釋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情勢非常危急。也指嚴謹完整;沒有破綻。

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係絕於天,不可複結;墜入深淵,難以複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

37流金鑠石 [ liú jīn shuò shí ]

解釋 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38揮汗成雨 [ huī hàn chéng yǔ ]

解釋 揮:灑,潑。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一樣。形容人多。

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下九》:「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39盲人瞎馬 [ máng rén xiā mǎ ]

解釋 失明的人騎著瞎了眼的馬。比喻處於極端危險的境況中。也比喻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40難以預料 [ nán yǐ yù liào ]

解釋 預:預先;料:料想,估計。很難預先想到。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後出師表》:「凡事如是,難以逆料。」

41五黃六月 [ wǔ huáng liù yuè ]

解釋 指陰曆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7回:「隻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

42火傘高張 [ huǒ sǎn gāo zhāng ]

解釋 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酪烈;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出處 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43爍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解釋 謂溫度極高,能將金石熔化。形容酷熱。爍,通「鑠」。

出處 唐·康駢《劇談錄·狄惟謙請雨》:「是時炎旱累月,爍石流金,晴空萬裏。」

44馮諼三窟 [ féng xuān sān kū ]

解釋 馮諼:馮驩,戰國時孟嚐君的門客;窟:窩。比喻為安全設置多處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種避禍之策。

出處 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

45平靜無事 [ píng jìng wú shì ]

解釋 形容非常安全,沒有事情發生

出處 毛澤東《批判大漢族主義》:「有些是很嚴重的問題,表麵上看來平靜無事……故須進行認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46金石之計 [ jīn shí zhī jì ]

解釋 比喻最安全的計策。

出處 漢·陸賈《新語·資執》:「欲辭晉獻公譬馬之賂,而不假之夏陽之道,豈非金石之計哉?」

47去危就安 [ qù wēi jiù ān ]

解釋 離開危險,達到平安。

出處 《北齊書·文襄帝紀》:「去危就安,今歸正朔;轉禍為福,已脫羅網。」

48計出萬全 [ jì chū wàn quán ]

解釋 萬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出處 元 戴良《論長孫無忌》:「無忌於此,亦可謂計出萬全矣。」

49夏日可畏 [ xià rì kě wèi ]

解釋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出處 《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50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解釋 吃在冷水裏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

51皎陽似火 [ jiǎo yáng shì huǒ ]

解釋 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52焦金爍石 [ jiāo jīn shuò shí ]

解釋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氣酷熱。

出處 北齊 劉晝《劉子新論 大質》:「大熱煊赫,焦金爍石。」

53道而不徑 [ dào ér bù jìng ]

解釋 道:走路。徑: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險。

出處 《呂氏春秋·孝行覽》:「故舟而不遊,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54旦夕之危 [ dàn xī zhī wēi ]

解釋 旦夕:比喻短時間內。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

出處 《三國誌·蜀誌·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55安室利處 [ ān shì lì chù ]

解釋 指安全便利的處所。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

56當風秉燭 [ dāng fēng bǐng zhú ]

解釋 秉:舉著。迎著風舉著蠟燭。比喻身陷危險境地。

出處 明·無名氏《勘金環》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當風秉燭,恰便似水不浮漚。」

57乳間股腳 [ rǔ jiān gǔ jiǎo ]

解釋 比喻自以為安全的處所。

出處 《莊子·徐無鬼》:「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

58阽危之域 [ diàn wēi zhī yù ]

解釋 阽危:危險;域:境地。危險的境地。

出處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人於阽危之域,躋俗於仁壽之地。」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