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不可信的成語

形容人不可信的成語


1紙上談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釋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書生隻喜歡紙上談兵,隻說而不去實行。」

2言而無信 [ yán ér wú xìn ]

解釋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處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3朝令夕改 [ zhāo lìng xī gǎi ]

解釋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出處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製》:「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4食言而肥 [ shí yán ér féi ]

解釋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隻圖自己占便宜。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5癡人說夢 [ chī rén shuō mèng ]

解釋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傻子信以為真。現在比喻憑妄想說根本辦不到的荒唐話。

出處 宋 無名氏《愛日齋叢鈔》第三卷:「蘇公肯亦效癡人說夢邪?」

6滔滔不絕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釋 滔滔:水流滾滾;連續不斷的樣子。像水流一樣不間斷。比喻話多而又流暢。

出處 五代 後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7出爾反爾 [ chū ěr fǎn ěr ]

解釋 爾: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複無常。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8有備無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釋 備:防備;患:患難;災禍。事先有防備就可能避免災禍。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9華而不實 [ huá ér bù shí ]

解釋 華;同「花」;開花;實:結果實。光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裏空虛;有名無實。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10無稽之談 [ wú jī zhī tán ]

解釋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出處 宋 鄭樵《通誌 總序》:「且謂漢紹堯運,自當繼堯,非遷作《史記》,廁於秦、項,此則無稽之談也。」

11捕風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釋 原指做事像風和影子一樣難以捕捉。後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的根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實,如捕風捉影,更無下功處,德何由進?」

12妖言惑眾 [ yāo yán huò zhòng ]

解釋 妖言:沒有事實根據的;荒誕離奇的話;惑:迷亂。用騙人的話蠱惑群眾。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眭弘傳》:「妄設妖言惑眾,大逆不道。」

13空中樓閣 [ kōng zhōng lóu gé ]

解釋 建造在半空中的樓閣。個別時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曠達的胸襟。一般比喻虛構的事物。現多用來比喻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及空想。

出處 唐 宋之問《遊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

14空頭支票 [ kōng tóu zhī piào ]

解釋 空頭:有名無實的;支票:向銀行取款或撥款的票據。指有名無實的支票;不能兌現。現多比喻不能實現的諾言或保證。

出處 鄒韜奮《三十年前的民主運動》:「他們以為放出一個‘九年預備’的空頭支票,可以緩和空氣。」

15背信棄義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釋 背:違背。信:信用;棄:丟棄;義:道義。不講信用。不講道義也作「棄信忘義」。

出處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16恩將仇報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釋 將:拿;把;報:報答。受了別人的恩惠卻用仇恨來報答。形容忘恩負義。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虧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將仇報,天理何在!」

17信口雌黃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釋 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雞冠石;黃赤色。

出處 南北朝 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18口蜜腹劍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釋 嘴裏說得動聽;心裏卻盤算著壞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陰險毒辣。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19葉公好龍 [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釋 葉公:春秋時陳國的一個人;好:愛好。比喻表麵上愛好某種事物;但並非真正地愛好它;甚至畏懼它。

出處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

20胡說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解釋 指沒有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氣。也作「胡說亂道」。

出處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21不切實際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釋 不符合實際。

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98回:「若是徒有虛名,不切實際,那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22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釋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23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釋 早上侍奉秦國;晚上倒向楚國。比喻主意不定;反複無常。

出處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24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解釋 原比喻使用詐術;進行欺騙。後比喻經常變卦;反複無常。

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25反複無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釋 反複;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書》:「時事反複無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26喜新厭舊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釋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鬥的手段。」

27表裏如一 [ biǎo lǐ rú yī ]

解釋 表:外表;裏: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宋 朱熹集注:「以忠,則表裏如一。」

28實心實意 [ shí xīn shí yì ]

解釋 言行發自內心,真誠。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九回:「五兒聽了,句句都是寶玉調戲之意,知這位呆爺卻是真心實意的話。」

29好高騖遠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釋 好:喜歡;騖:從事;追求。喜歡高的;追求遠的。指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出處 《宋史 道學傳一 程灝》:「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30誇誇其談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釋 誇誇:說大話。言辭浮誇;大談特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時浮誇;不切實際而又滔滔不絕。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誇誇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坐下。」

31見異思遷 [ jiàn yì sī qiān ]

解釋 異:另外的;別的;遷:改變;變動。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變主意。指意誌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32海市蜃樓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解釋 蜃:蛤蜊。古代傳說蜃能吐氣成樓台的形狀。實際上是大氣由於光線折射把遠外的樓台等城市景物顯現在空中或地麵上。這種幻景多出現在夏天的海邊或沙漠地帶。現比喻虛無縹緲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

33將信將疑 [ jiāng xìn jiāng yí ]

解釋 將: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懷疑。形容對事物的看法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

出處 唐 李華《吊古戰場文》:「其存其沒,家莫聞之;人或有言,將信將疑。」

34尋花問柳 [ xún huā wèn liǔ ]

解釋 隨意漫遊;玩賞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誘玩弄婦女;特指宿娼狎妓。尋:探訪。

出處 唐 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炯,問柳尋花到野處。」

35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釋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裏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36半信半疑 [ bàn xìn bàn yí ]

解釋 信:相信;疑:懷疑。有些相信;又有點懷疑。對真假不能肯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6卷:「若他們聽過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37滿腹狐疑 [ mǎn fù hú yí ]

解釋 一肚子的疑惑。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公子聽如此說,便不好問,隻是未免滿腹狐疑。」

38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 說出話來算數;有信用。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39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解釋 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裏如一。

出處 宋 趙善璙《自警篇 誠實》:「自此言行一致,表裏相應,遇事坦然,常有餘裕。」

40鬼話連篇 [ guǐ huà lián piān ]

解釋 鬼話:不真實的話。連篇:一篇接一篇。滿口說的全是蒙騙人的胡言亂語。

出處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四回:「鬼話連篇,捏造出許多洞府,許多法術。」

41言之無物 [ yán zhī wú wù ]

解釋 言:言語;言辭;物:指內容。指寫文章或講話空洞;沒有具體充實的內容。

出處 清 梁啟超《跋》:「言之無物,務尖險,晚唐之極敝也。」

42大放厥詞 [ dà fàng jué cí ]

解釋 厥:其;他的。原指極力鋪陳辭藻。現含貶義;指人誇誇其談大發議論;而且言不中肯。有時也指胡說八道。

出處 清 趙翼《毆北詩話 蘇東坡詩》:「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麵,成一代之大觀。」

43漫天要價 [ màn tiān yào jià ]

解釋 無限度地亂要價。形容所提出的條件、要求過高。

出處 《人民日報》1981.2.11:「這個計劃,也是精打細算搞出來的,並非漫天要價之作。」

44推誠相見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釋 指以真心對待人。推:展示;誠:誠實的心意。

出處 《北齊書 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45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解釋 心裏想的和嘴裏說的一樣。形容誠實直爽。

出處 宋 汪應辰《題續池陽集》:「由是觀世之議論,謬於是非邪正之實者,未必心以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豈複有紛紛之患哉!」

46大發議論 [ dà fā yì lùn ]

解釋 發:表達,傳達。盡情地發表各種意見和評論。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談起來,一會兒大發議論,一會兒又竭力恭維。」

47言行不一 [ yán xíng bù yī ]

解釋 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處 《逸周書 官人》:「言行不類相似,始終相悖。」

48鏡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解釋 鏡子裏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虛幻的景象。也用於比喻詩中不能從字麵來理解的所謂空靈的意境。

出處 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49沾花惹草 [ zhān huā rě cǎo ]

解釋 猶言沾風惹草。

出處 《花城》1981年第5期:「對了,說她是那種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確!」

50翻臉無情 [ fān liǎn wú qíng ]

解釋 翻:反轉。形容突然變臉,不講情義。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4回:「蔣爺聽了,暗道:‘好小子,翻臉無情,這等可惡!’」

51誇誇而談 [ kuā kuā ér tán ]

解釋 形容說話浮誇不切實際。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在內咶咶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同坐下。」

52人心叵測 [ rén xīn pǒ cè ]

解釋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測。形容人心險惡。

出處 《新唐書 尹愔傳》:「吾門人多矣,尹子叵測也。」

53口中雌黃 [ kǒu zhōng cí huáng ]

解釋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出處 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54抱誠守真 [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

解釋 抱:存在心裏。誌在真誠,恪守不違。

出處 魯迅《墳 摩羅詩力說》:「上述諸人,其為品性言行思惟,雖以種族有殊,外緣多別,因現種種狀,而實統於一宗;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

55披心相付 [ pī xīn xiāng fù ]

解釋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給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出處 《晉書·慕容垂載記》:「歃血斷金,披心相付。」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