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沒有大腦的成語

形容沒有大腦的成語


1不學無術 [ bù xué wú shù ]

解釋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讚》:「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2呆頭呆腦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釋 呆:癡呆、遲鈍。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

出處 元 馬致遠《嶽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

3行屍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解釋 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裏糊塗過日子的人。行屍:會走動的屍體。

出處 晉 王嘉《拾遺記 後漢》:「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4愚不可及 [ yú bù kě jí ]

解釋 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才疏學淺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釋 才:才能;疏:空虛;淺薄。才能不高;學問不深。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合巹》:「欲步蟾宮,奈才疏學淺,未得蜚衝。」

6不辨菽麥 [ bù biàn shū mài ]

解釋 辨:分清;菽:豆類。分不清豆子和麥子。形容愚昧無知;或指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杜預注:「菽,大豆也。豆麥殊形易別,故以為癡者之候。」

7傻頭傻腦 [ shǎ tóu shǎ nǎo ]

解釋 形容思想糊塗,愚笨癡呆。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隻是我愁寶玉還是那麼傻頭傻腦的,這麼說起來,比頭裏竟明白多了。'

8愚昧無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釋 非常愚笨;糊塗;又沒有知識。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愚昧無知,敢稀聖旨!」

9笨嘴笨舌 [ bèn zuǐ bèn shé ]

解釋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馮永祥平時以能說會道出名於工商界的,現在卻變得好像是一個笨嘴笨舌的人了。」

10笨頭笨腦 [ bèn tóu bèn nǎo ]

解釋 笨:愚鈍。形容不聰明,頭腦反應遲鈍

出處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一覽而盡,船又那麼笨頭笨腦的。」

11心拙口夯 [ xīn zhuō kǒu bèn ]

解釋 心思笨,又不善於說話。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誰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著人說呢!」

12百無一用 [ bǎi wú yī yòng ]

解釋 百樣之中無一有用的。形容毫無用處。

出處 清 黃景仁《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13泥足巨人 [ ní zú jù rén ]

解釋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出處 郭沫若《憶秦娥·歌劇白毛女>重上舞台》:「多威武,泥足巨人,過街老鼠。」

14頓口拙腮 [ dùn kǒu zhuō sāi ]

解釋 比喻嘴笨,不善於說話。

15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16呆若木雞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釋 愣著不動;像隻木頭雞。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17有口無心 [ yǒu kǒu wú xīn ]

解釋 嘴裏有啥說啥;心裏卻沒有什麼。

出處 明 於謙《擬吳儂曲》:「憶郎直憶到如今,誰料思深戀亦深;刻木為雞啼不得,原來有口卻無心。」

18信口開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釋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裏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19沒頭沒腦 [ méi tóu méi nǎo ]

解釋 頭、腦:比喻線索或根由。毫無線索或沒有根由。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無妄之災,沒頭沒腦的被貪贓州官收在監裏。」

20人雲亦雲 [ rén yún yì yún ]

解釋 雲:說。人家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指沒有主見。

出處 金 蔡鬆年《槽聲同彥高賦》詩:「槽床過竹春泉句,他日人雲吾亦雲。」

21乳臭未幹 [ rǔ xiù wèi gān ]

解釋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並且乳臭未幹,誰人來稽查得他?」

22目不識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解釋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 《舊唐書 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23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釋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髒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24滾瓜爛熟 [ gǔn guā làn shú ]

解釋 滾圓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讀和背誦非常流利純熟。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25真才實學 [ zhēn cái shí xué ]

解釋 真正的才華和學識。實:真。

出處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實學。」

26不務正業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幹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27竭澤而漁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釋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28脫口而出 [ tuō kǒu ér chū ]

解釋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出處 清 吳趼人《瞎騙奇聞》:「我曉得你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麼話便脫口而出。」

29六神無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解釋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

30冥頑不靈 [ míng wán bù líng ]

解釋 冥:本指昏暗;引申為愚昧;頑:頑固;難開化;靈:聰明敏銳。形容無知的愚昧;不聰明;難開化。

出處 唐 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31心直口快 [ xīn zhí kǒu kuài ]

解釋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出處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

32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釋 很有智慧的人表麵上好像很愚蠢。

出處 宋 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33渾渾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釋 渾渾:厚厚;樸實厚道;噩噩:嚴正的樣子。指渾厚而嚴正的樣子。現多形容糊裏糊塗;愚昧無知。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34隨隨便便 [ suí suí biàn biàn ]

解釋 不多加斟酌,怎麼方便就怎麼做。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爺一死,進款是少了,太太縱然賢惠,我怎麼能隨隨便便地要?」

35心煩意亂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釋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於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36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解釋 假:借助;依靠;不經過思考就作出反應;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也指不認真地隨便亂說。

出處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複黃會卿》:「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隻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37不識一丁 [ bù shí yī dīng ]

解釋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呂安所為題鳳,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識一丁。」

38買櫝還珠 [ mǎi dú huán zhū ]

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卻退還了匣子裏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出處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39酒囊飯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釋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隻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出處 宋 陶嶽《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嚐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40羽毛未豐 [ yǔ máo wèi fēng ]

解釋 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豐:豐滿)。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41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釋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出處 明 薑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42百無一是 [ bǎi wú yī shì ]

解釋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出處 宋·袁采《袁氏世範》:「至於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43土頭土腦 [ tǔ tóu tǔ nǎo ]

解釋 指行為、舉止、服飾等不合時尚。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誰知他土頭土腦的,信是一句話。」

44胸無點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解釋 肚子裏沒有一點墨水。舊指人沒有文化。點:一點;比喻極小;墨:墨水;比喻學問。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師自讚曰:‘匙桃不上個村夫,文墨胸中一點無;曾把空虛揣出骨,惡聲贏得滿江湖。’」

45朽木難雕 [ xiǔ mù nán diāo ]

解釋 見「朽木不可雕」。

出處 《南史·顏延之傳》:「尚之望見便陽眠,延之發簾熟視曰:‘朽木難雕’。」

46笨口拙舌 [ bèn kǒu zhuō shé ]

解釋 沒有口才,不善言談。

出處 秦兆陽《在田野上前進》第一章:「部隊作風,說話又尖又硬,絲毫不留情麵,又滿有一套理論,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47不省人事 [ bù xǐng rén shì ]

解釋 省:知覺。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有時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出處 《明史 艾穆傳》:「穆遣戍涼州,創重不省人事,既而複蘇,遂詣戍所。」

48蔽聰塞明 [ bì cōng sè míng ]

解釋 蔽:遮;聰:聽覺靈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擋住眼睛。比喻對客觀事物不聞不問。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 病後雜談》:「二是對於現實要‘蔽聰塞明’,麻木冷靜,不受感觸。」

49拙口鈍腮 [ zhuō kǒu dùn sāi ]

解釋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

50心神恍惚 [ xīn shén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神誌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誌不清楚。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第121卷:「唯荒誕是務,不接賓友,惡見於人,時多恚怒,心神恍惚。」

51口不擇言 [ kǒu bù zé yán ]

解釋 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出處 《北史 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口不擇言,手自捶擊。」

52蒙昧無知 [ méng mèi wú zhī ]

解釋 愚鈍糊塗;沒有知識;不通事理。

出處 《晉書 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53目不見睫 [ mù bù jiàn jié ]

解釋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54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解釋 少:年少。更:經曆。指年紀輕;閱曆不多。形容缺乏經驗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處 《晉書 周顗傳》:「君少年未更事。」

55不加思索 [ bù jiā sī suǒ ]

解釋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5回:「包公將轎內隨行紙墨筆硯,叫包興遞與婦人另寫一張,隻見不加思索,援筆立就,呈上。」

56有言在先 [ yǒu yán zài xiān ]

解釋 把話說在前頭。指事前打過招呼。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淑兒巧脫楊生》:「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須驚怕。」

57五穀不分 [ wǔ gǔ bù fēn ]

解釋 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58鈍口拙腮 [ dùn kǒu zhuō sāi ]

解釋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0回:「好妹妹,我是鈍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59不舞之鶴 [ bù wǔ zhī hè ]

解釋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嚐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60飯囊衣架 [ fàn náng yī jià ]

解釋 囊:口袋。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無用之人。

出處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

61衣架飯囊 [ yī jià fàn náng ]

解釋 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沒有能力,幹不了什麼事的人。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62信口胡言 [ xìn kǒu hú yán ]

解釋 隨口亂說。指毫無根據、不負責任地瞎說。

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一回:「這裏什麼去處,你敢信口胡言!」

63口沒遮攔 [ kǒu méi zhē lán ]

解釋 指說話沒任何顧忌,信口胡言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

64一覽而盡 [ yī lǎn ér jìn ]

解釋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65焚林而獵 [ fén lín ér liè ]

解釋 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隻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66援筆立就 [ yuán bǐ lì jiù ]

解釋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6卷:「華安不假思索,援筆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67愚夫蠢婦 [ yú fū chǔn fù ]

解釋 見「愚夫愚婦」。

出處 《淮南子·本經訓》:「愚夫蠢婦皆有流連之心,淒愴之誌。」

68巧語花言 [ qiǎo yǔ huā yán ]

解釋 同「花言巧語」。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張生是兄妹之禮,焉敢如此!’對人前巧語花言。」

69信口開合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釋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隻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70麵牆而立 [ miàn qiáng ér lì ]

解釋 比喻不學之人,如麵對牆壁而立,一無所見。

出處 《尚書·周官》:「不學牆麵。」孔安國傳:「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麵而立。」

71黎丘丈人 [ lí qiū zhàng rén ]

解釋 比喻困於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

出處 《呂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

72朽木不可雕 [ xiǔ mù bù kě diāo ]

解釋 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亦作「朽木難彫」。亦作「朽木不雕」。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