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很麻煩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很麻煩的成語


1進退兩難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釋 進和退都有困難。形容處於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處 元 鄭德輝《周公攝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進宮闈,進退兩難為。」

2不厭其煩 [ bù yàn qí fán ]

解釋 厭:嫌;煩:麻煩。不嫌麻煩。

出處 宋 袁燮《挈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

3束手無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釋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4橫生枝節 [ héng shēng zhī jié ]

解釋 橫生:意外發生的;枝節:樹幹上長出的枝和節;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進一些問題;幹擾了主要問題的解決。

出處 宋 葉適《答少詹書》:「又疑人之不相與,而以為外己,所以枝葉橫生,意見多疑。」

5膽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解釋 膽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怕惹麻煩。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9回:「誰知四下裏物色遍了,遇著的,倒大多數是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膽小怕事、買進賣出的商人。」

6別生枝節 [ bié shēng zhī jié ]

解釋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煩。

出處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 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現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揚,誠恐別生枝節,當遵諭格外秘密。」

7多手多腳 [ duō shǒu duō jiǎo ]

解釋 指人手腳忙亂或動手動腳給人添麻煩。

8不厭其繁 [ bù yàn qí fán ]

解釋 厭:嫌。不嫌繁雜;不嫌麻煩。

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天]極精細,色色象象,條分縷析而不厭其繁。」

9撥草尋蛇 [ bō cǎo xún shé ]

解釋 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虧殺你撥草尋蛇,虧殺你守株待兔。」

10癡鼠拖薑 [ chī shǔ tuō jiāng ]

解釋 癡:無知;拖:拉。比喻人不聰明,還自找麻煩。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按俗語說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癡鼠拖薑,春蠶自縛’!」

11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12節外生枝 [ jié wài shēng zhī ]

解釋 節:竹子分枝長葉的地方。竹子應該在節外生枝;節外生出杈枝來。比喻在不應該出現問題的地方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也用作「節上生枝」。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不是我節外生枝,囊裏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

13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14糾纏不清 [ jiū chán bù qīng ]

解釋 糾結纏繞在一起;理不清楚。形容紛亂;使人不易分辨清楚。

出處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歎道:‘你如今一請就來,往後又是糾纏不清。」

15作繭自縛 [ zuò jiǎn zì fù ]

解釋 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處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16動手動腳 [ dòng shǒu dòng jiǎo ]

解釋 指動手打架、動腳踢人。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你卻不可躁暴,便去動手動腳。打攪了事,那時我不管你。」

17惹火燒身 [ rě huǒ shāo shēn ]

解釋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災惹禍害自己。

出處 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一件什麼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燒身,連忙把餘琳並馮氏,都送將出來。」

18庸人自擾 [ yōng rén zì rǎo ]

解釋 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出處 《新唐書 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19左右逢源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解釋 到處都能碰到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喻做事、寫作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20無能為力 [ wú néng wéi lì ]

解釋 用不上力量;幫不上忙;指沒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罪至重,微我難解脫,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

21一帆風順 [ yī fán fēng shùn ]

解釋 船滿帆;一路順風行駛。比喻境遇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挫折。

出處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裏風。」

22稱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釋 稱:符合;稱心:符合心願。完全符合心意。

出處 宋 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23艱難險阻 [ jiān nán xiǎn zǔ ]

解釋 險阻:險惡阻塞的地方。指前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危險和阻礙。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嚐之矣。」

24進退維穀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釋 維:語氣助詞。穀:比喻困難處境。進和退都處於困難的境地。

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穀。」

25多災多難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釋 指災難深重。

出處 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間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災多難,他經常歎息而至於流眼淚。」

26錯綜複雜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釋 錯:交叉;交錯;綜:合在一起;錯綜:縱橫交叉。交錯綜合;重複雜亂。形容頭緒繁多;情況複雜。

出處 《周易 係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27無緣無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釋 緣:因由;故:原因;緣故。沒有任何理由或根據。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因又說道:‘好好的,從哪裏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28樹大招風 [ shù dà zhāo fēng ]

解釋 樹大了容易招風打擊。比喻目標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29無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解釋 非:是非。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製造麻煩。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強盜,有無事生非的強盜。」

30自討苦吃 [ zì tǎo kǔ chī ]

解釋 討: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蕭軍》:「其實《文學》和我並無關係,不過因為有些人要它滅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實這是自討苦吃。」

31寸步難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解釋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出處 元 白仁甫《東牆記》:「聽了他淒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32不勝其煩 [ bù shèng qí fán ]

解釋 不勝:承擔不了;煩:煩雜。煩瑣得使人受不了。

出處 宋 陸遊《老學庵筆記》第三卷:「秦太師當國,有諂者嚐執政矣,出為建康留守,每發一書,則書百幅,擇十之一用之,於是不勝其煩,人情厭患。」

33難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解釋 形容難辦的事。

34千難萬險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解釋 形容困難和危險極多。

出處 元 楊景賢《西遊記》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難萬險。」

35惹是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解釋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安分守己,並不惹是生非。」

36解鈴係鈴 [ jiě líng xì líng ]

解釋 係:縛;係上。本佛教禪宗語。意思是虎脖子的鈴子是誰係上去的;誰才能把它解下來。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仍由誰去負責處理。也作「解鈴還須係鈴人。」

出處 宋 釋惠洪《林間集》下卷:「泰欽曰:大眾何不道:‘係者解得。’」

37自找麻煩 [ zì zhǎo má fán ]

解釋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

出處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還會砸你房門嗎?我不是自找麻煩嗎?」

38招災惹禍 [ zhāo zāi rě huò ]

解釋 招引災禍。

出處 清·李漁《巧團圓·議贅》:「難道我老夫妻兩口自己照管不來,還帶著個如花似玉的閨女去招災惹禍不成!」

39疙疙瘩瘩 [ gē gē dā dā ]

解釋 不平滑很粗糙。比喻辦事遇到一些麻煩。

出處 沈從文《紳士的太太》:「見到大少爺在電話旁拿著耳機,說洋話,疙疙瘩瘩。」

40無事生事 [ wú shì shēng shì ]

解釋 猶言無事生非。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製造麻煩。

出處 明·李贄《讀》:「無風揚波,無事生事。」

41惹禍招殃 [ rě huò zhāo yāng ]

解釋 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出處 元 無名氏《藍采和》第三折:「數遍到此,曾諫李王,李王不聽,隻恐怕惹禍招殃。」

42惹災招禍 [ rě zāi zhāo huò ]

解釋 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出處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風波,都自己惹災招禍。」

43惹禍招災 [ rě huò zhāo zāi ]

解釋 給自己引來麻煩。

出處 元 張養浩《普天樂》:「莫剛直,休豪邁,於身無益,惹禍招災。」

44係鈴解鈴 [ xì líng jiě líng ]

解釋 係:縛,係上。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出處 明·瞿汝稷《指月錄》第23卷:「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係者解得。’」

45惹是招非 [ rě shì zhāo fēi ]

解釋 引起麻煩之事。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誌誠張主管》:「孩兒,你許多時不行這條路,如今去端門看燈,從張員外門前過,又去惹是招非。」

46惹事招非 [ rě shì zhāo fēi ]

解釋 引起麻煩之事。同「惹是招非」。

出處 元 無名氏《東平府》第一折:「哎,徐寧緊緊相隨,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47是非之地 [ shì fēi zhī dì ]

解釋 有麻煩或爭議的地方。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下冊:「我想第一步隻有讓你師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麵都不幫。」

48撩是生非 [ liáo shì shēng fēi ]

解釋 惹是生非,造成麻煩後果。

49枝節橫生 [ zhī jié héng shēng ]

解釋 比喻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出處 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債公等案,均有領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從前中國各口之枝節橫生,亦實由於此。」

50頭稍自領 [ tóu shāo zì lǐng ]

解釋 見「頭梢自領」。

出處 元·關漢卿《玉鏡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頭稍自領,索什麼囑咐叮嚀。」

51頭梢自領 [ tóu shāo zì lǐng ]

解釋 自己扯著頭發。比喻自討苦吃,自找麻煩。

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體麵妝沉,把頭梢自領。」

52惹禍招愆 [ rě huò zhāo qiān ]

解釋 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出處 元 關漢卿《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曲:「鄭恒枉自胡來纏,空落得惹禍招愆。」

53喉長氣短 [ hóu cháng qì duǎn ]

解釋 比喻事情麻煩、費勁。

54得意不宜再往 [ 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 ]

解釋 得意:稱心如意;宜:適宜。稱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幹第二次。指做事應有所節製,適可而止。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回:「包公搖頭道:‘得意不宜再往,待我細細思索便了。’」

55一客不犯二主 [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

解釋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