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安慰的成語

形容安慰的成語


1見怪不怪 [ jiàn guài bù guài ]

解釋 看見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能泰然處之。指遇事沉穩不慌。

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誌 己 薑七家豬》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2後會有期 [ hòu huì yǒu qī ]

解釋 會:相見;見麵;期:時期。以後還有見麵的日子或以後還有相見的機會。

出處 元 喬夢符《揚州夢》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後會有期也。」

3畫餅充饑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釋 畫個餅子以解饑餓。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4不動聲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5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解釋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後指能擔當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鍛煉;成名往往較晚;也用作對長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種安慰。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6望梅止渴 [ wàng méi zhǐ kě ]

解釋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7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釋 不慌張;不忙亂。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隻見翠翹不慌不忙地答道。」

8應付自如 [ yìng fù zì rú ]

解釋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出處 鄒韜奮《經曆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9泰然處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釋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10吉人天相 [ jí rén tiān xiàng ]

解釋 吉人:有福氣的善人;相:保佑;幫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這是一種宿命論者的觀點。

出處 元 無名氏《桃花女》:「你隻管依著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後日我同女孩兒去賀你也。」

11聊以自慰 [ liáo yǐ zì wèi ]

解釋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出處 漢 張衡《鴻賦序》:「餘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

12行若無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解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行若無事。」

13逢凶化吉 [ féng xiōng huà jí ]

解釋 逢:遇到;遭遇。凶:凶險;不幸。化:轉化。吉:吉祥;順利。有迷信的人認為祈求神靈;就能使遭遇到不幸的災難轉化為吉祥;順利。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2回:「豪傑交遊滿天下,逢凶化吉天生成。」

14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釋 泰然:鎮靜的樣子;自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上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15從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解釋 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出處 張天民《創業》:「華程從容自若。」

16心如古井 [ xīn rú gǔ jǐng ]

解釋 古井:年代久遠的枯井。內心象不起波瀾的枯井。形容心裏十分平靜或一點也不動情。

出處 唐 孟郊《烈女操》詩:「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17坦然自若 [ tǎn rán zì ruò ]

解釋 態度安詳,一如常態。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寶釵原不妄言輕動,便此時亦是坦然自若。」?

18屠門大嚼 [ tú mén dà jiáo ]

解釋 屠門:肉店。比喻心裏想而得不到手,隻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出處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三國魏·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19意氣自如 [ yì qì zì rú ]

解釋 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同「意氣自若」。

出處 《史記 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

20言笑自若 [ yán xiào zì ruò ]

解釋 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出處 《三國誌·蜀誌·關羽傳》:「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其後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21過屠大嚼 [ guò tú dà jiáo ]

解釋 見「過屠門而大嚼」。

出處 梁啟超《複劉古愚山長書》:「然則居東南而譚富強,其猶過屠大嚼。」

22充饑畫餅 [ chōng jī huà bǐng ]

解釋 畫個餅子來解餓。比喻虛有其名而無補於實際。也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出處 元 宋方壺《醉花陰 雪浪銀濤套 古水仙子曲》:「當初指雁為羹,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23堪以告慰 [ kān yǐ gào wèi ]

解釋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給予一些安慰。

出處 魏巍《我們唾棄那種中國人》第二章:「近年來,我對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並獲海內外廣大讀者的讚同和好評,堪以告慰。」

24止渴思梅 [ zhǐ kě sī méi ]

解釋 猶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饑畫餅。」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25止渴望梅 [ zhǐ kě wàng méi ]

解釋 見「止渴思梅」。

出處 清·孫雨林《皖江血·拒敵》:「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誠吾黨大不幸了!」

26安魂定魄 [ ān hún dìng pò ]

解釋 魂、魄:人的靈氣、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尋常,安魂定魄賽過反精香。」

27百般撫慰 [ bǎi bān fǔ wèi ]

解釋 用各種方式進行安慰。撫慰:安慰。

出處 《中國通史》(第九冊)第十一章第三節:「代宗對於河北安史降將雖然一味姑息,百般撫慰,但他們並未感恩戴德,反而視為軟弱可欺。」

28慰情勝無 [ wèi qíng shèng wú ]

解釋 作為自我寬慰的話。

29心同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解釋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同「心如止水」。

出處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詩:「身覺浮雲無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瀟灑疏朝市, 不要崎嶇隱姓名。」

30指雁為羹 [ zhǐ yàn wéi gēng ]

解釋 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出處 元 宋方壺《醉花陰 趕蘇卿》:「當初指雁為羹,似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31無官一身輕 [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

解釋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輕鬆。封建官僚官以後常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現也泛指卸去責任後一時感到輕鬆。

出處 宋 蘇軾《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鬥老》詩:「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32過屠門而大嚼 [ 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

解釋 屠門:肉店。比喻心裏想而得不到手,隻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出處 漢 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則對屠門而大嚼。」

33綽綽有餘 [ chuò chuò yǒu yú ]

解釋 綽綽:寬裕的樣子。形容人、物、財、能力等很寬裕;用不完。也作「綽綽有餘」、「綽有寬裕」。

出處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防邊上》:「崇山峻嶺所在俱有,誠使其險要,多築土壘,則進攻退守,綽綽有餘。」

34謝天謝地 [ xiè tiān xiè dì ]

解釋 迷信說法;天地神靈主宰著人的一切活動。因此;辦事順利應感謝天地的保佑。後廣泛用來表示順利達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難時的慶幸或滿意的心情。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方才聽得棺中有聲響,想古人中多有還魂之事,望你複活,所以用斧開棺,謝天謝地,果然重生。」

35老當益壯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解釋 老:老年;當:應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誌氣和身體更壯。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36愛屋及烏 [ ài wū jí wū ]

解釋 烏;烏鴉。喜愛那所房屋;連房屋上的烏鴉也一並喜愛。比喻由於喜愛某人也連帶地喜愛與他有關係的人或物。

出處 《尚書大傳 大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孔叢子 連叢子下》:「若夫顧其遺嗣,得與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愛屋及烏,惠下之道。」

37如願以償 [ rú yuàn yǐ cháng ]

解釋 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6回:「在撫台麵前說了許多好話,後來也祥甫竟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

38不切實際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釋 不符合實際。

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98回:「若是徒有虛名,不切實際,那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39麵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釋 麵:顏麵;色:顏色。顏容不改變顏色。形容遇到危險時從容鎮靜;毫不畏懼的神態。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嗬,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麵不改色。」

40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解釋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 宋 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41若無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釋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雪岩若無其事,說不妨事,一麵教人拿名片去縣裏把人放了,一麵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

42知足常樂 [ zhī zú cháng lè ]

解釋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3時來運轉 [ shí lái yùn zhuǎn ]

解釋 時代已成過去;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形容境況變好了。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然後漸漸時來運轉,建功立業,加官進爵,天下後世,無不讚他的功高一代,羨他的位極人臣,哪知全虧了昔日救他的這位君子。」

44無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釋 微:細微;至: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出處 宋 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讚軍事從丞相行奏劄》:「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

45扶老攜幼 [ fú lǎo xié yòu ]

解釋 扶:挽著;攜:帶著。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兒。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結隊歡迎、觀看或逃難。後也用來形容關心照顧老人和孩子。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未至百裏,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46不以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釋 然:對;不錯。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有輕視的意思。

出處 宋 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一役,隻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47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解釋 感激別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48自我陶醉 [ zì wǒ táo zuì ]

解釋 形容不適當地自我欣賞。陶醉:沉醉在某種境界或情緒中。

出處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俠(漸漸激昂起來,顯出自我陶醉的神氣)‘我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薑太公還要足智多謀,誰個能夠把我怎樣?’」

49指揮若定 [ zhǐ huī ruò dìng ]

解釋 指揮調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形容從容不迫;很有把握。

出處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50噓寒問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釋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出處 冰心《關於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

51自強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釋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處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2聊勝於無 [ liáo shèng yú wú ]

解釋 聊:稍稍;稍微。比完全沒有稍微好一些。

出處 晉 陶潛《和劉柴桑》詩:「弱女雖非男,慰情聊勝無。」

53否極泰來 [ pǐ jí tài lái ]

解釋 否:壞;泰:好;順利。壞到極點;好的就來了。指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向對立麵轉化。

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54處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於衷。也作「泰然處之」。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55助人為樂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釋 把幫助別人作為一種快樂。

出處 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裏,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56綽有餘裕 [ chuò yǒu yú yù ]

解釋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後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餘。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57自我欣賞 [ zì wǒ xīn shǎng ]

解釋 指自己欣賞自己。

出處 王朔《無人喝彩》:「韓麗婷端著兩盤拌好的涼菜出來,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賞著:‘色香還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58談笑自如 [ tán xiào zì rú ]

解釋 和平常一樣有說有笑。形容態度自然。

出處 宋 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一:「契丹犯澶淵,急書日至,一夕凡五至,萊公不發封,談笑自如。」

59比下有餘 [ bǐ xià yǒu yú ]

解釋 比:比較。對所處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滿足現狀,不求進取。

出處 清·沈複《浮生六記》第六卷:「古人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此最是尋樂妙法也。」

60自我安慰 [ zì wǒ ān wèi ]

解釋 指自己安慰自己。

出處 鄧小平《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我看沒有這種自我安慰的根據。」

61否終則泰 [ pǐ zhōng zé tai ]

解釋 謂閉塞到極點,則轉向通泰。

出處 《易·雜卦》:「否泰,反其類也。」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62事寬即圓 [ shì kuān jí yuán ]

解釋 見「事款則圓」。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十四回:「隻怕事大難回,所以躊躇延捱……事寬即圓,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63說梅止渴 [ shuō méi zhǐ kě ]

解釋 同「望梅止渴」。

出處 宋·李清照《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誌。」

64處之晏然 [ chǔ zhī yàn rán ]

解釋 晏然:平靜的樣子。指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

出處 宋·秦觀《圓通禪師行狀》:「事雖交至錯出,處之晏然。」

65否終複泰 [ pǐ zhōng fù tai ]

解釋 謂厄運終結,好運轉來。

出處 《晉書·庚亮傳》:「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

66否去泰來 [ pǐ qù tai lái ]

解釋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

出處 前蜀·韋莊《湘中作》詩:「否去泰來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

67綽然有餘 [ chuò rán yǒu yú ]

解釋 綽然:寬裕的樣子。形容非常寬裕,態度從容,不慌不忙。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道壹道人好整飾音辭。」南朝·梁·劉孝標注:「馳騁遊說,言固不虛。唯茲壹公,綽然有餘。」

68天相吉人 [ tiān xiàng jí rén ]

解釋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兄弟彈冠》:「違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卻望節飲食,休勞碌。」

69雍容不迫 [ yō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形容態度大方,從容不迫。

出處 《元史 劉敏中傳》:「敏中平生,身不懷幣,口不論錢,義不苟進,進必有所匡救,援據今古,雍容不迫。」

70事寬則圓 [ shì kuān zé yuán ]

解釋 遇到事情隻要從容對待,就能圓滿解決。款:寬緩。同「事款則圓」。

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誌》第一百三十一回:「聞達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難取他,隻是攻擊得緊,他必死命相拒。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71眼不見為淨 [ 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

解釋 指心裏不以為然,但又沒有辦法,隻好撇開不管。也在懷疑儀器不幹淨時,用作自我安慰的話。

出處 茹誌鵑《靜靜的產院》:「她想出去,離了這裏,眼不見為淨。」

72千裏送鵝毛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

解釋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出處 《路史》:「禮輕人意重,千裏送鵝毛。」

73禮輕情意重 [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

解釋 禮物雖然很輕,但情意卻很深厚。

出處 元 李致遠《還牢末》:「兄弟,拜義如親,禮輕義重,笑納為幸。 

74對屠門而大嚼 [ 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 ]

解釋 屠門:肉鋪。比喻心裏羨慕而不能如願以償,隻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出處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則對屠門而大嚼。」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