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山多的成語

形容山多的成語


1重巒疊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釋 巒:連綿的山。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出處 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

2崇山峻嶺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釋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險的山嶺。也作「高山峻嶺」。

出處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3山高水長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解釋 象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象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後比喻恩德深厚。

出處 唐 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4千岩萬壑 [ qiān yán wàn hè ]

解釋 形容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5連綿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起伏:高低不平。連續不斷而且起伏不平。

出處 孫蓀《雲賦》:「連綿起伏的雲宛如浮動在海上的冰山。」

6連綿不絕 [ lián mián bù jué ]

解釋 連續而不中斷。

出處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神惠記》:「往餘再喪妻,四喪子,複喪妹,最後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7懸崖峭壁 [ xuán yá qiào bì ]

解釋 形容山勢險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處 唐 劉長卿《望龍山懷道士許法棱》:「懸崖絕壁幾千丈,綠蘿嫋嫋不可攀。」

8山高水險 [ shān gāo shuǐ xiǎn ]

解釋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麼山高路險,水闊波狂。」

9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釋 清:純淨;秀: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10層巒疊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釋 巒:山峰;嶂:高聳、險峻像屏障一樣的山峰。形容山嶺重疊;峰巒相接;連綿不斷。也作「層岩疊峰」、「重巒疊幛」。

出處 宋 陸九淵《與王謙仲書》:「方丈簷間,層巒疊嶂,奔騰飛動。」

11山高水低 [ shān gāo shuǐ dī ]

解釋 比喻意外發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若是留提轄在此,誠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轄怨悵;若不留提轄來,許多麵皮都不好看。」

12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解釋 河山:國土。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出處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舉其防家賊、媚異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13層巒迭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釋 巒: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層、迭:重複,一層加上一層。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迭。

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此則層巒迭嶂,與江勢爭雄峭。

14叢山峻嶺 [ c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釋 無數高大險峻的山嶺。

出處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 在礦井裏》:「煤礦的空中索道,越過了叢山峻嶺。」

15青山綠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釋 泛稱美好山河。

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複俗累。」

16高山峻嶺 [ gāo shān jùn lǐng ]

解釋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六回:「眾人打一看時,四麵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隻見高山峻嶺,無路可登。」

17高聳入雲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釋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雲端。形容建築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處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18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解釋 巍然:極高的樣子;屹立:山勢直立高聳。比喻象高山一樣直立地上,不可動搖。

出處 梁啟超《新民說》第三節:「吾國夙巍然屹立於大東,環列皆小蠻夷,與他方大國,未一交通。」

19壁立千仞 [ bì lì qiān rèn ]

解釋 形容岩石高聳。

出處 晉 張載《劍閣銘》:「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

20山窮水盡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釋 山和水都到了盡頭;已沒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李八缸》:「苟不至山窮水盡時,勿望給與也。」

21本性難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釋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

22東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解釋 東晉時謝安退職後曾在會稽東山隱居(今浙江上虞縣);後來又出任要職。現以此比喻隱退後再度任職或失勢後又重新得勢。

出處 唐 杜甫《暮秋……呈蘇渙侍禦》:「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23千奇百怪 [ qiān qí bǎi guài ]

解釋 許許多多奇特怪異的事物。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如人在州縣住,或聞或見,千奇百怪,他總將作尋常。」

24地動山搖 [ dì dòng shān yáo ]

解釋 大地高山劇烈的搖動。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聲音和劇烈的動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出處 宋 歐陽修《論修河第一狀》:「臣恐地動山搖,災禍自此而始。」

25拔山舉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解釋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出處 《秦並六國平話》卷下:「籍是時年方二十四,力敵萬夫,有拔山舉鼎之威。」

26殘山剩水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

解釋 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後殘餘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出處 宋 範成大《萬景樓》詩:「殘山剩水不知數,一一當樓供勝絕。」

27氣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釋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28流連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釋 流連:留戀;舍不得離開。返:回;歸。指沉迷於遊樂而忘歸。後常形容對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戀。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

29錦繡河山 [ jǐn xiù hé shān ]

解釋 像錦繡一樣美麗無比的祖國河山。形容美好的國土。

出處 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數閣煙花裏,漢主山河錦繡中。」

30高不可攀 [ gāo bù kě pān ]

解釋 攀:攀登。高得無法攀登。形容很難達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難以親近。

出處 漢 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31三山五嶽 [ sān shān wǔ yuè ]

解釋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出處 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舉酒調培山》:「三山五嶽渺何許?雲煙汗漫空竛竮。」

32雲蒸霞蔚 [ yún zhēng xiá wèi ]

解釋 蒸:升騰;蔚:聚集。像雲霞湧聚。形容絢麗華美。

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 馮溥》:「且海內文人,雲蒸霞蔚,鱗集京師,真千古盛事。」

33刀山劍樹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解釋 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出處 《阿含經 九眾生居品》:「設罪多者當入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吞飲融銅。」

34千山萬壑 [ qiān shān wàn hè ]

解釋 壑:山溝。許許多多的山和溝。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急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35千山萬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釋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出處 唐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36堆山積海 [ duī shān jī hǎi ]

解釋 形容東西極多。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別講銀子成了糞土,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

37奇形怪狀 [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

解釋 形容形狀稀奇古怪;與眾不同。

出處 唐 房玄齡《晉書 溫嶠傳》:「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異狀,或乘車馬著赤衣者。」

38山珍海味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解釋 山珍:山裏產的珍異食品;海味:海裏的美味食品。指山裏和海裏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現泛指各種美味佳肴。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

39山盟海誓 [ shān méng hǎi shì ]

解釋 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樣永世不變。多表示對愛情的堅貞。

出處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40崎嶇不平 [ qí qū bù píng ]

解釋 崎嶇:地麵高低不平。形容道路高低不平。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安公子見那路漸漸的崎嶇不平,亂石荒草,沒些村落人煙,心中有些怕將起來。」

41拔山扛鼎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解釋 拔:拔起來。扛:兩手舉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為青銅鑄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舉起鼎。形容力大無比。

出處 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42拔山蓋世 [ bá shān gài shì ]

解釋 拔山:把山拔起來。引申為力大無比。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43暴風驟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44滿山遍野 [ mǎn shān biàn yě ]

解釋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範圍廣。

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45綿延不絕 [ mián yán bù jué ]

解釋 綿延:延續不斷的樣子。延續不斷的樣子。

出處 巴金《懷念·悼範兄》:「我知道生命無處不在,我知道生命綿延不絕。」

46綠水青山 [ lǜ shuǐ qīng shān ]

解釋 泛稱美好山河。

出處 元 馬致遠《撥不斷》曲:「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綠水青山任自然。」

47鶯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解釋 黃鶯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出處 宋 蘇軾《報錦亭》詞:「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48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釋 跋:翻山越嶺;涉:徒步過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事實二》:「過家上塚,懇章盡得於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

49連綿不斷 [ lián mián bù duàn ]

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往餘再喪妻,四喪子,複喪妹,最後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50錦繡山河 [ jǐn xiù shān hé ]

解釋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鮮豔的絲織品一樣。形容美好的國土。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一回:「正是華麗境域,錦繡山河,好不動人歆羨呀!」

51高高在上 [ gāo gāo zài shàng ]

解釋 原指地位高,現在形容領導者脫離實際,脫離群眾。

出處 《詩經 周頌 敬之》:「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

52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釋 像是鬼神所為。形容技藝精湛高超;幾乎不為人力所及。

出處 清 屈大均《端州訪研歌和諸公》:「年來岩底采無餘,鬼斧神工多得髓。」

53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釋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樣;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別多。

出處 《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54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解釋 比喻極其艱險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處 漢 高安世譯《佛說鬼問目連經》:「我一生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

55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釋 安:安穩;泰山:我國著名的高山;在山東省。像泰山一樣穩固;形容事物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西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56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解釋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57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釋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處 宋 吳自牧《夢梁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鍾為人物,所以清奇傑特,為天下冠。」

58漫山遍野 [ màn shān biàn yě ]

解釋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山坡山岡、田間曠野。形容數量很多、範圍很廣、聲勢很大。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

59盟山誓海 [ méng shān shì hǎi ]

解釋 對著山海盟誓,指男女相愛堅貞不屈。

出處 元 王實甫《四塊玉》:「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

60萍水相逢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解釋 萍:浮萍;是隨風飄蕩;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像浮萍隨水飄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出處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61如山壓卵 [ rú shān yā luǎn ]

解釋 比喻以絕對優勢對付劣勢。

出處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劉崇烏合之眾,苟遇王師,必如山壓卵耳。」

62山水相連 [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

解釋 指邊界連接在一起。

63開山祖師 [ kāi shān zǔ shī ]

解釋 原為佛教用語;指最初創建寺院的和尚。

出處 宋 劉克莊《詩話前集》:「歐公詩如昌黎,不當以詩論,本朝詩惟宛陵為開山祖師。」

64開山鼻祖 [ kāi shān bí zǔ ]

解釋 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出處 孫犁《關於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

65漫山塞野 [ màn shān sāi yě ]

解釋 同「漫山遍野」。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操大怒曰:‘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漫山塞野,盡至新野下寨。」

66重山複嶺 [ zhòng shān fù lǐng ]

解釋 謂山巒重迭層接。

出處 明·何景明《進舟賦》序:「予使於滇,行將萬裏,所越皆重山複嶺,以輿以馬,顛頓馳跋,而不任其勞。」

67萬壑爭流 [ wàn hè zhēng liú ]

解釋 壑:深溝,借指溪流。許多溪水競相奔流。形容山中勝景。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68各種各樣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釋 具有多種多樣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種類。

出處 朱自清《萊茵河》:「坐在輪船上兩邊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種各樣的堡壘曆曆的從眼前過去。」

69塹山堙穀 [ qiàn shān yīn gǔ ]

解釋 指挖山填穀。亦作「堙穀塹山」。

出處 《史記 秦始皇本記》:「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直通之。」

70山搖地動 [ shān yáo dì dòng ]

解釋 山和地都在動搖。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巨大。

出處 《宋書 五行誌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地動。」

71山長水遠 [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

解釋 比喻道路遙遠艱險。

出處 唐 許渾《寄宋邧》詩:「山長水遠無消息,瑤瑟一彈秋月高。」

72山雨欲來 [ shān yǔ yù lái ]

解釋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省略,指預示有事情發生

出處 鬱達夫《大風圈外》:「這一種不平,怨憤,與被壓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實在還不隻是一個教會學校裏的輿情。」

73山雞舞鏡 [ shān jī wǔ jìng ]

解釋 山雞對鏡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出處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很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

74廬山麵目 [ lú shān miàn mù ]

解釋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麵目。

出處 清 段雪亭《聊齋誌異>遺稿例言》:「苟非自作聰明,即欲省其鉛槧,致令廬山麵目,漸失其真。」

75開山始祖 [ kāi shān shǐ zǔ ]

解釋 見「開山祖師」。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你好大膽!沒規矩,沒王法的!犯了這製造局的開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諱!」

76開山老祖 [ kāi shān lǎo zǔ ]

解釋 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派的創始人。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從幫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辭’的開山老祖,而他的《離騷》,卻隻是不得幫忙的不平。」

77恩山義海 [ ēn shān yì hǎi ]

解釋 恩愛像高山一樣重,情義像大海一樣深。形容恩惠深,情義重。

出處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義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黃金北鬥高,這一分,何由買?」

78桃紅柳綠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釋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豔的春景。

出處 元 貫雲石《小梁州 春》:「春風花草滿園香,馬係在垂楊,桃紅柳綠映池塘。」

79海嘯山崩 [ hǎi xiào shān bēng ]

解釋 大海洶湧呼嘯,高山崩裂倒塌。形容來勢凶猛急速。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個個揚威,分明似海嘯山崩,天摧地塌。」

80登山越嶺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解釋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一百回:「幸虧他登山越嶺,跋涉崎嶇,去時騎坐,來時馱經,亦甚賴其力也。」

81稟性難移 [ bǐng xìng nán yí ]

解釋 本性難以改變。

出處 元 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楔子:「想他第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離鳳閣近漁磯。

82翻山越嶺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釋 越:過;嶺: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過很多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行進途中辛苦。也比喻曆盡千辛萬苦。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腳好,隻要肚子裏填飽了瓤子,翻山越嶺,跟年輕人一樣。」

83逢山開路 [ féng shān kāi lù ]

解釋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傍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84重重疊疊 [ chóng chóng dié dié ]

解釋 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或指反反複複。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

85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86鴻毛泰山 [ hóng máo tài shān ]

解釋 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87東山高臥 [ dōng shān gāo wò ]

解釋 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出處 《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

88山珍海錯 [ shān zhēn hǎi cuò ]

解釋 海錯: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裏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出處 唐 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炮羔如折葵。」

89南山可移 [ nán shān kě yí ]

解釋 南山:終南山。比喻已經定案,不可更改。

出處 《舊唐書·李元紘傳》:「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

90山光水色 [ shān guāng shuǐ sè ]

解釋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淨。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出處 唐 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笑誇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於藍。」

91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嶽;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處 宋 楊萬裏《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92江山如故 [ jiāng shān rú gù ]

解釋 故:從前。高山大河麵貌依舊。多用於比喻物是人非。

出處 明·胡文煥《泰和記·蘇子瞻泛遊赤壁》:「歎興亡,江山如故,何處覓曹郎。」

93航海梯山 [ háng hǎi tī shān ]

解釋 渡過大海,攀越高山。指經曆艱遠的路程。

出處 南朝 梁 簡文帝《大法頌》序:「航海梯山,奉白環之使。」

94下臨無地 [ xià lín wú dì ]

解釋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95不可動搖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釋 形容極其堅定、牢固。

出處 魯迅《而已集·革「首領」》:「雖然這‘北京文藝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學燈》上指定,隱隱然不可動搖了。」

96千峰萬壑 [ qiān fēng wàn hè ]

解釋 猶千岩萬壑。

出處 明·沈榜《宛署雜記·山川》:「每大雪初霽,千峰萬壑,積素凝華,若圖畫然,為京師八景之一。」

97千水萬山 [ qiān shuǐ wàn shān ]

解釋 見「千山萬水」。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屍解》:「我隻道輕魂弱魄飛能去,又誰知千水萬山途轉修。」

98南山鐵案 [ nán shān tiě àn ]

解釋 指已經判定、不可改變的案件。

出處 典出《新唐書 李元紘傳》:「元紘早修謹,仕為雍州司戶參軍。時太平公主勢震天下,百司順望風指,嚐與民競碾磑,元紘還之民。長史竇懷貞大驚,趣改之,元紘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

99疊嶂層巒 [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

解釋 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是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疊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