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字典 告的意思

告
播放 gào ㄍㄠˋ
筆畫 7畫 部外筆畫 4畫
部首 口部 結構 上下結構
五筆 TFKF 倉頡 HGR 鄭碼 MBJ 五行 四角 24601 電碼 0707 區位 0760 造字 會意字 統一碼 U+544A
類型 常用字一級字表現通表
筆順編號 3121251
筆順名稱 撇、橫、豎、橫、豎、橫折、橫
相關查詢 告的筆順 告組詞 告的成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gào(ㄍㄠˋ)

1說給別人,通知

~諭。~知。~誡。~訴。報~。勸~。奔走相~。

2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

~發。~狀。控~。

3表明,請求

~老。~急。自~奮勇。

4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

~成。~竭(宣布某種東西用盡)。~罄(現指財物用盡或貨物等售完)。公~。

異體字

詳細解釋

gào(ㄍㄠˋ)

〈動詞〉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麵的「牛」,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也。從口,從牛。本義:報告,上報

(2) 同本義

report

告,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也。 —— 《說文》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書·金滕》

告公用圭。 —— 《易·益》

必告父母。 —— 《詩·齊風·南山》

以告於鄉先生君子。 —— 《儀禮·鄉射禮》

告,請也。 —— 《爾雅·釋言》

敢以告於先君。 —— 《呂氏春秋·讚能》

敢敬告天子。 —— 《書·康王之誥》

予誓告汝。 —— 《書·甘誓》

誕告萬方。 —— 《書·湯誥》

不告而娶。 —— 《列子·楊朱》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 諸葛亮《出師表》

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或告元濟曰:「官軍至矣!」 —— 《資治通鑒·唐紀》

告事(報告情況);告報(報告;稟報);告變(報告發生變故);告荒(報告災情)

(3) 把話說給別人聽,告訴

tell

告,語也。 —— 《玉篇》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 《左傳·隱公元年》

願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 —— 《史記·滑稽列傳》

項伯乃夜馳之 沛公軍,私見 張良,具告以事。 —— 《史記·項羽本紀》

轉告;電告;正告(嚴正地告訴);告訟(告訴);告稱(告訴;告說);告托(告訴,囑托)

(4) 揭發,告狀,控告

accuse

點紙連名,我可便直告到中書省。 —— 《陳州糶米》

小人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作主。 —— 《紅樓夢》

上告(向上級機關或司法部門告狀);誣告;控告;告首(告發);告引(互相告發;牽連而出)

(5) 請求

ask for

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麵。 —— 《禮記》

(曹操)佯怒 夏侯杶,亦欲斬之。眾官告免。 —— 《三國演義》

告致(官員告老退休);告飲(請飲);告糴(請求買糧);告請(申請,請求);告命(請命)

(6) 諭告,宣告。後作「诰」

declare

告,教也。 —— 蔡邕《獨斷》

燕居告溫溫。 —— 《禮記·玉藻》。注:「謂教使也。」

天子告朔於諸侯。 —— 《穀梁傳·文公十六年》

告誓(宣誓;禱告);告教(告喻教誨);告匱(宣告物質短缺);告譴(宣示譴責之意)

(7) 告別,辭行

ask for leave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請告退。 —— 《三國演義》

告訣(告別);告行(告別,辭行)

〈名詞〉

(1) 向公眾通知情況、事件、規定、法令等的書麵形式

statement

文告;通告;廣告;告敕(委任狀);告詞(委任狀上的文詞)

(2) 姓

〈形容詞〉

(1) 通「皓」( hào )。光亮,潔白

bright; be pure whit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沒收錄“告”字頭,請參考“”字。

康熙字典:吿

卷别正文・丑集上

位置第180頁,第6字

部首口部

康熙筆画7畫 部外 4畫

《廣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俱号切,𡘋音誥。《說文》: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吿也。从口、从牛。

,《玉篇》:語也。《廣韻》:報也。吿上曰吿,發下曰誥。《增韻》:啓也。《書・禹貢》:吿厥成功。《詩・周南》:言吿師氏。

,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吿存。〔疏〕吿謂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吿問存否。

,《正韻》:命也。《易・泰卦》:上六,自邑吿命。

,《玉篇》:請吿也。

,《韻會》:唐制,授官之符曰吿身。

,休假曰吿。《史記・汲黯傳》:黯多病,病且滿三月,上常賜吿者數。〔註〕如淳曰:杜欽所謂病滿賜吿,詔恩也。或曰:賜吿得去官歸家,予吿居官不視事。《後漢・陳忠傳》:光武絕吿寧之典。〔註〕吿寧,休謁之名,吉曰吿,凶曰寧。古者名吏休假曰吿。

,《韻會》:姓也。

,《五音集韻》:胡刀切,音豪。《集韻》:休謁也,或作勂。

,《集韻》:居勞切,音高──白也。

,《廣韻》:古沃切;《集韻》、《韻會》:姑沃切,𡘋音梏。《易・蒙卦》:初筮吿,再三凟,凟則不吿(二“凟”字,原文俱作“瀆”)。《詩・大雅》:令終有俶,公尸嘉吿。《禮・曲禮》:夫爲人子者,出必吿,反必面。《爾雅・釋言》:吿、謁,請也。〔疏〕成二年《左傳》曰:晉與魯衞,兄弟也,來吿曰:大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〇〔按〕梏谷二字,音切各異,各韻書吿字俱音梏,惟《正韻》吿,古祿切,音谷。今經傳吿字,《釋文》、《朱註》皆讀谷,惟《曲禮釋文》作古毒反。

,《集韻》:枯沃切,音酷──吏休假也。《後漢・陳忠傳》:吿寧之典。孟康讀。

,《集韻》、《正韻》𡘋居六切,音菊。《禮・文王世子》:其𠛬罪,則纖剸,亦吿于甸人。〔註〕吿讀爲鞠。讀書用法曰鞠。

,《集韻》:轄覺切,音學──休謁也。

,叶古岳切,音角。王逸〈九思〉:思怫鬱兮肝切剝,忿悁悒兮孰訴吿。

,叶訖得切,音𦑜。《詩・大雅》:訏謨定命,遠猶辰吿;敬愼威儀,維民之則。

,叶居立切,音汲。《史記・太史公自序》:牧殷餘民,叔封始邑;申以商亂,酒材是吿。

,叶居𠋫切,音姤。《楚辭・九章》: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憂心不遂,斯言誰吿兮。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别卷二上 位置第39頁,第7字

反切古奧切

说文解字:告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易》曰:「僮牛之告。」凡告之屬皆从吿。

附注段玉裁注:「牛、口為文,未見告義;且字形中無木,則告意未㬎。」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告牛觸人。角箸橫木。所㠯吿人也。从口。从牛。

段注如許說則告卽楅衡也。於牛之角寓人之口爲會意。然牛與人口非一體。牛口爲文。未見告義。且字形中無木。則告意未㬎。且如所云是未嘗用口。是告可不用口也。何以爲一切告字見義哉。愚謂此許因童牛之告而曲爲之說。非字意。故《木部》楅下不與此爲轉注。此字當入《口部》。从口,牛聲。牛可入聲讀玉也。《廣韵》。吿上曰告。發下曰誥。古沃切。三部。音轉古到切。又汪氏龍曰:此因嚳字。故立《吿部》。愚謂誠然。嚳从斆省。斆亦教也。教之故急急吿之。吿亦聲。然則當立斆部。嚳屬焉。不當有告部。

易曰:僮牛之吿。

段注《大畜》爻辭。僮牛,僮昏之牛也。吿,九家同。王弼作牿。

凡吿之屬皆从吿。

告的字謎

謎面:先寫上,後寫下。(打一字)
謎底:告
解析:「先」字寫上半部分,「後」字寫下半部分。

謎面:一口咬掉牛尾巴(打字一)
謎底:告
解析:一個「口」字咬掉了「牛」字的尾巴,並與其組合,即為「告」字。

謎面:先寫上半截,後寫下半截。(打一字)
謎底:告
解析:「先」字的上半截為「土」,「後」字的下半截為「口」。

謎面:先上後下(打一字)
謎底:告
解析:「先」字的上半部分與「後」字的下半部分組合,可為「告」字。

謎面:先先後後(打字一)
謎底:告

告字組詞

告字開頭組詞

告字中間組詞

告字結尾組詞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