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和想的不一樣的成語

形容和想的不一樣的成語


1南轅北轍 [ nán yuán běi zhé ]

解釋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2大相徑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解釋 徑:門外的路;庭:門院裏的地;徑庭:喻相差還很遠。兩者大不相同;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

出處 莊周《莊子 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3背道而馳 [ bèi dào ér chí ]

解釋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馳:奔跑。朝著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出處 唐 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4大失所望 [ dà shī suǒ wàng ]

解釋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出處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5黑白分明 [ hēi bái fēn míng ]

解釋 黑、白:黑白兩種顏色;明:清楚。黑白兩色分得很清。比喻對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

6一模一樣 [ yī mú yī yàng ]

解釋 一個模樣。指樣子完全相同。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話說人生隻有麵貌最不同,蓋因各父母所生,千支萬派,那能夠一模一樣的?」

7適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解釋 恰恰得到相反的結果。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

出處 清 魏源《籌海篇 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禦諸內河不若禦諸海口,禦諸海口不若禦諸外洋。’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8異口同聲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解釋 異:不同。不同的嘴說出同樣的話。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也作「異口同音」。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道意》:「左右小人,並雲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

9別出心裁 [ bié chū xīn cái ]

解釋 別: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於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新辦法。也作「別出新裁」、「自出心裁」。

出處 明 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彩於回中。」

10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解釋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出處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11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釋 咄咄:表示驚訝的聲音。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2各持己見 [ gè chí jǐ jiàn ]

解釋 持:堅持;保持;見:意見、見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見解。

出處 清 黃鈞宰《金壺浪墨 堪輿》:「甚至徒毀其師,子譏其父,各持己見,彼此相非。」

13各抒己見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釋 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4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14大同小異 [ dà tóng xiǎo yì ]

解釋 異:差異。大體相同;稍有差異。

出處 莊周《莊子 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15各執一詞 [ gè zhí yī cí ]

解釋 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處 巴金《春》:「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各執一詞,不能斷定誰是誰非。」

16天壤之別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在極上;另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內篇 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17事與願違 [ shì yú yuàn wéi ]

解釋 事實與願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出處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18如出一轍 [ rú chū yī zhé ]

解釋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處 宋 洪邁《容齋三筆 奸鬼為人禍》:「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19不近人情 [ bù jìn rén qíng ]

解釋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後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處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逍遙遊》:「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20別具一格 [ bié jù yī gé ]

解釋 格:格式;風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形容別致、新穎;與眾不同的樣子、風度等。

出處 清 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21日新月異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釋 新:更新;異:不同。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出處 宋 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

22出人意料 [ chū rén yì liào ]

解釋 意料:事先對情況、結果等的估計;超出人們的料想猜測之外。表示情況非同尋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23涇渭分明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解釋 古人認為;渭河水清;涇河水濁;兩水合流後;清濁依舊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區別。

出處 唐 李德裕《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涇渭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

24不可思議 [ bù kě sī yì ]

解釋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後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出處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25脫胎換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脫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 宋 葛長庚《沁園春 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雲端。」

26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解釋 由:從;衷:內心。話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即說的話不是出於真心實意;指心口不一。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楊伯峻注:「人言為信,中同衷。」

27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解釋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係。

出處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28煥然一新 [ huàn rán yī xīn ]

解釋 煥然:形容有光彩。光彩奪目;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麵貌;顯得很光彩。

出處 唐 張彥遠《曆代名畫記 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其有晉宋名跡,煥然如新,已曆數百年,紙素彩色未甚敗。」

29相差無幾 [ xiāng chà wú jǐ ]

解釋 彼此沒有多大差別。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30不相上下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解釋 上下:比喻高低、好壞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出處 唐 陸龜蒙《蠹化》:「翳葉仰齧,如饑蠶之速,不相上下。」

31議論紛紛 [ yì lùn fēn fēn ]

解釋 紛紛:眾多、雜亂的樣子。表明各種意見的言論多而雜亂。意見不一;說法眾多。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新令既出,百姓議論紛紛,或言不便,或言便。」

32不可名狀 [ bù kě míng zhuàng ]

解釋 名:說出;狀:形容。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出處 晉 葛洪《神仙記》:「光彩耀目,不可名狀。」

33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釋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裏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34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釋 昔:過去;從前。現在不是過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變化非常大。

出處 元 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敢飲酒?」

35眾說紛紜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解釋 紛紜:言論、事情等多而雜亂。說法多而雜。

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當純公既沒,眾說紛紜,卒能堅忍植立。」

36決一死戰 [ jué yī sǐ zhàn ]

解釋 拚死一戰以決勝負。

出處 《清史稿 文宗本紀》:「周天爵素稱勇敢,所保臧紆青練勇可當一麵,獨不能與賊決一死戰耶。」

37判若兩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解釋 判:判斷;評定;若:好像。評定一個人前後的表現;好像兩個人一樣;截然不同。

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須曉得柳知府於這交涉上頭,本是何等通融、何等遷就,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38表裏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釋 表麵和內在不一樣。

出處 《逸周書 諡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39異曲同工 [ yì qǔ tóng gōng ]

解釋 異:不同的;曲:曲調;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調;卻同樣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內容或形式雖然不一樣;但卻是同樣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也作「同工異曲。」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40莫衷一是 [ mò zhōng yī shì ]

解釋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41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釋 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口不一的。」

42意想不到 [ yì xiǎng bù dào ]

解釋 料想不到,沒有料到。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今日這般寒冷,滿天雪片飄揚,仙姑忽來下顧,真是意想不到。」

43意料之外 [ yì liào zhī wài ]

解釋 沒有想到的。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剛才唐兄說國王必是暫緩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並且大動幹戈,用兵征剿。」

44出人意表 [ chū rén yì biǎo ]

解釋 表:外。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出處 《陳書 袁憲傳》:「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每有新議,出人意表,同輩鹹嗟服焉。」

45離心離德 [ lí xīn lí dé ]

解釋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出處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46毫無二致 [ háo wú èr zhì ]

解釋 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麼兩樣。指完全一樣。

出處 郭沫若《斷斷集 屈原時代》:「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毫無二致。」

47意出望外 [ yì chū wàng wài ]

解釋 出乎意料之外。

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六月間,又得宗師錄取一名科舉,意出望外,從此準備進場之事。」

48出乎意外 [ chū hū yì wài ]

解釋 用於意想、預料之外。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不想姑娘鬧了個皮子,蔫蔫兒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時抓不著話岔兒。」

49不可捉摸 [ bù kě zhuō mō ]

解釋 捉摸:揣測;預料。指對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也指無法知道對方的用意。

出處 明 謝肇淛《五雜俎 人部四》:「及一廁足,不能自返,而故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50匪夷所思 [ fěi yí suǒ sī ]

解釋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出處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51卓爾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讚》:「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52言行不一 [ yán xíng bù yī ]

解釋 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處 《逸周書 官人》:「言行不類相似,始終相悖。」

53人多口雜 [ rén duō kǒu zá ]

解釋 指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

出處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九回:「寧府人多口雜,那些不得誌的奴仆們端能造言誹謗主人。」

54超凡脫俗 [ chāo fán tuō sú ]

解釋 超出常人,脫離凡俗。指與眾不同。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裏閃爍著超凡脫俗的光芒,艱難地爬蜒著走向聖地麥加……」

55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解釋 指出人意料。

出處 毛澤東《發刊詞》:「準備對付可能的突然事變,使黨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變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損失。」

56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解釋 迥然:差距很大的樣子。大不相同;相差太遠。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出處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57各執所見 [ gè zhí suǒ jiàn ]

解釋 執:堅持。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

58北轅適楚 [ běi yuán shì chǔ ]

解釋 北轅:車子向北行駛;適:到。楚在南方,趕著車往南走。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

出處 漢 荀悅《申鑒 雜言下》:「先民有言:適楚而北轅者,曰:‘吾馬良,用多,禦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遠矣。」

59人多嘴雜 [ rén duō zuǐ zá ]

解釋 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60大有徑庭 [ dà yǒu jìng tíng ]

解釋 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出處 莊周《莊子 逍遙遊》:「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61天壤之覺 [ tiān rǎng zhī jué ]

解釋 壤:地。天和地,一在極上,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62耳目之欲 [ ěr mù zhī yù ]

解釋 欲:欲望。指耳聽眼看,滿足於享樂的欲望。

出處 漢 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務快耳目之欲,以苟容為度。」

63天堂地獄 [ tiān táng dì yù ]

解釋 原為佛家語。指善人死後升入天堂,惡人死後墮入地獄。佛家用以勸善懲惡。後常用以比喻幸福和淒苦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處 《宋書·天竺迦毘黎國傳》:「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

64靖言庸違 [ jìng yán yōng wéi ]

解釋 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龔滔天。」

65雲泥之別 [ yún ní zhī bié ]

解釋 象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矯慎》:「仲彥足下,勤處隱約,雖乘雲行泥,棲宿不同。」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