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多而雜亂的成語

形容多而雜亂的成語


1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2魚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解釋 魚目:魚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出處 漢 魏伯陽《參同契》上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

3顛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解釋 指錯亂沒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語、做事等條理不清、顛倒混亂;毫無次序。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4良莠不齊 [ liáng yǒu bù qí ]

解釋 莠:長得像穀子一樣的野草。莊稼和野草混雜在一起分不出來。比喻好人壞人在一起不易區分。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至我輩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

5兵荒馬亂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解釋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出處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6沒完沒了 [ méi wán méi le ]

解釋 沒有完結的意思

出處 郭澄清《大刀記》第二章:「沒完沒了的苛捐雜稅不算,還他媽的亂搶亂奪。」

7橫七豎八 [ héng qī shù bā ]

解釋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女,不計其數。」

8亂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釋 形容亂糟糟的樣子;毫無條理或秩序。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裏的圖書字畫,家夥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潔,不像公坊以前亂七八糟的樣子了。」

9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釋 喋喋:形容說話的聲音。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10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1千絲萬縷 [ qiān sī wàn lǚ ]

解釋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複雜的聯係。

出處 宋 辛棄疾《蝶戀花》:「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12魚龍混雜 [ yú lóng hùn zá ]

解釋 比喻壞人和好人混雜在一起;成分複雜。

出處 唐 張誌和《和漁夫詞》十三:「風攪長空浪攪風,魚龍混雜一川中。」

13千頭萬緒 [ qiān tóu wàn xù ]

解釋 形容事情頭緒很多;複雜紛繁。

出處 宋 朱熹《朱子類語》:「人隻是此仁義禮智四種心,如春夏秋冬,千頭萬緒,隻是此四種心發出來。」

14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15應接不暇 [ yìng jiē bù xiá ]

解釋 暇。空閑。風景好看;東西好而多;看不過來;或人、事物太多;來不及接待、應付。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16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解釋 心裏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17心神不寧 [ xīn shén bù níng ]

解釋 形容心情不平靜;精神不安定。寧:安寧。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33回:「(三藏)心神不寧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18手忙腳亂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解釋 形容做事慌張;沒有條理。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臨濟宗 鎮州大悲和尚》:「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隻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19撲朔迷離 [ pū shuò mí lí ]

解釋 撲朔:兔腳搔爬;迷離:兔眼半閉。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後來形容事情錯綜複雜;不容易看清真相。

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五 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0杯盤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釋 狼藉:像狼窩裏的草那樣雜亂不堪。形容喝酒吃飯快要完了的時候或吃完以後;桌上的杯子、盤子、碗筷等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21琳琅滿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釋 琳琅:美玉。滿眼都是美好而珍貴的東西。比喻精美、珍貴的物品很多。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

22眼花繚亂 [ yǎn huā liáo luàn ]

解釋 繚亂:紛亂。眼睛看見複雜紛繁的事物而發花、迷亂。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

23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解釋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出處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24人仰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釋 人和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

25烏煙瘴氣 [ wū yān zhàng qì ]

解釋 烏:黑。瘴氣:南方的林中的濕熱空氣。原指環境汙染。多比喻環境嘈雜;秩序混亂;風氣不正或社會黑暗。

出處 毛澤東《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這樣,汪精衛派和國民黨的反共頑固派兩家裏應外合,把時局鬧得烏煙瘴氣了。」

26萬籟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27七零八落 [ qī líng bā luò ]

解釋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有文禪師》第42卷:「無味之談,七零八落。」

28議論紛紛 [ yì lùn fēn fēn ]

解釋 紛紛:眾多、雜亂的樣子。表明各種意見的言論多而雜亂。意見不一;說法眾多。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新令既出,百姓議論紛紛,或言不便,或言便。」

29錯綜複雜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釋 錯:交叉;交錯;綜:合在一起;錯綜:縱橫交叉。交錯綜合;重複雜亂。形容頭緒繁多;情況複雜。

出處 《周易 係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30沸沸揚揚 [ fèi fèi yáng yáng ]

解釋 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掀動;升騰。開水翻滾;氣泡升騰的樣子。比喻人聲喧擾、議論紛紛。形容熙來攘往;非常熱鬧的情景。

出處 《山海經 西山經》:「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

31參差錯落 [ cēn cī cuò luò ]

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錯落:交錯、交織的樣子。各種不同的事物,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回:「那七個鈴便不一齊都響,亦複參差錯落,應機赴節。」

32眾說紛紜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解釋 紛紜:言論、事情等多而雜亂。說法多而雜。

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當純公既沒,眾說紛紜,卒能堅忍植立。」

33雜亂無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解釋 雜亂:多而亂;無章:沒有條理。混亂而沒有條理。

出處 唐 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34日理萬機 [ rì lǐ wàn jī ]

解釋 理:處理;萬機:紛繁的政務。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

出處 明 餘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35亂作一團 [ luàn zuò yī tuán ]

解釋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出處 魯迅《熱風 隨感錄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亂作一團,又密密的插入鬼話。」

36手足無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釋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7人聲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38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釋 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39一塌糊塗 [ yī tā hú tú ]

解釋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麵,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塗,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40三教九流 [ sān jiào jiǔ liú ]

解釋 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出處 宋 趙彥衛《雲麓漫鈔》第六卷:「(梁武帝)問三教九流及漢朝舊事,了如目前。」

41目不暇接 [ mù bù xiá jiē ]

解釋 暇:閑暇;接:接收。可看的東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過來了。

出處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之二》:「見其揚翬振彩,倏來倏往,目不暇給。」

42風言風語 [ fēng yán fēng yǔ ]

解釋 毫無根據的議論。指帶有諷刺性或惡意中傷的言論。也指私下議論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種說法。

出處 漢 焦贛《易林》:「華言風語,亂相狂誤。」

43嘮嘮叨叨 [ lāo lāo dāo dāo ]

解釋 說話囉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 宋 鄭思肖《答吳山人問遠遊觀地理書》:「古人胸中高明,一見便了……未若後世嘮嘮叨叨,支支離離,棄本逐末,侈為乖謬。」

44笑逐顏開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釋 笑得使麵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逐:驅使;顏:臉麵。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

45心亂如麻 [ xīn luàn rú má ]

解釋 心裏亂得像一團亂麻。形容心裏十分煩亂。

出處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隨緣隨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亂似麻。」

46七橫八豎 [ qī héng bā shù ]

解釋 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47歡聲雷動 [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

解釋 歡呼聲像雷聲一樣響。形容熱烈歡樂的氣氛。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宋先鋒大喜,傳諭各門將佐,統領軍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無犯,歡聲雷動。」

48眾口紛紜 [ zhòng kǒu fēn yún ]

解釋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49多種多樣 [ duō zhǒng duō yàng ]

解釋 多方麵,各種各樣或有變化。

出處 曹禺《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聊齋》寫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種多樣,故事曲折,引人入勝。」

50目迷五色 [ mù mí wǔ sè ]

解釋 迷:迷亂;五色:指各種顏色。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紛呈;使人眼花繚亂;也形容事物錯綜複雜;辨不清本質所在。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51人多口雜 [ rén duō kǒu zá ]

解釋 指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

出處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九回:「寧府人多口雜,那些不得誌的奴仆們端能造言誹謗主人。」

52手足失措 [ shǒu zú shī cuò ]

解釋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極其驚慌。

出處 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心神靡寧,顧已慚覥,手足失措。」

53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釋 沸:翻滾;反:翻轉;盈:充滿。沸騰翻滾的聲浪喧天。形容人聲嘈雜喧囂;亂成一片。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隻見外麵的人雪片打進來,沸反盈天,喊聲不絕。」

54七顛八倒 [ qī diān bā dǎo ]

解釋 形容十分淩亂。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51卷:「隻當商之季,七顛八倒,上下崩頹。」

55頭昏眼花 [ tóu hūn yǎn huā ]

解釋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一氣氣得頭昏眼花,飲食多絕了。」

56眾口鑠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解釋 人人這麼說;足以熔化金(鑠:熔化)。比喻輿論力量大;也比喻謠言多使是非混淆。

出處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57人歡馬叫 [ rén huān mǎ jiào ]

解釋 人在呼喊,馬在嘶鳴。形容一片喧鬧聲。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隻聽得外麵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了。」

58人多嘴雜 [ rén duō zuǐ zá ]

解釋 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59差三錯四 [ chā sān cuò sì ]

解釋 顛倒錯亂。

出處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這小廝本說的丁一確二,這婆子生扭做差三錯四。」

60利口捷給 [ lì kǒu jié jǐ ]

解釋 利口:能言善辯;捷給:言辭敏捷,善於應付。指能言善辯,言辭敏捷,善於應付。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

61目眩神搖 [ mù xuàn shén yáo ]

解釋 眼花繚亂,心神搖蕩。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出處 明·郭勳《英烈傳》第40回:「今來寶刹,得睹人間未見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搖,不知身在何世。」

62頭足倒置 [ tóu zú dào zhì ]

解釋 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係。

63七慌八亂 [ qī huāng bā luàn ]

解釋 形容非常慌張混亂。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章:「雖然養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雞失了母雞,七慌八亂,啼啼哭哭。」

64沸沸湯湯 [ fèi fèi tāng tāng ]

解釋 水騰湧貌。

出處 《山海經·西山經》:「[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

65冷譏熱嘲 [ lěng jī rè cháo ]

解釋 冷:不熱情;譏:譏諷;嘲:嘲笑。尖銳、辛辣的嘲笑和譏諷。

出處 清·袁枚《隨園三十二種·牘外餘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諷。」

66群雌粥粥 [ qún cí yù yù ]

解釋 原形容鳥兒相和而鳴。後形容在場的婦女眾多,聲音嘈雜。

出處 唐 韓愈《琴操 雉朝飛》:「當東而西,當啄而飛。隨飛隨啄,群雌粥粥。」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