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貶義的成語

形容貶義的成語


1勾心鬥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釋 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出處 唐 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2陽奉陰違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釋 陽:表麵;奉:奉行;遵守;陰:背後;暗裏;違:違背。表麵上遵從;暗地裏違背。

出處 明 範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後。」

3自以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釋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4子虛烏有 [ zǐ xū wū yǒu ]

解釋 指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事物(子虛、烏有:人名)。

出處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5死有餘辜 [ sǐ yǒu yú gū ]

解釋 辜:罪惡。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

6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釋 假:假借;憑借。狐狸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7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釋 老鼠的眼睛隻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讚。」

8離經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解釋 離:背離;叛:背叛;經:儒家經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規範。背離、違反儒家經典和道德、教條。泛指背離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論或學說的行為。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誌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

9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解釋 原比喻使用詐術;進行欺騙。後比喻經常變卦;反複無常。

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10好吃懶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釋 好:喜歡;貪圖;懶:怠惰。指貪於吃喝;懶於做事。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為女婦人家,好吃懶做,嘴大舌長,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1處心積慮 [ chǔ xīn jī lǜ ]

解釋 處心:存心;積慮:圖謀了很長時間。指存心很久;費盡心機。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

出處 《穀梁傳 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12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釋 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嚴肅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外貌嚴肅正經。現多用於諷刺故作正經表裏不一的偽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成仙》:「道貌岸然。」

13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釋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裏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14掩耳盜鈴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釋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15指鹿為馬 [ zhǐ lù wéi mǎ ]

解釋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16惡貫滿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釋 惡:罪惡;貫:穿錢的繩子;每一千枚為一貫;盈:滿。罪惡多得像穿錢一樣;已經穿滿了一貫還沒完。形容罪大惡極已經到該受懲罰的時候了。

出處 《尚書 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17心懷叵測 [ xīn huái pǒ cè ]

解釋 心裏藏著難以測度的惡意。形容用心險惡。心懷: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揣測;猜測。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18笑裏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釋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藏:隱藏。

出處 《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19縱虎歸山 [ zòng hǔ guī shān ]

解釋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縱:放;釋放。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劉巴傳》裴鬆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

20胡言亂語 [ hú yán luàn yǔ ]

解釋 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二折:「你省可裏胡言亂語。」

21財迷心竅 [ cái mí xīn qiào ]

解釋 迷:昏亂。指一心愛財而心中糊塗

出處 孫犁《秀露集 耕堂讀書記》:「如果當時這位作者,明達冷靜一些,不財迷心竅,天下原可以平安無事的。」

22賊眉鼠眼 [ zéi méi shǔ yǎn ]

解釋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處 老舍《趙子曰》:「‘你沒看見李景純嗎?’武端賊眉鼠眼的問:‘他來,她就不能來!’」

23厚顏無恥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釋 顏:臉麵;臉皮。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薛荔蒙恥。」

24罪惡滔天 [ zuì è tāo tiān ]

解釋 滔天:漫天,彌天。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 宋 周密《齊東野語 景定慧星》:「開慶誤國之人,罪惡滔天。」

25兩麵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釋 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用兩麵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處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是這鄭州城裏第一個賢慧的,倒說我兩麵三刀,我搬調你甚的來。」

26出爾反爾 [ chū ěr fǎn ěr ]

解釋 爾: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複無常。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27無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釋 把沒有的說成有。指憑空捏造。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8死灰複燃 [ sǐ huī fù rán ]

解釋 熄滅的火灰又燃燒起來。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東西又重新活動起來。複:又。

出處 宋 陳亮《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複燃,物有待爾。」

29甜言蜜語 [ tián yán mì yǔ ]

解釋 說的話像蜜糖一樣甜。比喻動聽而騙人的話。

出處 《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語卻安存。」

30虎頭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解釋 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後來勁頭很小。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麵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31不學無術 [ bù xué wú shù ]

解釋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讚》:「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32專橫跋扈 [ zhuān hèng bá hù ]

解釋 專斷橫行;蠻不講理(跋扈:霸道;不講道理)。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梁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嚐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

33東窗事發 [ dōng chuāng shì fā ]

解釋 現泛指陰謀敗露或秘密勾當被發覺。

出處 明 田汝成《西湖遊覽誌餘 佞幸盤荒》:「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

34別有用心 [ bié yǒu yòng xīn ]

解釋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裏打著壞主意。

出處 宋 朱熹《與劉子澄書》:「方別尋得一頭緒,似差簡約端的,始終文字言語之處,真別有用心處。」

35口蜜腹劍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釋 嘴裏說得動聽;心裏卻盤算著壞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陰險毒辣。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36呆頭呆腦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釋 呆:癡呆、遲鈍。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

出處 元 馬致遠《嶽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

37弄巧成拙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解釋 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拙:愚笨。本想賣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卻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出處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38無法無天 [ wú fǎ wú tiān ]

解釋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幹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39無理取鬧 [ wú lǐ qǔ nào ]

解釋 鬧:吵鬧;搗亂。沒有道理;故意吵鬧、搗亂。

出處 唐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隻取鬧。」

40火上澆油 [ huǒ shàng jiāo yóu ]

解釋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也作「火上加油」。

出處 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你隻該勸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將來火上澆油。」

41狼狽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釋 狼狽:傳說狽是與狼同類的野獸;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動。狼和狽常一起出外傷害牲畜。奸:做壞事。比喻壞人互相勾結一起幹壞事。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癡男鴛鴦並命。」

42盛氣淩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解釋 淩:欺壓。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出處 清 曾國藩《求闕齋語》:「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亦盛氣淩我。」

43目中無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釋 眼裏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處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人,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44目空一切 [ mù kōng yī qiè ]

解釋 空:什麼也沒有。什麼都不放在眼裏。形容驕傲自大;什麼都看不起。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但他恃著自己學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

45知難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解釋 知道困難就退卻下來。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軍誌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

46粉墨登場 [ fěn mò dēng chǎng ]

解釋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後登台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出處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清勤堂隨筆》:「粉墨登場,所費不貲。致滋喧雜之煩,殊乏恬適之趣。」

47臭名遠揚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解釋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醜聲遠播」。

出處 《宋書 劉義真傳》:「案車騎將軍義真,凶惡之性,爰自稚弱,鹹陽之酷,臭聲遠播。」

48虛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解釋 虛假的情意。指虛偽做作;假裝殷勤。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我也見出你那心來了,一味在我麵上虛情假意,到老還疼你那正經夫妻。」

49跳梁小醜 [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

解釋 跳梁:即「跳踉」;跳來跳去;形容搗亂的樣子;小醜: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

50雞鳴狗盜 [ jī míng gǒu dào ]

解釋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這類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當的行為。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遊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遊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51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釋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52不勞而獲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釋 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

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入官》:「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53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釋 做種種壞事。為:做;歹:指壞事。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我且拿起來,隻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哩。」

54亡羊補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釋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55以怨報德 [ yǐ yuàn bào dé ]

解釋 怨:仇恨;報:報答;回報;德:恩惠。指忘恩負義;反而加害於人。

出處 《國語 周語中》:「以怨報德,不仁。」

56做賊心虛 [ zuò zéi xīn xū ]

解釋 做賊的人心裏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雲:‘適來有人看方丈麼?’侍者雲:‘有。’師雲:‘作賊人心虛。’」

57卑鄙無恥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釋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無廉恥。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賈某總辦河工,浮開報銷,濫得保舉。到京以後,又複花天酒地,任意招搖,並串通黃某,到處鑽營,卑鄙無恥。」

58心懷鬼胎 [ xīn huái guǐ tāi ]

解釋 心裏隱藏著不可告人的事或壞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頭。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誰知素梅心懷鬼胎,隻是長籲短歎,好生愁悶,默默歸房去了。」

59心猿意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釋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製不住。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60惱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解釋 惱:氣惱;羞:羞臊。指由於氣惱、羞臊而大怒。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那撫台見是如此,知道王協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時惱羞成怒。」

61推波助瀾 [ tuī bō zhù lán ]

解釋 使水掀起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其聲勢;使事態擴大。瀾:大波浪。

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62文過飾非 [ wén guò shì fēi ]

解釋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文、飾:掩飾;過、非:過失、錯誤。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惑經》:「期則聖人設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稱非以委屈。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63杞人憂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釋 杞:古時國名;憂天:擔心天塌陷。杞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寢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64杯弓蛇影 [ bēi gōng shé yǐng ]

解釋 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處 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65氣急敗壞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釋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裏叫道:‘苦也!苦也!’」

66稱王稱霸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解釋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自稱為君主、霸主。比喻憑借勢力;飛揚跋扈;獨斷專行。

出處 宋 汪元量《讀史》詩:「劉項稱王稱霸,關張無命無功。」

67罄竹難書 [ qìng zhú nán shū ]

解釋 罄:盡;竹:指可供製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出處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68肥頭大耳 [ féi tóu dà ěr ]

解釋 肥肥的頭;碩大的耳。形容生活優裕;保養得好。舊時也指人長得福相。今多用於貶義。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看上去有七八歲光景,倒生的肥頭大耳。」

69胡作非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釋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後果地肆意行動。非為;幹壞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70腦滿腸肥 [ nǎo mǎn cháng féi ]

解釋 腦滿:指肥頭大耳;腸肥:腸子脂肪多;體胖。指由於生活舒適;終日無所事事;養得大腹便便;肥頭大耳的樣子。

出處 唐 李百藥《北齊書 琅邪王儼傳》:「琅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

71自命不凡 [ zì mìng bù fán ]

解釋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出處 清 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72臭名昭著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解釋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們是賀衷寒係統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73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74蠻橫無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解釋 野蠻橫暴;不講道理。

出處 劉操南《武鬆演義》第六回:「武鬆在旁邊說話不得,惱恨縣主得了賄銀,這樣蠻橫無理。」

75語無倫次 [ yǔ wú lún cì ]

解釋 倫次:次序;條理。話講得顛三倒四;毫無條理。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第七卷引《詩眼》:「古人律詩亦是一片文章,語或似無論次,而意若貫珠。」

76風聲鶴唳 [ fēng shēng hè lì ]

解釋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出處 唐 房玄齡《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77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解釋 堪:忍受;入耳:聽進耳裏。難以聽下去。形容聲音或語言非常難聽;令人聽著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處 明 李開先《市井豔詞序》:「嘩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豔褻狎,不堪入耳。」

78喪盡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釋 喪:喪失;盡:全部;天良:良心。沒有一點良心。形容壞人惡毒到了極點。

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今人既高貴驕奢矣,而又喪盡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79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解釋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襲。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

出處 宋 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利欲熏心,隨人翕張。」

80嘩眾取寵 [ huá zhòng qǔ chǒng ]

解釋 嘩:虛誇;寵:寵信。指用虛誇的言論行動迎合群眾;以博得他們的好感和信任。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誌》:「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

81小肚雞腸 [ xiǎo dù jī cháng ]

解釋 比喻器量狹小,隻考慮小事,不照顧大局。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46章:「人家蕭長春可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撐得船。」

82雜亂無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解釋 雜亂:多而亂;無章:沒有條理。混亂而沒有條理。

出處 唐 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83沽名釣譽 [ gū míng diào yù ]

解釋 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極力謀取好名譽。沽:買;釣:喻用手段取得。

出處 金 張建《高陵縣張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釣譽之徒,內有所不足,急於人聞,而專苛察督責。」

84狼子野心 [ láng zǐ yě xīn ]

解釋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獸凶殘的本性。狼崽子雖小卻有野獸的凶殘本性。比喻壞人凶殘的秉性或瘋狂的欲望。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85玩世不恭 [ wán shì bù gōng ]

解釋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遊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出處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後高歌起舞,更有風韻,隻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86矯揉造作 [ jiǎo róu zào zuò ]

解釋 矯:使彎曲的變成直的;揉:使直的變成彎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現得極不自然。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黛玉攔道:‘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

87碌碌無為 [ lù lù wú wéi ]

解釋 碌碌:平庸的樣子。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出處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這樣想:與其碌碌無為地混這一生,不如壯烈去死!」

88罪大惡極 [ zuì dà è jí ]

解釋 罪惡大到了極點。

出處 宋 歐陽修《縱囚論》:「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89肆無忌憚 [ sì wú jì dàn ]

解釋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憚:懼怕;畏懼。任意妄為;一點顧忌、畏懼也沒有。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

90天誅地滅 [ tiān zhū dì miè ]

解釋 指為天地所不容而喪命。多用作賭咒語。誅:殺死。

出處 宋 朱暉《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

91異想天開 [ yì xiǎng tiān kāi ]

解釋 異:奇異、奇特;天開:比喻憑空的;根本沒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離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刑部書吏得了他的賄賂,便異想天開的設出一個法來。」

92欺世盜名 [ qī shì dào míng ]

解釋 欺:欺騙;世人:指當時的人。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出處 荀況《荀子 不苟》:「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暗世者。」

93油腔滑調 [ yóu qiāng huá diào ]

解釋 腔、調:說話的聲音、語氣。形容說話輕浮油滑;不誠懇。

出處 清 王士禎《師友詩傳錄 卷一 郎廷槐問》:「若不多讀書,多貫穿,而遽言性情,則開後學油腔滑調,信口成章之惡習矣。」

94空洞無物 [ kōng dòng wú wù ]

解釋 空虛;沒有什麼內容。形容言談、文章等極其空泛;沒有什麼內容。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95認賊作父 [ rèn zéi zuò fù ]

解釋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出處 清 華偉生《開國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貪官汙吏,人麵獸心,處處為虎作倀,人人認賊作父,……」

96非驢非馬 [ fēi lǘ fēi mǎ ]

解釋 不是驢;也不是馬。形容走了樣;什麼也不像;不倫不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西域傳下 渠犁》:「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97下裏巴人 [ xià lǐ bā rén ]

解釋 下裏:鄉裏;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98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解釋 量:估計。不能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 摩揭陀國上》:「今諸外道不自量力,結黨連群,敢聲論鼓,惟願大師摧諸異道。」

99為虎作倀 [ wèi hǔ zuò chāng ]

解釋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凶。

出處 孫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黨發生,為虎作倀,其反對革命,反對共和。」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