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查 成語 形容非常著急的成語

形容非常著急的成語


1刻不容緩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釋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後以及難產各症,不獨刻不容緩,並且兩命攸關。」

2千鈞一發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釋 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一根頭發上拴著千鈞重物。形容萬分危急的情形。

出處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輪對劄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於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發矣。」

3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釋 迫:緊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幹我者,我必知之。」

4六神無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解釋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

5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解釋 燃眉:火燒眉毛。火燒眉毛那樣地緊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處 《文獻通考 市糴二》:「元祐初,溫公入相,諸賢並進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6急於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解釋 急:急切地。急著要取得成功。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7十萬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釋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8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9如坐針氈 [ rú zuò zhēn zhān ]

解釋 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處 《晉書 杜錫傳》:「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10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釋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著急。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係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聞請旨。」

11急如風火 [ jí rú fēng huǒ ]

解釋 急得像疾風烈火一樣。形容十分急迫。

出處 《西遊補》第九回:「你要圖成和議,急如風火,卻如何等得這三日過呢?」

12寢食不安 [ qǐn shí bù ān ]

解釋 睡覺、吃飯都不得安寧。

出處 《敦煌變文集 葉淨能詩》:「皇帝自此之後,日夜思慕,寢食不安。」

13急不擇路 [ jí bù zé lù ]

解釋 急得來不及選擇道路地亂跑。形容非常緊迫。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14急不可待 [ jí bù kě dài ]

解釋 急:緊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難耐。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青蛾》:「逆害飲食,但思魚羹,而近地則無,百裏外始可購致。時廝騎皆被差遣,生性純孝,急不可待,懷貲獨往。」

15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釋 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16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áo ]

解釋 心裏很急;像火在燒。急:焦急。

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那管院的太監,心燎意急,一籌莫展。」

17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解釋 心裏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18急不可耐 [ jí bù kě nài ]

解釋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懷急切或形勢緊迫。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六個人剛剛坐定,胡統領已急不可耐,頭一個開口就說:'我們今日非往常可比,須大家盡興一樂。'」

19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解釋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閃而過的流星一樣。形容非常緊急。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20心急如火 [ xīn jí rú huǒ ]

解釋 心裏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要看個十分飽。」金聖歎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21心如火焚 [ xīn rú huǒ fén ]

解釋 心中好像火燒一樣。形容焦急萬分。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我托他打聽幾時有船,他查了一查,說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裏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22急赤白臉 [ jí chì bái liǎn ]

解釋 心裏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60章:「韓小樂見焦淑紅急赤白臉,好像要吵架的樣子。」

23殺雞抹脖 [ shā jī mǒ bó ]

解釋 形容心裏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一席話說的賈璉臉都黃了,在鳳姐身背後,隻望著平兒‘殺雞兒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蓋。」

24急痛攻心 [ jí tòng gōng xīn ]

解釋 心裏感到極度的焦急與悲痛。

25操之過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解釋 操:做;過:過分 。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過於急躁。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地誌中之下》:「匹馬觭輪無的反者,操之急矣。」

26走投無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釋 無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27麵麵相覷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解釋 麵麵:臉對著臉;相:互相;覷: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對著。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六卷:「僧問:‘如何是大疑府人?’師曰:‘畢缽岩中麵麵相覷。’」

28一氣嗬成 [ yī qì hē chéng ]

解釋 嗬:呼氣。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中》:「若‘風急天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嗬成。」

29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30不顧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解釋 顧:顧惜,眷顧。什麼都不顧。

出處 葉聖陶《孤獨》:「既然見到一點兒光,便不得不不顧一切地逃開。」

31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32巴巴結結 [ bā bā jiē jiē ]

解釋 ①勉強,湊合。②勤懇;辛勞。③形容說話不流利。

出處 ①《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光陰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結結將近一年。」②《古今小說任 孝子烈性為神》:「任珪天明起來,辭了父親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結結,早出晚回。」

33庸人自擾 [ yōng rén zì rǎo ]

解釋 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出處 《新唐書 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34歸心似箭 [ guī xīn sì jiàn ]

解釋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樣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4回:「不多時,穿過鬆林,渡過小溪,過了水月村,越過鏡花嶺,真是歸心似箭。」

35當務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解釋 當前任務中最急迫的事。當:原為「處於」;現為「當前」;務:應該做的事。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36心神不寧 [ xīn shén bù níng ]

解釋 形容心情不平靜;精神不安定。寧:安寧。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33回:「(三藏)心神不寧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37憂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釋 忡忡:憂愁不安的樣子。心事重重;十分憂愁。

出處 《詩經 召南 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38急轉直下 [ jí zhuǎn zhí xià ]

解釋 急:突然;轉:轉變。形容形勢、情況等。突然轉變;並且立刻順勢發展下去。

出處 茅盾《子夜》十七:「伯韜!時局到底怎樣,各人各有看法!也許會急轉直下。」

39慢條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釋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歎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40抑揚頓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釋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出處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41抓耳撓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解釋 又抓耳朵又搔腮幫子。形容高興焦急等的樣子。(撓、抓:搔)。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42故弄玄虛 [ gù nòng xuán xū ]

解釋 故意耍花招;欺騙人。玄虛:用來掩蓋真相;迷惑別人的欺騙手段。

出處 韓非《韓非子 解老》:「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43束手無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釋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44來日方長 [ lái rì fāng cháng ]

解釋 來日:未來的日子。方:正。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

出處 宋 文天祥《與洪瑞明雲岩書》:「某利郡後,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處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45氣急敗壞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釋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裏叫道:‘苦也!苦也!’」

46火燒火燎 [ huǒ shāo huǒ liǎo ]

解釋 燎:烘烤;燒烤。指火在燃燒;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難熬。

出處 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燒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鑽出磨房來。」

47緩不濟急 [ huǎn bù jì jí ]

解釋 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來一萬銀子。」

48見義勇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釋 義:正義;勇:勇敢;為;做。見到正義的事情勇於去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49一發千鈞 [ yī fà qiān jūn ]

解釋 鈞:古代重量單位;約等於現在三十斤。千萬斤的重量吊在一根頭發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50一時半刻 [ yī shí bàn kè ]

解釋 指很短的時間。

出處 元 範居中《金殿喜重重 貨郎兒》:「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51不急之務 [ bù jí zhī wù ]

解釋 務:事務。不緊迫的事務。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孫和傳》:「棄不急之務,以修功業之墓,其於名行,豈不善哉!」

52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釋 不慌張;不忙亂。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隻見翠翹不慌不忙地答道。」

53五內如焚 [ wǔ nèi rú fén ]

解釋 焚:燒。五髒都像著了火一樣。形容極度的憂愁和悲傷。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7回:「而且年來多病,日見衰頹,每念主上,不覺五內如焚。」

54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55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解釋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安靜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56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解釋 過一天覺得好像過一年那麼長久。形容日子難熬。

出處 宋 柳永《戚氏》:「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

57歸心如箭 [ guī xīn rú jiàn ]

解釋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處 清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 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隻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58心慌意亂 [ xīn huāng yì luàn ]

解釋 心裏慌亂;沒有主意。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孩兒自從接了電報之後,心慌意亂。」

59心粗氣浮 [ xīn cū qì fú ]

解釋 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0回:「畢竟當武官的心粗氣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沒有。」

60急不擇言 [ jí bù zé yán ]

解釋 急得來不及選擇詞語。形容說話十分急迫或緊張。

出處 魯迅《華蓋集 忽然想到》:「‘急不擇言’的病源,並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

61急中生智 [ jí zhōng shēng zhì ]

解釋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出處 唐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君,然敵則氣生,急則智生。」

62急公好義 [ jí gōng hào yì ]

解釋 急:急於;公:公眾;好:喜好;義:義舉。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使急公好義者信從,而吝嗇顧錢者不得不聽。」

63急流勇進 [ jí liú yǒng jìn ]

解釋 在急流中勇敢前進。形容在險境中積極進取;不退縮。

出處 宋 邵伯溫《邵氏見聞錄》:「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64急流勇退 [ jí liú yǒng tuì ]

解釋 勇退:果斷地退卻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斷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當仕途順利、得意之際就果斷地抽身引退。

出處 宋 蘇軾《贈善相程傑》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65急起直追 [ jí qǐ zhí zhuī ]

解釋 立即振作起來;迅速追趕上去。

出處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5回:「急起直追,猶虞不及。」

66急風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解釋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風雨。形容聲勢浩大;來勢凶猛。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67扶危濟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釋 扶:幫助;支持;濟:拯救。扶持、救濟生活困苦、處境危急的人。比喻盡力救助別人的危難。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68搓手頓足 [ cuō shǒu dùn zú ]

解釋 形容焦急不安的樣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麼好!’說著急得搓手頓足。」

69無關緊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釋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後學,卻是不可少的。」

70毛頭毛腦 [ máo tóu máo nǎo ]

解釋 形容年輕人的魯莽冒失或很著急的樣子。

出處 徐光耀《平原烈火》:「三個戰士正毛頭毛腦沒有辦法,見他回來了,眼裏又放出光彩。」

71氣喘籲籲 [ qì chuǎn xū xū ]

解釋 籲籲:喘氣的聲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氣不止。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條板凳上坐下,覺得氣喘籲籲。」

72焦眉苦臉 [ jiāo méi kǔ liǎn ]

解釋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出處 沙汀《困獸記》:「‘為了這一點事,你還不知道,我說了好幾籮筐話啊!’田疇焦眉苦臉的說了。」

73狼狽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解釋 狼狽:疲憊、窘迫的樣子;堪:忍受。指困頓窘迫的樣子。

出處 宋 朱熹《與政府劄子》:「風痰大作,頭目旋暈,幾欲僵臥,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

74輕重緩急 [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解釋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於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國蓄》:「歲有凶穰,故穀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75頓足搓手 [ dùn zú cuō shǒu ]

解釋 著急惋惜的樣子。

出處 梁啟超《變法通義·論科舉》:「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猶複頓足搓手。」

76人急智生 [ rén jí zhì shēng ]

解釋 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智深見了,‘人急智生’,便把禪杖倚了,就灶邊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塵。」

77六神不安 [ liù shén bǔ ān ]

解釋 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三十二:「凡人臥,頭邊勿安放火爐,令人六神不安。」

78匆匆忙忙 [ cōng cōng máng máng ]

解釋 指做事匆促忙碌。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3回:「仿佛看見那寫真師的麵貌和先生一樣,匆匆忙忙,不敢認真,到底是先生不是?」

79少安毋躁 [ shǎo ān wù zào ]

解釋 毋:不要。暫且安心等一會兒;不要急躁。

出處 唐 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所為,少安無躁。」

80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解釋 定:安定。心裏煩躁,精神不安。

出處 《平妖傳》第五回:「這般繁華去處,怕你們心神不定,惹出什麼事非來。」

81急人之困 [ jí rén zhī kùn ]

解釋 急:解急;救難。解救別人的困難。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難」、「急人之危」。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82急功近利 [ jí gōng jìn lì ]

解釋 急:急於;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於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83急功近名 [ jí gōng jìn míng ]

解釋 急於求成,貪圖虛名。

出處 《清史稿·高其倬等傳論》:「為政持大體,與夫急功近名,流於苛刻。」

84急急忙忙 [ jí jí máng máng ]

解釋 因為著急而行動加快,匆匆忙忙。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且說魯達自離了渭州,東逃西奔,急急忙忙。」

85情急智生 [ qíng jí zhì shēng ]

解釋 情況緊急時;突然想出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湯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條注意。」

86按捺不住 [ àn nà bù zhù ]

解釋 按捺:抑製;克製。指激動、憤怒等感情無法抑製。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不想遇著許仙……按捺不住,一時冒犯天條。」

87相煎何急 [ xiāng jiān hé jí ]

解釋 煎:煮;何:多麼;急:緊迫。煮得為什麼那樣急。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嚐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8急不暇擇 [ jí bù xiá zé ]

解釋 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麵正是一條逼狹的胡同,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89氣急敗喪 [ qì jí bài sàng ]

解釋 同「氣急敗壞」。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五:「桂長林臉上掛了彩,氣急敗喪地跑來。」

90緊要關頭 [ jǐn yào guān tóu ]

解釋 關頭:關口。比喻有關事情成敗的關鍵或時機。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龍媒、張金鳳,並張老夫妻,柳林話別——是這書的開場緊要關頭。」

91自找麻煩 [ zì zhǎo má fán ]

解釋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

出處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還會砸你房門嗎?我不是自找麻煩嗎?」

92自相殘害 [ zì xiāng cán hài ]

解釋 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出處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93人急計生 [ rén jí jì shēng ]

解釋 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文武同盟》:「粉牆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

94坐不安席 [ zuò bù ān xí ]

解釋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回:「祭足被囚於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95坐以待旦 [ zuò yǐ dài dàn ]

解釋 旦:天亮。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出處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旁求俊彥。」

96急於事功 [ jí yú shì gōng ]

解釋 指做事急於求成。

出處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我對於她終於很隔膜,我疑心她有點羅曼締克,急於事功……」

97急人之難 [ jí rén zhī nán ]

解釋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出處 《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98急扯白臉 [ jí chě bái liǎn ]

解釋 心裏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 老舍《離婚》六:「她把氣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麼急扯白臉的呀!」

99急脈緩受 [ jí mài huǎn shòu ]

解釋 見「急脈緩灸」。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要不急脈緩受,且把鄧翁的話撇開,先治他這個病源,隻怕越說越左。」

相關推薦

最近更新

別人正在查

漢語查
©2024 hgcha.net